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3篇
  免费   2218篇
  国内免费   10812篇
化学   20036篇
晶体学   317篇
力学   823篇
综合类   581篇
数学   2556篇
物理学   4820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96篇
  2022年   543篇
  2021年   528篇
  2020年   488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737篇
  2015年   760篇
  2014年   1368篇
  2013年   1166篇
  2012年   1181篇
  2011年   1103篇
  2010年   1098篇
  2009年   1109篇
  2008年   1311篇
  2007年   1122篇
  2006年   1114篇
  2005年   1115篇
  2004年   1207篇
  2003年   1107篇
  2002年   1058篇
  2001年   1053篇
  2000年   817篇
  1999年   782篇
  1998年   763篇
  1997年   714篇
  1996年   633篇
  1995年   727篇
  1994年   591篇
  1993年   513篇
  1992年   494篇
  1991年   464篇
  1990年   391篇
  1989年   416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钴、镍、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晓华  纪元 《分析化学》1989,17(8):717-719
本文用两次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实现了三组分混合体系的同时测定。结果表明,两次双波长测量信号△A_1和△A_2的线性组合与混合体系中各组分浓度呈线性关系。该法用于钻、镍、铜三组分同时测定,定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2.
本文合成了7, 8, 17, 18-四溴-5, 10, 15, 20-四苯基-21, 23(H)-卟啉(H~2TPPBr~4)及其金属配合物MTPPBr~4[M=Cu(II), Ni(II), Co(II)和Zn(II)]。测定了它们的可见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 用四轨道模型(Four Orbital Model)计算了MTPPBr~4的相对前线轨道, 并解释了配合物的可见紫外光谱及电化学性质。测定了NiTPPBr~4的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C2/c, a=2.6077(7),b=1.0414(4), c=1.9312(3)nm, β=137.1(7)°, Z=4, 最后偏离因子R=0.067, 晶体结构直接证明了卟啉亲电溴化反应具有区域选择性, 四个溴分布在相对两个吡咯环上。  相似文献   
993.
标题配合物(Ⅰ)和硬脂酸(Ⅱ)的CHCl3溶液按不同摩尔比Ⅰ:Ⅱ=1:α(α=1,2,4,8,12)混合后,α≥2时,其π-A曲线比单一的标题配合物的有明显改善,Ⅰ:Ⅱ=1:4时,在亲水石英基片上制备了Z型LB膜,并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小角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4.
制备了三个含有多个苯环的四氮[14]轮烯合镍(Ⅱ)大环配合物,并将其与Cr(CO)_6反应,合成了四个结构新颖的杂多核配合物,用IR,UV,~1H NMR,~(13)C NMR,MS等波谱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5.
两种结构钼磷酸的催化氧化行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考察了Dawson与Keggin结构钼磷酸的催化氧化行为,并与结构特性进行了关联,结果发现,Dawson结构的杂多酸对氧化脱氢及插入氧反应均有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996.
钱颖  孟明  罗金勇  查宇清 《分子催化》2005,19(5):321-326
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出具有不同原子比(La+Co/La+Co+Ce)的La-Co-Ce-O系列复合氧化物,并采用XRD、XPS和H2-TPR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XRD结果表明,样品中的活性相为高分散的Co3O4纳米微晶(20~50nm)和少量的LaCoO3相,与浸渍法相比,柠檬酸络合法制得的样品具有更高的组分分散度和更小的晶粒度.CO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柠檬酸络合法制得的样品比传统浸渍法制得的样品起燃温度降低约40℃,但样品的氧化活性与活性相Co3O4的多少及其晶粒度并不呈顺变关系.TPR和XPS的结果表明,样品中CeO2含量及可还原氧物种的多少与活性有直接关联,样品表面La、Co和Ce的原子百分数接近时,协同效应最佳,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997.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K负载量的xKNO3-Ce0.5Zr0.5O2系列催化剂,用程序升温氧化反应(TPO)考察催化剂对碳颗粒物(soot)燃烧的催化活性.并采用XRD、BET、FT-IR、XPS等技术对KNO3负载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NO3负载量对催化剂的比表面、表面化学环境有显著的影响;KNO3能使催化剂对soot的催化燃烧活性有较大提高,且存在最佳负载量,当x=0.5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碳颗粒物的起燃温度(T)i和峰顶温度(Tp)分别为290℃和360℃.在反应过程中,KNO3熔融状态的形成和K2CO3的生成,使催化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98.
铜滴定分析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铜在工业、农业、国防、科研及首饰等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因而有关铜的分析,人们作了相当广泛的研究,其中常量的铜多以滴定法进行测定,尽管已有的几种主要滴定反应基本定型,方法及技术已比较成熟,但近年来,国内外仍在研究新的指示剂、滴定剂、掩蔽剂、新方法与新技术,使铜的滴定分析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着重评述1989~1994国内外在铜滴定分析方面有意义的研究工作进展,还引用少数1989年以前的文献。 1 新方法与新技术 在准确滴定诸如紫铜一类的高含量物质量时,产生滴定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滴定管的最小加入量及准确读数的限制,为了满足紫铜分析的误差要求(≤0.03%),必须设法扩大滴定管的“量程”以提高滴定分析的分辨率和准确度。为此,袁秉鉴在研究“百实量计  相似文献   
999.
采用ICP-AES单道扫描光谱仪详细考察了十四种被测稀土杂质元素的47条灵敏分析线的谱线轮廓及基体Eu的背景谱线轮廓,从而选定基体干扰小,灵敏度高的分析线及扣除背景的合适位置;试验了酸度,载气流量,观测高度,射频发生器功率等对信号强度和基体干扰程度的影响,采用基体匹配法校正基体对测定的影响,建立了氧化铕中14种稀土杂质的直接测定法。已用于出口产品的分析和标准试样的定值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PrCl_3·3H_2O-18C6-C_2H_5OH三元体系在25℃的溶解度,测定了各饱和溶液的折光率。在该体系中有三种比学计量的配合物形成,其化学组成为:2PrCl_3·18C6·6H_2O·C_2H_5OH、4PrCl_3·3(18C6)·12H_2O和PrCl_3·18C6·3H_2O,依据相平衡结果,合成了三种固态配合物,利用化学分析、IR、TG、DTG、DSC及电导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