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33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5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原位成纤复合材料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流变性,界面张力,相容性及相工因素等方面对原位原合材料进行了讨论,并综述了近几年出现的三类新型原位成纤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2.
在现代工程结构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刚度重量比、优异的耐久性和设计灵活性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细观力学中的Mori-Tanaka方法和Halpin-Tsai方法推导了混杂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引入参数λ,提出了计算随机方向混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新模型,分析了纤维长径比和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对纤维长径比和体积分数非常敏感.根据提出的理论,混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处于单一纤维(纯碳纤维或纯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之间.对于单一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采用Halpin-Tsai方法计算的复合材料弹性模量高于Mori-Tanaka方法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3.
对张应变GaInP量子阱激光器材料结构开展变温光致发光特性的研究,实验中激光器有源区为9nm Ga0.575In0.425P量子阱结构,采用N离子注入并结合730℃下的快速热退火处理来诱导有源区发生量子阱混杂.变温(10K~300K)光致发光特性研究表明:300K时,只进行快速热退火或者N离子注入的样品不发生峰值波长蓝移,N离子注入后样品在退火时发生波长蓝移,且蓝移量随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低温条件时,不同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差别较大,光致发光谱既有单峰,也有双峰,分析认为双峰中的短波长发光峰为本征激子的复合,长波长发光峰是由于有序区域中的电子与无序区域中的空穴复合引起.本研究可为半导体激光器长期工作可靠性和材料低温特性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4.
纯净效应准则是选择最优设计的一个重要准则,实际中往往部分二阶交互效应是可忽略的,此时对主效应的估计,可以允许主效应与可忽略二阶交互效应混杂.文章首先回顾了部分纯净主效应设计的相关理论、进展、以及二水平情形下的结果.然后以三水平为例,给出了高水平下部分纯净主效应设计的若干结果.相比二水平情形,其存在更多类的高水平部分纯净主效应设计.最后通过随机模拟比较,验证了三水平部分纯净主效应设计在估计参数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5.
对于曹伟平,马吉溥给出的部分Dirichlet问题的广义解的定义进行进一步研究,证得该问题的广义解等价于同一偏微分方程的齐次Dirichlet-Neumann混杂问题的弱解,并用算子右逆给出该广义解的表示.  相似文献   
106.
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可见光引发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固化环氧/丙烯酸酯制备的复合树脂,重点研究了自由基光引发剂樟脑醌和阳离子光引发剂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质量比对固化时间、固化深度、线尺寸变化率及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当樟脑醌在混合引发剂中的质量分数为0.75时,固化时间为6s,光固化深度为7.86mm,线尺寸变化率为0.2%,固化复合树脂的综合性能优良;很好地证明了自由基-阳离子混杂光固化体系结合了自由基聚合和阳离子聚合的优点,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7.
刘祖光  李新霞  杨明 《计算物理》2020,37(4):467-472
EAST等离子体高约束模运行条件下,在等离子体边缘区域观测到明显的等离子体电流带.在EAST托卡马克装置非圆截面平衡位形下,使用射线追踪方法研究低混杂波高平行折射率N分量对电流驱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8≤N≤-6时,平行折射率分量能够在小半径(0.7 < r/a < 1)区域驱动kA量级的等离子体电流.对于具有台基区、等离子体边缘温度更高的电子温度剖面,驱动电流的位置r/a>0.9.低混杂波朗道阻尼的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另外,高N混杂波在等离子体边缘的功率沉积和电流驱动与电子温度分布和发射谱分布相关.  相似文献   
108.
纯净准则和最小低阶混杂准则是选择部分因析设计的两个重要准则. 通过研究纯净两因子交互效应的个数, 证明了某些2IVm- p设计具有弱最小低阶混杂, 并给出了2IVm- p设计具有弱最小低阶混杂并包含最多纯净两因子交互效应的一些条件. 同时给出了几个弱最小低阶混杂2IVm- p设计的例子, 并构造了两个非同构的弱最小低阶混杂2IVm- p设计.  相似文献   
109.
介绍了对奇特态质量及其衰变性质的理论研究,对奇特态候选者的实验研究现状也做了详细讨论. 并分析了理论预言和实验观测之间存在的不一致性. 从实验的角度上,对在BESⅢ上通过J/y 衰变寻找奇特态的几个过程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0.
2IV^m-p设计包含纯净两因子交互效应的个数是衡量该设计优良性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证明了某些最小低阶混杂的2IV^m-p设计包含最大数量的纯净两因子交互效应;并在文章的末尾给出了一类既具有最小低阶混杂又包含最大数量纯净两因子交互效应的2IV^m-p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