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化学   13篇
力学   601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89篇
物理学   59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陈志敏  王大海 《实验力学》2002,17(2):147-152
在二元翼型风洞实验段中的侧壁边界层将引起模型展向流动的不均匀性,使预想的二元流动受到三元扭曲,引起实验数据的误差,目前消除或减少侧壁干扰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采用侧壁抽吸技术。本文就抽吸的有效性,抽吸区域和阻尼材料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并对抽吸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2.
不同体型建筑物尾流作用下的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频底座力天平方法,研究了不同断面形状的施扰建筑对一典型断面受扰建筑的静力和动力干扰影响,分析了正方形断面施扰建筑和非正方形断面施扰建筑的干扰效应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干扰机理。结果表明:施扰建筑断面形状的改变对静力干扰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于动力响应方面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由于位于上游的切角断面施扰建筑脱落的在其尾流中的漩涡频率要明显大于正方形断面施扰建筑的涡脱频率,使得其产生的最大包络动力干扰因子值(EIF)要显著高于断面为正方形施扰建筑的EIF值,最大可达4.41(顺风向)和3.69(横风向),相比断面为正方形的高出142%和82.7%。  相似文献   
83.
本文简述了NF-3风洞二元实验段侧壁边界层吹除控制系统及具有吹气的模型实验方法,给出了不同吹气系数对风洞边界层的控制效果以及对相对厚度为7%的单段翼型实验结果的影响。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改善风洞侧壁边界层的流动状态,减小侧壁干扰,改善翼型实验中的二元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84.
无网格算法在多段翼型流动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研究了一种求解欧拉方程的无网格算法,发展出了一套布点及点云自动生成的方法;在点云离散的基础上,采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矛盾方程的方法来求取空间导数,进而获得数值通量;采用四步龙格-库塔方法进行时间推进,并引入当地时间步长和残值光顺等加速收敛措施。通过对NA-CA0012翼型的跨音速流动和多段翼型复杂绕流的数值模拟,验证了上述无网格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5.
针对现有的桥梁静风稳定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增量与内外两重迭代相结合的新方法,并且考虑了结构几何、材料和静风荷载非线性。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桥梁非线性空气静力稳定分析程序BNAP,并进行了相应的算例分析,所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稳定和速度快的优点。最后,以一座主跨1000米的斜拉桥为例,分析了结构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和静风荷载非线性对大跨径桥梁空气静力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冲蚀与气蚀复合磨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改造MCF-30型冲蚀腐蚀试验机,建立了水、沙、气三相流冲蚀磨损试验装置;试验研究了水、沙混合流场中试样的磨损特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三相流冲蚀磨损表面,并借助计算机模拟分析水、沙混合条件下产生气蚀破坏的条件.结果表明: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冲蚀与气蚀的复合磨损模拟试验;形成三相流共同作用下的冲蚀与气蚀复合磨损重要条件为介质中含有较多气体,并且在试样中有气泡溃灭.三相流磨损模拟试验与仿真为进一步开展三相流气蚀与冲蚀磨损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白洋淀内水体的流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寨璞  井爱芹 《力学学报》2004,36(5):589-595
研究了风对白洋淀内水体循环流动的影响,研究指出:(1)风应力可看作是水体循环 的主要驱动力. (2)在风应力的作用下,水体表层的流动主方向与风的方向一致,下层水体 的流动方向与表层方向相逆或近似相逆. (3)表层以下水体流动复杂,次表层水平流动有明 显的双涡结构. (4)淀底地形对水体垂向流动影响很大,垂向速度变化复杂,垂向上有双涡 流动现象.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淀内水体流动的情况.  相似文献   
88.
高耸异型烟囱结构风压和风振系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模拟的大气边界层中,对某一发电厂高耸异型烟囱的刚性模型进行了测压试验研究,得到了这一结构的平均风压系数、最大和最小风压系数分布,以及该结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结果表明在烟囱外形明显变化的局部区域,风压绝对值较大,与理论分析一致。同时,对动态测力试验模型进行了高频动态天平测力试验研究,详细介绍了试验及数据处理方法,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到了该烟囱在风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风振系数;根据试验结果计算所得的风振系数值大于按规范公式估算值。这些结果不仅为结构的风荷载计算提供了依据,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类异性烟囱结构的风荷载和风振特性。  相似文献   
89.
A general formulation of a nonlinear initial-boundary problem of an unsteady separated flow around an airfoil by an ideal incompressible fluid is considered. The problem is formulated for a complex velocity. Conditions of shedding of vortex wakes from the airfoil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proposed system of functional relations allows constructing algorithms for solving a wide class of problems of the wing theory.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Prikladnaya Mekhanika i Tekhnicheskaya Fizika, Vol. 48, No. 2, pp. 48–56, March–April, 2007.  相似文献   
90.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contributions to the total combustion noise emission, a combustion chamber consisting of a swirl burner and an exit nozzle of Laval-shape, representing a gas turbine combustor,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experiments and large eddy simulation. Focused on the isothermal flow case first and encouraged by a good overall agreement between the LE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flow field, a first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flow with respect to noise sources is performed. To analyse 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flow, time and length scales are evaluated inside the combustor. Furthermore, the evidence for the existence of a precessing vortex core (PVC), typical for configurations with swirl, is revealed. Finally, the effect of the PVC on the flow inside the Laval nozzl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