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5篇
化学   284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体血液蛋白的毛细管电泳分析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滨  薛俊 《分析化学》1997,25(8):973-977
对近年来对毛细管电泳在血清蛋白、免疫蛋白、同工酶、脂蛋白、等人 血液蛋白检测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核实 。毛细管电泳以其高效,等特点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临床实验室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82.
血红蛋白的同步荧光光谱随浓度变化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秀娟  陆天虹 《分析化学》1997,25(9):1021-1023
报道了血红蛋白的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血红蛋白浓度浓度对光谱的影响,确认了血红蛋白四聚体和二聚体的特征光峰。  相似文献   
83.
利用自组装技术和静电吸附作用, 将带正电荷的纳米金(nano-AuÅ)和带负电荷的血红蛋白(Hb)层层自组装于L-半胱胺酸(L-cys)修饰的金电极表面, 从而制得用于检测过氧化氢(H2O2)的无电子媒介体的第三代电流型生物传感器({Hb/nano-AuÅ}5/L-cys/gold). 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微量电泳技术考察了不同粒径正电荷的纳米金的相关特征; 通过交流阻抗技术、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 并对该传感器的作用机理及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用计时电流法测得H2O2的线性范围为2.1×10-8 ~ 1.2×10-3 mol/L (r = 0.994), 检出限为1.1×10-8 mol/L, 米氏常数(Kmapp)为0.10 mmol/L.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单层带正电的纳米金固载血红蛋白及带负电的纳米金层层自组装固载血红蛋白相比, 显著提高了血红蛋白的固定量, 并能保持血红蛋白的生物活性, 从而增强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拓宽了线性响应范围及降低了检测下限.  相似文献   
84.
以纤维素为载体,经高碘酸钠氧化后共价键联血红蛋白,制备氧载体.研究了氧化条件对血红蛋白固定量的影响.纤维素只有经过预氧化、碱处理和再氧化三步活化反应,才能使血红蛋白大量固定化,每克纤维素固定血红蛋白量达1.0g.氧载体稳定性好,血红蛋白不脱落.经铁氰化钾氧化,氧载体放氧效率为33.1%.  相似文献   
85.
选择5~6岁儿童72名,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服用太阳神健康饮品和一般乳酸奶,每天服用100mL,连服9周,经检测,服用太阳冲健康饮品组,血红蛋白和微量元素Zn、Fe、Mn含量均升高,而服一般乳酸奶组,除Zn升高外,其它无变化。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缺锌小儿服用锌剂和铁剂后发锌和外周血血红蛋白变化,研究了锌剂与铁剂在体内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低锌小儿贫血发生率与健康儿童无异,常规锌剂治疗对血红蛋白无明显影响。提示缺锌小儿合并贫血时可同时用常规剂量的锌剂和铁剂治疗,无锌、铁在体内相互拮抗问题。  相似文献   
87.
胶束增敏催化我法测定血红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化学》2001,29(4):421-424
  相似文献   
88.
(1)铅危害造血功能:众所周知,铁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色素,血色素与球蛋白结合形成血红蛋白。高铅负荷时,原卟啉的生成减少,而且原卟啉与铁的络合受阻,因而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可发生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相似文献   
89.
杨国军  李红 《应用数学》2015,37(3):216-218,225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亚临床甲减)与贫血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1 年1月至2013 年6 月健康体检发现的193 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简称亚临床甲减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72 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简称甲功正常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及血脂等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两组间贫血患病率的差异,并分析贫血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甲功正常组比较,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明显降低(均P<0.05);球蛋白则高于甲功正常组(P<0.05);其余各项指标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 >0.05)。与甲功正常组比较,亚临床甲减组的贫血患病率增高(6.2% vs 2.7%,P<0.05)。Pearson 相关分析发现,在亚临床甲减和甲功正常组中,FT3、FT4水平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64、0.328、0.288、0.243,均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亚临床甲减(OR=2.440,95%CI=1.100~5.411,P<0.05)和低FT4(OR=0.793,95%CI=0.633~0.993,P<0.05)是贫血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亚临床甲减可引起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降低,亚临床甲减患者贫血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亚临床甲减和低FT4 是贫血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0.
溶胶-凝胶血红蛋白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溶胶-凝胶技术将血红蛋白(Hb)固载于玻碳电极(GC)表面,制得Hb/Sol-Gel/GC修饰电极,找出了制备Hb/Sol-Gel/GC修饰电极的最佳实验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过氧化氢的新的、灵敏的方法.同时对该电极与过氧化氢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