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3篇
  免费   2120篇
  国内免费   7391篇
化学   11789篇
晶体学   119篇
力学   833篇
综合类   270篇
数学   434篇
物理学   552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920篇
  2013年   767篇
  2012年   800篇
  2011年   878篇
  2010年   770篇
  2009年   896篇
  2008年   955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833篇
  2005年   815篇
  2004年   828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625篇
  2001年   682篇
  2000年   529篇
  1999年   431篇
  1998年   375篇
  1997年   401篇
  1996年   321篇
  1995年   292篇
  1994年   337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郭洪霞 《高分子科学》2014,32(10):1298-1310
We present a coarse-graine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y of phase behavior of amphiphilic monolayers at the liquid crystal (LC)/water interface.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LCs at interface can influence the lateral ordering of amphiphiles. Particularly, the amphiphile tails along with perpendicularly penetrated LCs between tails undergo a two-dimension phase transition from liquid-expanded into a liquid-condensed phase as their area density at interface reaches 0.93. While, the liquid-condensed phase of the monolayer never appears at oil/water interface with isotropic shape oil particles. These findings reveal the penetration of anisotropic LC can promote ordered lateral organization of amphiphiles. Moreover, we find the phase transition point is shifted to lower surface coverage of amphiphiles when the LCs have larger affinity to the amphiphile tails.  相似文献   
992.
在碱性条件下,将三聚氰氯和乙二胺缩聚,制备了一种三嗪基功能高分子。由于含有大量氮原子,该高分子能与过渡金属形成配位。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对高分子及其Fe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高分子可催化分子氧氧化环己烯,而配位金属后,其催化性能进一步提高。此外,考察了不同过渡金属、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环己烯氧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徐微微  龙泽荣  鹿毅  王吉德 《化学通报》2014,77(12):1157-1164
分子印迹阵列式传感器具有识别率高、选择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已经在食品分析、环境分析、药物分析、临床诊断等研究领域中得到应用。分子印迹阵列式传感器是以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识别元素的集成化传感器,通过各传感单元对分析物响应后产生的特征图谱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识别,不仅可用于单一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识别,还可以用于多种目标化合物同时存在时的测定。分子印迹阵列式传感器的响应信号机制主要划分为光信号、质量敏感信号和电化学信号等。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重点评述了基于三种信号机制的分子印迹阵列式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分子印迹阵列式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4.
石墨烯表界面化学修饰及其功能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墨烯属于碳纳米材料家族中的一员,是一种单层的二维原子晶体,具有高硬度、高导热性、高载流子迁移率等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新一代电子学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近年来我们课题组利用石墨烯的这些优良特性在其表界面化学修饰及其功能调控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我们对石墨烯表界面进行了共价或非共价化学修饰,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石墨烯的带隙,并发展了具有传感功能的石墨烯器件.我们还制备了基于石墨烯的纳米电极,发展了新一代分子电子器件的普适性制备方法,实现了单分子器件的功能化.展望未来,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基纳米材料将继续在纳电子器件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单原子厚度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和室温电子迁移率,以及优异的机械力学性能.石墨烯还具有电化学窗口宽,电化学稳定性好,电荷传递电阻小,电催化活性高和电子转移速率快等电化学特性.化学修饰石墨烯,特别是氧化石墨烯(GO)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可以被宏量、廉价地制备出来.它们具有可加工性能,可以被组装、加工或复合成具有可控组成和微结构的宏观电极材料.因此,石墨烯及其化学修饰衍生物是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的独特而诱人的电极材料.例如,GO是一种化学修饰石墨烯,也是石墨烯的重要前驱体;其边缘具有大量的羧基可用于共价固定酶,从而能实现酶电极的生物检测.在GO上的不可逆蛋白吸附也可以促进蛋白质的直接电子转移以提高其电化学检测性能.但是,GO大量的含氧官能团破坏了石墨烯本征的共轭结构,降低了其电学性能并限制了其实际应用.GO可以通过化学、电化学、热还原等技术转化成rGO,从而能部分修复其共轭结构,提高其导电性与传感性能.另一方面,石墨烯是一种零带隙材料;原子掺杂可以调控其能带结构,提高其电催化性能.石墨烯材料也常常需要通过与其它功能材料的复合进一步改善其可分散与可加工性能,提高其电催化活性和电化学选择性.本文综述了本征石墨烯(包括GO,rGO和掺杂石墨烯)以及石墨烯与生物分子、高分子、离子液体、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等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在检测各种生物分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夏祥华  赵立春 《分析试验室》2014,(12):1466-1468
将主成分分析用于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用于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分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液中诺氟沙星过程中尿液中内源性荧光物质的干扰。在优化条件下,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对尿液中诺氟沙星的平均预测误差为15.34%,神经网络结构为2∶3∶1。方法已用于测定尿液中的诺氟沙星。  相似文献   
997.
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光谱,结合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孔雀石绿分子印迹SPR传感器,建立了检测孔雀石绿的分析方法。探讨了pH值对分子印迹膜吸附特性的影响,并在最佳pH下对其吸附选择性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与相应非印迹传感膜相比,孔雀石绿印迹传感膜对孔雀石绿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能。该方法测定河水及河泥中孔雀绿的线性范围为8.0×10-10~1.0×10-8 mol/L,检出限(S/N=3)分别为8.83×10-11 mol/L和1.55×10-10 mol/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97%和93.8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和2.1%。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河水和河泥中孔雀石绿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8.
本文结合分子印迹技术与电化学检测手段,制备了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和价格低廉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并利用该传感器对食品中的葡萄糖进行定量分析。由于该分子印迹膜为非导电膜,本实验以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离子作为底液与电极之间的探针并通过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氧化还原电流信号的变化来对葡萄糖浓度进行间接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0.01~2μmol/L的范围内,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与铁氰化钾-亚铁氰化钾氧化还原电流信号变化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68×10-9 mol/L。该传感器的制备和测量方法简单,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999.
荧光分子探针作为一种有效的金属离子检测手段,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突出的优点.作者综述了萘酰亚胺类荧光分子探针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萘酰亚胺化合物具有独特的荧光化学性质(如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发射波长适中、斯托克斯位移大、光稳定性好、结构易于修饰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荧光探针研究领域,并且在合成、离子识别、检测及细胞成像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系统总结了作为柴油车尾气消除反应(NH3-SCR)催化材料的八元环沸石分子筛(CHA, AEI, RTH)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不同方法合成的八元环沸石分子筛在NH3-SCR反应中的性能差异, 并对未来八元环分子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