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71篇
化学   779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5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30篇
物理学   2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0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气相色谱-电子电离质谱(GC-EI-MS)法,建立了斑点叉尾鮰肌肉中脂肪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在CO2流速为30 L/h、温度45℃、压力25 MPa、时间100 min条件下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所得油脂皂化10 min,采用三氟化硼法进行甲酯化衍生20 min,经HP-Innowax毛细管柱分离,电子电离质谱检测,以全扫描模式定性分析,选择离子扫描模式定量分析,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双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定量离子分别为m/z74,55,67和79。14种脂肪酸甲酯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2.2~20μg/L和7.4~60μg/L之间;平均回收率为90.0%~111.2%,相对标准偏差为2.0%~5.9%。本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测定斑点叉尾鮰肌肉样品的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2.
孟准  聂俊  何勇 《高分子学报》2010,(6):721-726
探索了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发生光聚合反应制备聚合物颗粒的过程.方法为向充满超临界二氧化碳的高压反应釜中,同时喷射二氧化碳与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及光引发剂的溶液,溶液与二氧化碳形成均匀的喷雾并进一步通过反溶剂作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形成分散体系,当同步进行紫外光照射时,单体可以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发生光聚合.结果证明此方法是可行的,得到了聚合物微颗粒.研究了不同溶剂及反应原料用量对产物粒径分布的影响.采用不同溶剂,将改变反应原料及产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进而改变产物的粒径分布;反应原料用量增加,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溶解度减小,导致产物粒径分布较宽。  相似文献   
103.
采用超临界CO2注入技术制备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以乙醇作为共溶剂,在超临界CO2中将正硅酸乙酯(TEOS)注入到聚丙烯(PP)中,重点研究共溶剂乙醇对TEOS在PP中注入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注入率随着共溶剂加入先增加后减小.同时研究了在共溶剂的存在下其他实验条件对注入率的影响.并采用卢瑟福背散射能谱法(RBS)分析了聚丙烯/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注入元素深度分布,发现Si元素在PP中的浓度分布不均匀,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在压力23~27 MPa,温度360~420℃的参数范围内,研究了固定床与流化床的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计算固定床压降的Ergun公式在超临界水条件下仍可适用,实验值与Ergun公式计算值的平均误差为13.3%。基于固定床及流化床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结果拟合了一个适用于超临界水条件下计算流化床最小流化速度的...  相似文献   
105.
根据边界层理论,对管内变物性湍流强制对流换热控制方程组进行简化;并通过考虑湍流输运中的密度脉动,对传统的混合长度湍流模型进行改进,使之能同时适用于常物性流动和变物性流动.基于该计算模型,对管内超临界压力水湍流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模型能正确地反映出超临界工况下的变物性对流换热特征,换热系数...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脉冲生育、脉冲接种和垂直传染的SIRS传染病模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首先构造了一个庞卡莱映射,然后利用映射的不动点及其特征值,得到了系统无病周期解的存在和稳定的条件,接着详细讨论了系统的跨临界分岔、超临界分岔和倍周期分岔现象,最后给出了能很好验证理论分析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07.
铈掺杂对超细LaMnO_(3+λ)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e2(CO3)3,La2O3和Mn(NO3)2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干燥"技术,将铈掺入超细LaMnO3+λ气凝胶中。用TG-DTA,XRD,TEM,FT-IR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并用"2CO+2NO=2CO2+N2"反应测试铈掺杂对超细LaMnO3+λ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260℃时,镧铈锰气凝胶为疏松、絮状且具有较好分散性的棕色粉末,由大量直径小于10 nm的球形颗粒组成;850℃热处理后,镧铈锰气凝胶为粒径小于20 nm的类球形颗粒,晶相成分为LaMnO3+λ,La2O3和CeO2;铈掺杂增加LaMnO3+λ晶格的氧空缺数量,改善氧化还原催化的气氛条件,提高超细LaMnO3+λ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8.
109.
Fluidized bed technology using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both as a fluidizing gas and as a solvent for the coating material makes possible the production of thin, uniform and solvent-free coatings. But operation at low fluidizing velocities, which is favorable to facilitate gas cleaning under the high pressure conditions, may lead to uneven distribution of the coating in the fluidized bed and to unstable operation due to agglomeration. Therefore a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describes local fluid dynamics within the high pressure fluidized bed. Based on this model, the coating process is describ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coating inside the fluidized bed is calculated. Furthermore a submodel for the calculation of local concentrations of liquid paraffin has been set up, which may be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agglomeration and thus stability of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10.
超临界流体制备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临界流体为物理发泡剂制备的微发泡聚合物材料具有小的泡孔尺寸和高的泡孔密度,从而赋予材料优异的性能.本文首先阐述了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原理,以及聚合物微发泡过程中泡孔形成的四个阶段;基于这些认识,针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泡孔形态的改善,即增加泡孔密度、减小泡孔尺寸以及均化泡孔尺寸分布,从加强泡孔成核、控制泡孔增长的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如何有效控制泡孔形态提出了建议,并对微发泡聚合物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