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8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484篇
化学   621篇
晶体学   172篇
力学   616篇
综合类   193篇
数学   722篇
物理学   160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孙彩霞  李若平  路海  翟凤潇  肖勇  黄明举 《光子学报》2007,36(11):1998-2002
制备了一种三乙醇胺与N-苯基苷氨酸为共同引发剂的丙烯酰胺基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并用He-Ne 激光器633 nm波长的光对样品进行曝光测试.实验表明,与单引发剂的光致聚合物相比,薄膜的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在曝光灵敏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衍射效率有很大提高.优化两种引发剂浓度后,此种共同引发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呈现的衍射效率达到54%,曝光灵敏度为1.85×10-2cm2/mJ.还研究了此种光致聚合物的透过率随曝光时间和曝光强度的变化,说明此种光致聚合物材料内部均匀性好,对光的散射小.  相似文献   
992.
本研究用氮气等离子体固相表面修饰改性对丙纶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改性前后样品表面官能团变化,用扫描电镜分析改性前后样品表面的形貌变化,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的上染率。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及丙烯酸接枝后的丙纶纤维表面引入了羰基、胺(氨)基或酰胺等活性基,使丙纶纤维从不可上染到能染上鲜艳的阳离子艳兰,显著改善了丙纶纤维的染色品质。  相似文献   
993.
根据检验计算方法和参数的需要,开展D-D中子源水泥材料反射中子实验研究。实验中,通过对直穿透射中予以及水泥反射体反射中子引发^235U(包镉)和^238U裂变率的测量,得到在不同测量点上反射体对中子的反射系数。由于反射中子注量率通常较弱,因此采用固体核径迹法进行裂变率测量。  相似文献   
994.
光电稳瞄平台用减振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刚  张一军  孙勇  瞿海娜 《应用光学》2002,23(3):39-41,38
设计合理的减振器可以有效地隔离光电稳瞄平台工作环境中的振动,从而保证使用精度。本文通过对橡胶减振器和金属三向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及减振性能的对比,为减振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5.
球形聚丙烯粒子固相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负载型高效球形催化剂催化丙烯本体聚合获得了孔隙率较高的球形聚丙烯 (PP)粒子 .研究了苯乙烯在这种球形多孔PP粒子中的接枝聚合反应 ,考察了各种聚合条件对接枝率及接枝效率的影响 ,并用FTIR、DSC、GPC、粘度测定及偏光显微镜 (PLM)等方法表征了接枝聚合产物的结构和形态 .研究表明 ,球形PP粒子固相接枝苯乙烯不仅可达较高接枝率 (最高达 2 4 % )和接枝效率 (最高达 5 6 7% ) ,PS相区尺寸小、分布均匀 ,而且产物为形态规则的球形颗粒 ,有利于防止聚合物结块和粘壁 .但PP接枝PS后分子量有所下降 ,表明PP接枝PS的同时伴随着轻微的降解  相似文献   
996.
粉体粒度对硅藻土基微孔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料,采用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硅藻土基微孔陶瓷,探讨了粉体粒度对其比表面积、烧结样品的孔径及其分布、孔隙率等性能的影响.结合SEM、BET、压汞仪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d50=3.57~1.17 μm间,随粉体粒度的减小,粉体比表面积上升,烧结样品的平均孔径及孔隙率下降,其后孔径分布变宽并出现团聚;d50=1.17 μm时,粉体比表面积48.59 m2/g,烧结样品平均孔径157.8 nm,孔隙率39.3;;对孔雀石绿溶液的脱色研究表明,粉体粒度减小,多孔陶瓷的脱色能力增强,反应420 min,d50=1.17 μm粉体烧结样品的脱色率达90.8;.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生长了Ta缓冲层的石英玻璃衬底上采用不同溅射功率下制备了一系列的硅薄膜样品,用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薄膜的结晶性随溅射功率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溅射功率的增加,薄膜逐渐由非晶向微晶过渡,晶粒沿Si(311)面呈柱状生长,功率升高到80 W时薄膜的晶化率达到75.4;,薄膜为典型的微晶结构.继续增加功率,薄膜的结晶性变差,晶化率下降,在60~120 W之间存在一个优化理想的射频溅射功率,在此功率下生长的薄膜样品的结晶性最高.本文还尝试解释了Ta缓冲层在Si晶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针对频域OCT中背向散射光的强度随探测深度加深而急剧减弱,从而导致最后的组织成像模糊不清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对不同探测深度图像灰度补偿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补偿样品每层析面的入射光功率与背向功率散射率,来得到样品每层析面图像的真实灰度,提高了OCT图像质量。以理想的、由多层均匀介质组成的组织模型为基础,深入剖析了影响深度图像灰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以多层盖玻片为被测物体的频域OCT系统,得到多层盖玻片的深度图像。在对以盖玻片为被测物体的前提下,得出逐层深度图像灰度补偿的公式。并将理论补偿和实验系统的复杂情况相结合,对深度灰度图像进行入射和出射光强的补偿。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补偿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以纤维多孔陶瓷为基体,无机水合盐为相变材料,熔融浸渍法制备了复合蓄热材料.通过对制备工艺的优化,得出浸渍方式为完全浸渍,浸渍温度为98 ℃,浸渍时间为12 min的条件下制备出蓄热性能良好的复合蓄热材料,浸渍率高达83.17;.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非接触式液体螺旋槽机械密封,分析了周期性轴向微扰动和角微扰动对密封环端面间液膜厚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单周期螺旋槽液膜模型,采用数值法求解时变雷诺方程,研究了微扰动对液膜承载力和泄漏率等密封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膜厚对液膜承载力和泄漏率的影响显著,膜厚增加,液膜承载力减小,泄漏率增大.液膜承载力、泄漏率的变化幅度和频率主要受到轴向扰动的影响.角扰动造成沿圆周方向分布的液膜承载力不均匀而使液膜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