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化学   114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89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水稻根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某些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根两种不同形式的谷氨酰胺合成酶(GSra和GSrb)进行了动力学性质研究.GSra对热比较稳定,而GSrb比较敏感;GSra的最适温度为55℃,GSrb为43℃.GSra和GSrb的最适pH都为7.5.GSra对L-谷氨酸、羟胺和ATP的表观Km分别为4.16、0.60和0.34,而GSrb分别为15.73、0.60和0.58.MSO对两者均表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42.
外源水杨酸对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根的NaCl胁迫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25mg/L外源水杨酸对0,50,100mmol/L NaCl处理下水稻幼苗根的胁迫缓解效应,测定了根组织内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氨同化关键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外源水杨酸可使组织内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至与正常对照相当水平,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说明外源水杨酸存在时可溶性糖作为主要渗透胁迫调节物并对盐胁迫适当缓解,表现在幼苗根谷氨酰胺合成酶及依赖于NADH的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上升20%左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氮同化加强而对盐胁迫有一定的抗性.对50mmol/L NaCl胁迫处理的材料缓解效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43.
以高灰熔点的晋城无烟煤和水稻秸秆为研究对象,通过CaO-Al_2O_3-SiO_2三元相图、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耦合X射线能谱分析(SEM-EDX)研究了弱还原气氛下水稻秸秆对晋城无烟煤的助熔机理。随着水稻秸秆添加比例的增加,灰熔融特征温度呈下降趋势,灰中碱性氧化物CaO、Na_2O和K_2O含量增多,结渣指数Rb/a值在0.20-0.69;当水稻秸秆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时,流动温度(FT)降低至1 369℃,可满足气化炉液态排渣的要求;水稻秸秆的添加降低了灰中液相出现的温度,增加了液相物质出现的比例和几率,使灰更易发生熔融;混合灰中所形成的钠长石等低熔点矿物质以及钙长石、石英和莫来石所形成的低温共熔物导致灰熔点降低。  相似文献   
244.
水稻抗倒伏育种中,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作为重要的作物性状表现型数据,用传统方法获取时受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约束,采集群体大小有限。利用高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对作物性状信息的快速、无损检测。为探究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近红外光谱反演模型,以田间小区试验的方式,采集水稻灌浆期至成熟期茎秆基部倒2、3节作为实验样本,并在实验室内使用NIRQuest512型号高光谱仪测得茎秆近红外反射光谱数据;采用标准变量正态变换(SNV)、连续小波变换(CWT)及两种方法结合(SNV-CWT)对原始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经对比分析,原始光谱经SNV处理后再通过CWT对应6尺度分解最优,然后采用联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迭代保留信息变量法(IRIV)对最优预处理(SNV-CWT)的光谱特征曲线进行光谱特征变量筛选,分别提取了64个和16个特征变量;为优化模型并提高其模型精度,采用IRIV算法对SiPLS所选的特征变量进行二次筛选,得到6个特征变量,特征波长为1 200, 1 207, 1 325, 1 470, 1 482和1 492 nm,最后基于优选出的特征变量分别建立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的支持向量机回归(εSVR)和核极限学习机(KELM)预测模型,模型参数(惩罚系数C,核函数系数γ和不敏感参数ε)分别采用灰狼算法(GWO)、差分进化灰狼算法(DEGWO)和自适应差分进化灰狼算法(SaDEGWO)进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采用SNV-CWT方法光谱预处理后,经SiPLS-IRIV方法筛选的特征变量构建的SaDEGWO优化的SVR模型精度最高,模型参数,γ,ε分别为302.838 2,0.087 7,0.070 8,测试集的决定性系数(R2p)为0.880,均方根误差(RMSEP)为15.22 mg·g-1,剩余预测残差(RPD)为2.91,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为水稻茎秆纤维素含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5.
当前,水稻种植中的土壤砷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以及粮食安全,亟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和治理。近年来,在众多治理措施中,生物炭以其独特的吸附特性,便利的原料来源以及有效的修复效果成为了一个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热点,该文介绍了生物炭的基本性质,对生物炭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分析了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对废弃物资源化,水稻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46.
rbcL基因在水稻叶绿体DNA基因库克隆中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品系珍汕97不育系为材料制得的叶绿体DNA(ctDNA)基因库中,筛选到屯含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大亚基基因(rbcL)的重组质粒,对该重组质粒用PvuⅡ,Pst1t和SalI限制性内切酶进行了分析并制得了限制图谱,rbcL基因在该图谱上进行了定位。  相似文献   
247.
2-氨基-1,3,4-噻二唑的抗水稻白叶枯病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师寺国人等于1971年发现2-氨基-1,3,4-噻二唑(ATDA)具有优越的抗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性能,并发现这种性能可被烟酰胺抵消.一般认为,ATDA的作用与细菌细胞中烟酰胺的代谢有关.为了探明ATDA的活性与结构的关系,并从中找出有效的同类化合物,进一步了解这个药剂的抗病机制,我们合成了几类新的噻二唑化合物,连同以前报导的  相似文献   
248.
本文着重研究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简称为HPLC)测定水稻中内源激素GA_3、IAA和ABA;并提出了植物激素经有机溶剂提取分离后,不经DEAE纤维柱洗脱,而用0.5μm超滤膜过滤纯化,就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测定。该法简便、快速(过滤只需1~2分钟),用样量少。可靠性较好,尤其在定性分析方面,显示了它的优点。  相似文献   
249.
硒,砷在水稻体内的相互作用及其自由基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为对象观察了砷(NaAsO2)的毒性作用及硒、砷毒性的相互作用。当培养液中砷(NaAsO2)的浓度约大于0.1×10-6时,砷会抑制水稻的生长。当硒(Na2SeO3)的浓度范围在0×10-5~1×10-6时,硒能拮抗砷的毒性,但硒的浓度大于1×10-6时,硒会增加体系的毒性。有关作用的机理为自由基机理。  相似文献   
250.
外源稀土对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及时间效应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微生物生物量、Cmic/Corg、呼吸速率、代谢熵qCo2及BIOLOG等方法分析稀土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和时间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稀土进入土壤的早期阶段对土壤微生物具有刺激作用,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不显著。高浓度稀土对土壤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有减少的趋势。BIOLOG分析显示,稀土施用之后,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消耗量增加,速度加快,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且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