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121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162篇
物理学   7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31 毫秒
301.
咔唑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空穴传输性能和较高的三重态能级,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一般用来构建空穴传输材料和主体材料。本文通过在联咔唑的3和6位引入具有电子传输能力的氰基,设计合成了一种以双咔唑二聚体为分子骨架的新型双极性有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6,6’-双氰基-9,9’-二苯基-3,3’-联咔唑(BCzDCN),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热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质。低温磷光发射光谱测试表明BCzDCN的三重态能级高于传统的天蓝色磷光掺杂材料双(4,6-二氟苯基吡啶-N,C2’)吡啶甲酰合铱(FIrpic)。以BCzDCN为主体材料,FIrpic和双(4-苯并噻吩)[3,2-C]吡啶-N,C2’)乙酰丙酮合铱(PO-01)分别为蓝色和黄色磷光掺杂材料,制备了蓝色和白色有机磷光发光二极管器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分别达到34.6 cd/A和59.0 cd/A。并且在1000 cd/m2亮度下的效率滚降仅有4.1%和5.1%。  相似文献   
302.
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三嗪类的新型双极性蓝色磷光主体材料[4-(4,6-二-α-萘氧基-1,3,5-三嗪-2-基)苯基]9-咔唑(NOTPC),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紫外-可见(UV-Vis)吸收、荧光、低温磷光、循环伏安法、热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SC)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其性能及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OTPC在CH2Cl2稀溶液中的吸收峰位于341和374 nm;发射峰位于478 nm;NOTPC的低温(77 K)磷光光谱的第一发射峰位于442 nm,其三线态能级为2.80 eV,与蓝色磷光材料FIrpic(2.62 eV)的能级相匹配;NOTPC的HOMO主要分布在苯基咔唑单元,而LUMO主要定域在三嗪环上。其HOMO能级为-5.40 eV,与阳极ITO的功函(-4.5~-5.0 eV)相匹配,LUMO能级为-2.32 eV,接近于电子传输材料PBD(-2.82 eV),NOTPC表现出双极传导性能, 且热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03.
姜鸿基  张庆维 《化学进展》2016,28(10):1515-1527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在通讯、信息、显示和照明等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商业应用前景, 十几年来一直是光电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对于无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许多优点。近年来,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方面的研究吸引了大批研究者的关注。由于磷原子自身性质,可以形成5个共价键,所以膦氧基团极易和其他基团连接形成以其为核的衍生物。由于氧原子具有很强的电负性,这就使膦氧结构高度极化并具有强的吸电子性。吸电子的膦氧基团连接苯环形成的三苯基膦氧单元也具有较强的吸电子性,其对所形成的化合物的能级结构也会产生明显影响。本文从材料合成的角度综述了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磷光二极管主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和单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三苯基膦氧基团在上述领域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功能拓展方向,并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04.
王耀辉 《物理通报》2018,37(2):33-34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求“ 让学生乐于探索, 勤于动手, 善于发现” . 随 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物理课堂要让学生“ 活”起来,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被调动起来, 才能在对问题的积极讨论中 迸发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 这就需要创建互动的课堂讨论情境, 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 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的关系, 并及时指导, 鼓励总结, 才能为沉闷的课堂注入一股活水, 满目生花  相似文献   
305.
物理一贯被学生认为是最难学的,主要原因有二:一者物理学结论是由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组成,建立在严密的数学基础之上,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二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作为知识的“受众”,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直是传统教学束缚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06.
该文研究了一类具有潜伏周期的异质空间扩散的梅毒模型的阈值动力学行为.首先讨论了系统解的全局存在性以及系统全局吸引子的存在性.其次,根据传染病模型下一代再生算子定义推导出模型的动力学阈值-基本再生数R0.具体地,当R0 <1,无病平衡态是全局吸引的;根据耗散系统的持久性理论证明了当R0> 1时疾病是一致持久的.最后,在空间同质情形下,推导出模型基本再生数R0的显示表达式.此外,除了证明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之外,还利用波动引理证明了系统正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7.
为了从主体功能区视角研究江西省人口—经济—城镇建设用地及其协调性的时空变化,本文在3S技术的支撑下,利用江西省县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的结论有:1)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五年来,人口流向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衷相背离;2)盈余的城镇建设用地与需要城镇化的人口空间错位;3)江西省人口—经济—城镇建设用地的协调性经历了降低(2000~2010年)和上升(2010~2015年)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308.
高效的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赖于主体材料,而双极性主体材料相对于传统主体材料不仅能降低驱动电压,提高电流效率和功率效率,还能加快载流子迁移率和平衡载流子的通量.因此本文基于咪唑并吡啶设计了两种给体-受体型双极性绿光主体材料,即9-苯基-3-(9-(4-(3-苯基咪唑并[1,2-a]吡啶-2-基)苯基)二苯并[b,d]呋...  相似文献   
309.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由咔唑和噁二唑基团构成的,具有双极载流子传导特性的新型主体材料C1PBD。通过对C1PBD的光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证明这种新型的双极主体材料可以用作为蓝色荧光器件的主体材料.利用传统蓝色荧光掺杂材料TBPe,制备了C1PBD作为主体材料的器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器件开启电压约为3.2 V,最大电流效率达到2.26 cd/A,器件表现出稳定的蓝色发光,CIE值稳定在(0.14,0.14),展现了C1PBD作为主体材料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10.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基于喹诺酮衍生物的双极绿色磷光主体材料1-甲基-3-[4-(9-咔唑基)苯基]-4-苯基喹啉-2(1 H)-酮.计算发现,化合物的HO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咔唑基团,LUMO轨道的电子云位于喹诺酮基团,是一种良好的双极材料.化合物的磷光发射峰为515 nm(2.41 eV),符合绿色磷光主体材料的基本要求(>2.4 eV).热失重和差热分析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分解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为312℃和105℃.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具有双极特性的绿色磷光主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