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化学   481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2990篇
物理学   145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937篇
  2011年   671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始终面对面地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能动因素.居于主导地位的老师,自然会充分利用评价的手段对课堂活动进行掌握与调控.我们会看到:老师或表扬或批评、或肯定或否定、或诱导或劝止,学生的情绪、课堂的气氛、教学的速度与强度也就随之而或高昂或沉寂、或热烈或平淡、或飞流直下或缓缓而行,展现着波澜起伏、色彩纷呈动人的画卷.关于评价,各种流派的教育学专著都告诫我们,  相似文献   
142.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作弊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隐蔽.从原始的写纸条、交头接耳,到现在的手机短信、耳机语音提示、内容缩印等等,方式多种多样.严重的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那么导致学生作弊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学生作弊对自己对社会有哪些危害?怎样减少和避免作弊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3.
陈梅 《技术物理教学》2012,20(2):101-102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1、物理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成型和发展期,好动、好奇是他们这一时期的学龄特点,一旦兴趣被激起就好像他们喜欢踢足球一样,虽然汗流浃背、筋疲力尽仍然乐不思蜀,永不言怕!而物理实验操作相对简单、现象丰富多彩,正好迎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因此,合理设计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4.
郑良 《数学通讯》2013,(Z2):20-22
《数学通报》、《数学教学》、《数学通讯》(学生刊)等杂志定期推出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新颖别致,可探索性强,召唤着我们去研究和创造出更多相关的问题,引领学生探究优美解法及其结论推广,起到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扩宽视野、提升能力的作用,所以它被作为师生竞赛和自主招生等教与学的良好载体.教学中发现,某些问题的解题思路不够自然,技巧性过强,脱离了师生群体的认知基础,就此生吞活剥,强行灌输,不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学生情况对部分问题给出另解,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5.
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上,会感到要上一个很高的台阶.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很难爬上这个台阶,顺利学好高中物理.因此,便有很多学生知难而退了.  相似文献   
146.
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式的习题教学满足于较对答案,套题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生搬硬套;开放性的习题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推敲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解题错误出发拷打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联想引申出发生成问题(绿叶成阴子满枝).一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能释放大能量,起到大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函数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对于常见的函数单调性问题,比如函数单调性的判断、证明等问题明确指明研究方向,解题过程有章可循,易于掌握.但是,对于有些数学问题,题型上比较新颖,题目表述不够直接,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甚至看不懂题,无从下手.这类题目需要进行合理转化,数学思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  相似文献   
150.
1 引言著名的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方式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如何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这种问题意识?训练学生这种问题意识?一直是笔者多年的追求.应无锡英桥国际学校之邀,笔者上了《矩形判定》的新授课,本文结合课堂实录与点评,汇报自己的教学思想,以求更多老师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