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90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Two new flavanonol glycosides named chrysandrosides A and B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Gordonia chrysandra Cowan.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1D and 2D NMR, FAB-MS techniques and chemical methods. Chrysandrosides A and B showed pronounce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against o-galactosamine (o-GalN)-induced toxicity in rat hepatic epithelial stemlike cells (WB-F344). 2007 Dong Ming Zhang.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on behalf of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92.
从红山梗莱中分离并经化学和光谱鉴定出8种化合物,其中3β,21β-二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21β-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为新化合物。其余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3.
Three new biphenyls, 4,7,8-trimethoxy-2,3-methylenedioxydibenzofuran(1), 7-hydroxy-4,8-dimethoxy-2,3-methylenedioxydibenzofuran(2), and 30,5-dimethoxy-3,4-methylenedioxybiphenyl(3), along with eighteen known compounds(4–21) were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 of Ribes takare D. Don.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data. Compound 1 and compound 2 showed mild a-glucosidase inhibitory activity.  相似文献   
94.
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CE-ED)法同时测定了五种不同竹叶和竹叶茶中的香兰素、顺式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醛、对香豆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和咖啡酸的含量,考察了实验参数对分离、检测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实验条件.以直径300 μm的碳圆盘电极为检测电极,电极电位为+0.95 V (vs.SCE),在60 mmol/L硼酸盐缓冲溶液(pH=8.7)中,上述七种组分在22 min内实现较好的分离.七组分的浓度和峰电流在2~3个数量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范围为1.9×10-8~9.8×10-8 g/mL.该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5.
茶叶中八种微量元素的初级形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6.
手性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和定量测定茶氨酸对映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银花  刘仲华  黄建安 《色谱》2007,25(5):719-722
建立了以1-氟-2,4-二硝基苯基-5-L-丙氨酰胺(FDAA)为手性衍生试剂、高效液相色谱拆分茶氨酸对映体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三乙胺-磷酸缓冲液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柱温为35 ℃。L-茶氨酸的进样量在1.732×10-3~2.077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7.3%~102.0%,检测限为4.973×10-4 μg,定量限为1.223×10-3 μg。D-茶氨酸的进样量在1.696×10-3~2.044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7.2%~103.2%,检测限为5.871×10-4 μg,定量限为1.236×10-3 μg。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过程中不发生消旋化。  相似文献   
97.
采用超临界CO2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提取山茶籽油,对它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并对茶粕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超临界CO2法和超声波法提油率高,环保安全性和工艺效率好;索氏法提取的油茶籽油酸值过大;从茶粕有效成分含量来看,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更优。综合考虑3种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山茶油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陈化时间对普洱熟茶所含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了同一品种普洱熟茶在不同陈化时间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光谱初步显示不同陈化时间的普洱熟茶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茶叶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红外光谱由所含成分的特征吸收带叠加而成。为了深入探索发生变化的特征带,对光谱中的1 900~900 cm-1吸收带进行傅里叶自去卷积,确定该范围内叠加子峰的个数和预估波数位置,然后进行曲线拟合分析。通过曲线拟合分析确定不同陈化时间普洱熟茶红外光谱中的蛋白质、茶多酚、果胶和多聚糖的子峰位置。蛋白质的特征吸收酰胺Ⅱ带子峰出现在1 520 cm-1,茶多酚和果胶吸收子峰分别出现在1 278和1 103 cm-1,葡甘露聚糖和阿拉伯聚糖的吸收子峰波数是1 063和1 037 cm-1,分别利用这些子峰面积和叠加带面积的比例间接反映蛋白质、茶多酚、果胶和多聚糖的含量在陈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曲线拟合结果显示,随着陈化时间的增加,茶叶中的酰胺Ⅱ带子峰面积比例先增大后减小,同时茶多酚和果胶类物质含量比例减少,可溶性多聚糖类物质含量比例增加。这解释了普洱熟茶随着陈化时间增加其苦涩味减弱,口感上出现甜味的原因。研究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曲线拟合分析能反映普洱熟茶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为其品质的评定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9.
在研究茶褐素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普洱茶中茶褐素的紫外光谱测定方法。结果显示,普洱茶中的茶褐素在270 nm下有特征性吸收,可采用270 nm作为茶褐素的紫外测定波长。试验建立了茶褐素标准品的制样方法和标准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可用于普洱茶及其制品中茶褐素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