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85篇
  免费   4970篇
  国内免费   4154篇
化学   26177篇
晶体学   554篇
力学   3087篇
综合类   268篇
数学   3738篇
物理学   1208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685篇
  2021年   981篇
  2020年   1281篇
  2019年   1174篇
  2018年   1048篇
  2017年   1320篇
  2016年   1466篇
  2015年   1314篇
  2014年   1819篇
  2013年   2589篇
  2012年   2095篇
  2011年   2479篇
  2010年   2041篇
  2009年   2504篇
  2008年   2339篇
  2007年   2307篇
  2006年   2164篇
  2005年   1901篇
  2004年   1942篇
  2003年   1518篇
  2002年   1786篇
  2001年   1170篇
  2000年   964篇
  1999年   777篇
  1998年   709篇
  1997年   587篇
  1996年   611篇
  1995年   566篇
  1994年   521篇
  1993年   386篇
  1992年   375篇
  1991年   241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181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05篇
  1985年   100篇
  1984年   90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109篇
  1980年   118篇
  1979年   124篇
  1978年   97篇
  1977年   72篇
  1976年   67篇
  1973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uxiliary Problem Principl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e auxiliary problem principle (APP) derives from a general theory on decomposition-coordination methods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both one-level and two-level methods.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the two-level methods of APP are specialized for an efficient application to some engineer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92.
利用激光溅射 分子束的技术 ,结合反射飞行时间质谱计 ,研究了Cu+、Ag+、Au+与乙硫醇的气相化学反应。结果显示这三种金属离子与 (CH3 CH2 SH) n 反应形成一系列团簇离子M+(CH3 CH2 SH) n,且团簇离子尺寸不一样。Ag+、Au+与乙硫醇的反应还生成了 (CH3 CH2 SH) +n ,由此推测Cu+、Ag+、Au+与乙硫醇团簇的反应存在两种通道 ,一种通道是生成M+(CH3 CH2 SH) n,另一种是生成 (CH3 CH2 SH) +n 。Cu+、Au+与乙硫醇的反应还生成了M+(H2 S) (M =Cu、Au) ,但是实验中没有观察到Ag+(H2 S) ,理论计算表明Ag+(H2 S)很不稳定。另外 ,分析产物离子M+(CH3 CH2 SH) n 的强度发现 ,n =1~ 2之间存在明显的强度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93.
基于CSCW的协同编著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的主要技术,其中重点讨论了协同编著系统设计中的并发控制技术,指出了其与传统的并发控制技术的区别。根据CSCW的基本原理设计出了一个基于Browse/Server结构的协同编著系统的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比传统的模型更加方便了用户之间通过Internet的浏览器进行协作。  相似文献   
94.
为了补偿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微波相位漂移,BEPCII直线加速器需要建立微波相位反馈控制系统.能量最大法将用来确定每台功率源的最佳相位.沿直线加速器速调管长廊铺设相位稳定同轴线提供相位参考.现在已经完成了关键部件,如PAD单元、IfA 单元的开发.搭建了相控最小系统对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5.
Zhijun Liu  Baida Lü   《Optik》2004,115(10):447-454
Based on the Fourier transform method, a simple closed-form expression for the on-axis power spectrum of ultrashort Gaussian pulsed beams in diffraction at a circular aperture is derived, which permits us to study spectral changes both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 It is shown that for diffracted pulsed beams there exist spectral red and blue shifts, spectral narrowing, and spectral switches in the near field. The aperture diffrac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ectral switching, but both the truncation parameter and bandwidth (or equally, Fourier transform limited pulse duration) affect the behavior of spectral switches.  相似文献   
96.
温度对PSⅡCP4 7/D1/D2/Cytb559复合物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激励光源为514.5 nm的分幅扫描单光子计数荧光光谱装置对经20℃、42℃和48℃不同温度处理后的反应中心复合物CP47/D1/D2/Cyt b559的荧光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经解析,获得不同温度处理后,CP47/D1/D2/Cyt b559复合物最大峰值未发生变化,均在682 nm,说明Chla670的能量都由Chla682接收,但损耗愈来愈小,在48℃时,损耗程度最小,而其荧光百分比未发生多大变化.振动副带~700 nm和~740 nm的中心波长都发生蓝移,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为:20℃ 703 nm,749 nm;42℃ 697 nm,744 nm;48℃ 694 nm,740 nm.因此可以推测温度的升高,影响了CP47/D1/D2/Cyt b559色素蛋白的二级结构以及色素分子的空间位置,使最大峰值处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振动副带逐渐蓝移.42℃的温度已造成影响,48℃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7.
从现有的PCDFs分子的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 (logKow)实验数据出发 ,建立定量结构 性质关系方程(QSPR) .采用G98W程序包中的PM3方法对 13 5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分子和二苯并呋喃进行了优化计算 ,作业命令为 #pPM3optfreqscf(conver =9) ,以计算所得的分子轨道能量、碳原子电荷作为PCDFs分子结构描述符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PCDFs的logKow与分子结构描述符的四元方程 ,最优相关系数为 0 .95 0 7,标准偏差为 0 .173 7,经检验该模型的稳健性好 ,并对未有实验数据的 85个PCDFs的logKow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8.
成分和厚度的依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波  蔡建旺  赖武彦 《物理学报》2003,52(2):478-482
通过调整Mn的成分,系统地研究了Ni81Fe19/Ni100-xMnx双层膜的磁学性质,特别是交换偏置场(Hex)的变化.当Ni100-xMnx中Mn的原子百分比在534%到600%之间时,对于150nm的Ni81Fe19,得到了最大的交换偏置场175kA/m,同时由于Mn对Ni81Fe19层的扩散所造成的磁矩的降低小于20%;高角x射线衍射证明Ni100-xMnx的晶格常数随着Mn成分的改变而变化,Mn含量越多,其晶格常数越大;制备态Ni100-xMnx膜晶格常数与θ相NiMn膜晶格常数的接近程度与NiMn膜θ相形成的容易程度相对应.也研究了交换偏置场随着Ni100-xMnx厚度的变化,第一次得到了当Ni100-xMnx中Mn的原子百分比为706%时,Ni81Fe19(150nm)/Ni100-xMnx(90nm)双层膜在经过240℃,5h退火后,可以有80kA/m的交换偏置场,此时铁磁层磁矩的大小几乎不变. 关键词: Ni81Fe19/Ni100-xMnx 交换偏置场  相似文献   
99.
Self-assembled GeSiC dots stacked on a Ge hut-cluster layer buried in Si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critical thickness for formation of GeSiC dots is reduced owing to the strain fields from the buried hut-clusters. By utilizing the stacked structure, the dot size is decreased and the uniformity is improved. The highest density of the GeSiC dots with stacked structures is 7.4×1010 cm−2, which is six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single GeSiC dots. The formation of the self-assembled GeSiC dots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being stacked with buried Ge dots as well as C incorporation.  相似文献   
100.
Binzhong Li  Baida Lü   《Optik》2003,113(12):535-540
Based on the beam coherence-polarization (BCP) matrix, the polarization property of coherent and incoherent Gaussian beam combinations is studied in detail. The general expressions for th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P of the resulting beam in case of incoherent and coherent combinations are derived. It is shown that P is dependent on the incoherent or coherent combination, propagation distance, separation, azimuth of the polarization plane and numbers of beamlets in general. The irradiance distribution of the resulting beam for the coherent cases depends on the azimuth of the polarization plane of beamlets. However, for the incoherent case it does no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