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5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1142篇
化学   1892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862篇
综合类   154篇
数学   734篇
物理学   178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高铁酸盐在SnO2-Sb2O3/Ti电极上的选择性电化学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SnO2-Sb2O3/Ti电极材料.实验结果证实,在14mol/LNaOH水溶液中和完全避免析氧反应的条件下,Fe(Ⅱ)物种在该电极上进行电化学氧化并生成FeO42-.结果表明,Fe(OH)3在浓NaOH溶液中发生酸式电离,形成可溶于水的FeO2-,该离子的浓度随着碱溶液浓度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它还是发生化学氧化和电化学氧化的反应物.在SnO2-Sb2O3/Ti电极上,FeO42-的电化学还原起始电位为0.38V(vs.Hg/HgO,14mol/LNaOH),FeO2-电化学氧化起始电位为0.54V.结果还表明,用电化学方法氧化Fe(Ⅱ)物种生成FeO42-是个多步骤过程.  相似文献   
82.
LiFePO4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价格便宜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动力电池和高功率电池等领域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磷酸铁锂材料和电池已成为国内外电源界研究和开发的热点。  相似文献   
83.
报道了一种单颗粒微电极制备新方法, 并研究了LaNi4.7Al0.3球形单颗粒微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84.
普鲁士蓝膜修饰极循环伏安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普鲁士蓝(PB)膜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结果表明,膜中电活性中心间的相经作用导致PB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偏离理想表面波,用有限扩散边模型解释了高电位扫速下膜电极的伏安行为,在含钾离子的电解质溶液中测得PB膜中电荷传输扩散系数为10^-9-10^-11cm^2/s。  相似文献   
85.
用循环伏安法在导电玻璃(ITO)和玻碳电极(GC)上制备了聚氨基酞菁钴(CoTAPc)修饰电极(CoTAPc/GC)。探讨了pH值对CoTAPc膜的光谱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发现其氧化还原电位与pH值有线性关系,电催化活性也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CoTAPc膜的紫外吸收带变化与溶液pH值及在溶液中浸泡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6.
以支撑磷脂双层膜(supported bilayer lipid membrane, s-BLM)作为生物膜模型, 利用Fenton体系产生羟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 •OH),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s-BLM与•OH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OH通过与磷脂发生化学反应, 诱发s-BLM上形成孔洞或缺陷, 这种作用对时间、FeSO4和H2O2的浓度具有依赖性, 且不可恢复. 具有还原性基团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 还原型谷胱甘肽和L-半胱氨酸, 通过与•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可抑制•OH与s-BLM的相互作用, 降低•OH对s-BLM结构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87.
汪莉张柏林  汪尔康 《分析化学》2003,31(12):1441-1441
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第九届国际电分析化学研讨会 (NinthInternationalSeminaronElectroanalyticalChemistry,简称 9thISEC)”于 2 0 0 3年 1 0月 1 0日至 1 2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隆重召开。会议宗旨是为全世界电分析化学家提供一个高水平的科研论坛 ,以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并吸引国际一流电分析化学家来我国进行学术交流 ,推动国际合作 ,促进我国电分析化学研究走向世界前列。会议由汪尔康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致开幕词 ,董绍俊院士 (TWAS)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 ,电…  相似文献   
88.
米常焕  夏熙  张校刚 《物理化学学报》2002,18(11):1038-1042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Mn(Ⅱ)/Mn(Ⅲ)电对在硫酸溶液中铂电极上的氧化还原与Mn(Ⅱ)浓度、酸浓度、扫描速率、温度以及对流因素的函数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Mn(Ⅱ)在铂电极上Mn(Ⅱ)的氧化及Mn(Ⅲ)的还原均受扩散控制;升高温度和磁搅拌均能增加Mn(Ⅱ)氧化为Mn(Ⅲ)的速率;增加酸浓度和Mn(Ⅱ)浓度有利于增加Mn(Ⅲ)的稳定性,减少Mn(Ⅲ)的歧化和水解.  相似文献   
89.
PbO~2纳米粉体的固相合成及其对MnO~2电极材料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夏熙  龚良玉 《化学学报》2002,60(1):87-92
利用固相氧化反应制备了PbO~2纳米粉体样品,借助XRD,TEM以及循环伏安测试对其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反应条件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将所得样品用于改性MnO~2电极,恒流放电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掺杂量在1.25%~5.00%间对MnO~2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可使改性MnO~2的放电容量得到极大提高。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铅的掺入改变了MnO~2的放电机理。在循环扫描过程中,掺杂物与MnO~2均不再以单纯氧化物的形式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系列Pb(X)(X=0,Ⅱ)Mn(Y)(Y=Ⅳ,Ⅲ,Ⅱ)复合物的共氧化与共还原,抑制了电化学惰性物质Mn~3O~4的生成和积累,从而有望改善MnO~2的可充性能。纳米PbO~2与常粒径PbO~2与常粒径PbO~2(标记为S)对MnO~2的改性机理类似。但前者对MnO~2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当恒流放电至-1.0V时,其放电容量较S样改性MnO~2的放电容量平均高出约30%。  相似文献   
90.
考察了循环流化床煤燃烧/热解双反应器系统中热解室的存在对立管内的压力分布及气固流动状况的影响。提升管的内径100 mm、高6 m,立管的内径44 mm、高3 m,热解室的截面积200 mm×200 mm、高770 mm。结果表明,随着提升管内表观气速Ur的增加,有无热解室立管内均为负压差流动,负压差梯度随着Ur的增加而减小。有热解室时,热解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料位高度,整个立管内固体颗粒的流动为负压差移动床流动;没有热解室时,立管内为稀相流动和移动床流动同时存在,立管内平衡料柱高度随Ur的增加而升高。随着循环量Gs的增加,两种类型的立管内负压差梯度均随之增大,也存在着流动形态的差别。循环量Gs的增加会引起立管内平衡料柱高度的降低。立管内气固相对滑移速度也随着循环量Gs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