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化学   21篇
力学   174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46篇
物理学   1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斜拉桥索力优化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71,自引:4,他引:71  
本文首先介绍斜拉桥索力优化的概念,然后通过广义影响矩阵,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影响矩阵法,这种方法既可用于确定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也可用于施工阶段的索力优化和成桥后的索力调整,实现程序化计算十分方程,最后给出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32.
铋系高温超导直流电缆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玉宝  林良真  肖立业 《物理》2001,30(7):389-391
6m长,2000A的铋系高温超导直流电缆在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制并试验成功,电缆的导体由8层共238根Bi-2223/Ag带材在不锈钢波纹管骨架上螺旋绕制而成,导体的内径为41.5mm,导体层间绝缘,导体层外侧有低温电绝缘,电缆芯的外径为48mm,它安装在低温容器内,并与两个终端相连,电缆的直流耐压大于2.5kV,在液氮下的实验表明,电缆的临界电流为2480A(1uV/cm判据),n值为7.7,接头总电阻为0.1mΩ,均超过设计指标,在1h传输2kA电流的运行中,电缆的传输特性稳定,经4次热循环,电缆的临界电流没有降低。  相似文献   
333.
孙晶华  陈聪 《发光学报》2011,32(5):493-498
提出一种基于白光干涉的光缆无损伤识别方法.将光纤的两端环接,入射光波经耦合器分成两束光,以相反的方向在同一根光纤中传播,用探测器接收另一端产生的信号.在外加作用力下,对并列在一起的两根光纤产生的光程变化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光缆识别系统输出信号的理论表达式,对系统输出的信号进行了仿真计算.分别利用冲击信号、正弦信号、音...  相似文献   
334.
对国内第一根基于YBCO涂层导体的110kV冷绝缘高温超导(CD HTS)电缆本体绝缘进行了设计。根据冷绝缘HTS电缆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不同绝缘材料的介电特性,应用电场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和理论模型,计算了超导电缆本体电场分布,研究了超导电缆主绝缘厚度与局部放电起始场强的定量化关系,最后给出了110kV冷绝缘HTS电缆主绝缘材料与厚度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35.
There is a tunnel connecting the beamcorridor and the target station in the spectrum hall in the CSNS project. The length of the tunnel is about 20 m. The shielding design of the tunnel is very significant for the persons working in the spectrum hall because the tunnel is not covered by soil for shield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ose rate at the exit of the cable ducts, we use the ISIS construction, which is designed with four turning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tunnel design. The thickness of the shielding is obtained by a simulation with the Monte Carlo Code FLUKA. The result is compared with the data obtained with Moyer Mode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is proved.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the tunnel.  相似文献   
336.
对35kV高温超导电缆终端应力锥进行优化设计。以各层极板长度,半径,绝缘材料介电常数等作为优化变量,以各层极板之间的电压降相等作为优化目标,采用动态惯性权重因子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对高温超导电缆终端应力锥电气参数优化设计。应用matlab软件实现应力锥优化设计算法,通过循环迭代得到应力锥最优极值。  相似文献   
337.
电缆局放会产生超声波,利用超声波可以进行局放定位和大小估计.为了研究电缆中局放超声波的传播规律,利用COMSOL建立了基于10 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本体的声压场仿真模型,探究了超声波在电缆中的扩散过程和电缆表面超声波峰峰值随传播距离的变化规律之间的关系,并在真实10 kV单相交联聚乙烯电缆上进行了超声波衰减实验,探究了真实电缆表面超声波峰峰值随传播距离的衰减规律.结果表明:电缆表面声波峰峰值随传播距离的衰减符合指数规律,衰减系数α=0.07 Np/mm(或0.62 dB/mm),并且是电缆内部声波的扩散过程导致了电缆表面声波峰峰值的严重衰减.据此,针对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建议将局放超声传感器安装在距离局放易发位置100 mm以内,还提出了判断电缆中局放超声波扩散过程结束位置的方法,为确定其他类似型号电缆安装超声传感器的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8.
在中支座可滑动的两跨连续索的静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非线性弹性理论,从单索的平衡出发,在索元的无应力长度已知情况下,提出了两跨连续索在中间节点滑移的初始平衡位置确定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响应分析方法,建立了其非缄性计算的基本理论、公式和求解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339.
根据弹性悬链线的理论解析解推导出适于索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悬链线单元.与常用的三节点、五节点曲线单元相比,采用该单元编制的软件具有输入数据少、计算机时省、计算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40.
Nonlinear vibration analysis of viscoelastic cable with small sag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oth the inplane and out-of-plane transverse vibrations of a viscoelastic cable subjected to an initial stress distributing uniform on the cross section are studied.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able material is assumed to be of the hereditary integral type. The partial differential-integral equations of motion are derived first. Then by applying Galerkin's method, the governing equations are reduced to a set of second-order nonlinear differential-integral equations which are solved by finite difference numerical integration procedures. Finally, the effects of the viscosity parameter and the elastic parameter on the transient amplitudes of the first mode are investiga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59635140) and the National Postdoctoral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