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71篇
化学   180篇
晶体学   3篇
力学   40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75篇
物理学   27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Aiming at developing an affordable and easily implementable computational protocol for routine prediction of spectral properties of rigid molecular dy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nd 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er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 vibronic coupling scheme for band shape estimate. To predict the perceived color of molecules in solution, a model has been setup linking the UV‐vis spectra predicted at ab initio level to the L *a *b * colorimetric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mixed protocol, implying the use of a global hybrid functional for the prediction of adiabatic energy differences and a range separated hybrid for the prediction of potential energy curvature, allows perceived colors to be quantitatively predicted, as demonstrated by the comparison of L *a *b * colorimetric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computed and experimental spectra. © 2017 Wiley Periodicals, Inc.  相似文献   
52.
本文定量分析了"瑞利球"实验的动力学过程。"瑞利球"实验中构建了一个"怪坡",通过对两导轨的控制,使均质圆球看起来像在"爬坡"。文中据刚体运动原理构建了物理模型,并分析系统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过程,导出了均质圆球"爬坡"的最大高度的公式。在忽略空气阻力与摩擦力情况下,当两导轨杆初始距离远小于圆球半径、小球刚好不能掉落时突然合拢两导轨使其平行、两导轨初始夹角等于两倍导轨倾斜角时,均质圆球可以达到最大高度和最远距离。  相似文献   
53.
方棋洪  刘又文 《力学季刊》2004,25(2):279-285
位错和夹杂的干涉效应对于理解材料的强化和韧化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研究了晶体材料中刃型位错和多条共圆弧刚性线夹杂的干涉作用。利用Riemann—Schwarz反照原理和复势函数的奇性主部分析技术,得到了问题的一般解答;对于只含一条刚性线夹杂的情况,给出了复势函数的封闭形式解。由Peach-Koehler公式求出了作用在刃型位错上的位错力,并讨论了圆弧形刚性线夹杂对位错力的影响规律,发现弧形刚性线对刃型位错有很强的排斥作用。本文解答不但可作为格林函数获得任意分布位错的相应解答,而且可以用于研究刚性线夹杂和任意形状裂纹的干涉效应问题。  相似文献   
54.
在遵循复合材料中各夹杂相互影响的重要条件下,构造呈双周期分布且相互影响的椭圆形刚性夹杂模型的复应力函数,采用坐标变换和复变函数的依次保角映射方法,达到满足各个夹杂的边界条件,利用围线积分将求解方程化为线性代数方程,推导出了在无穷远双向均匀剪切,椭圆形刚性夹杂呈双周期分布的界面应力解析表达式,最后的算例分析给出了夹杂的形状对界面应力最大值(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规律,并描绘出了曲线。  相似文献   
55.
本文将空间轴对称问题的Папковиц-Neuber通解用复变量广义解析函数表示,推导出用复变函数法求解空间轴对称问题的基本公式,并以此为工具求得了含球形空腔或刚性夹杂的中厚圆板在轴对称弯曲变形时的完全解.  相似文献   
56.
 理论分析高速杆式射流侵彻半无限靶过程时,考虑速度梯度对聚能射流的影响,将射流进行分段计算,得到了射流拉伸后实际碰靶时的微元长度和直径变化。采用伯努利方程和静力学方法,通过对射流形状和速度分布作线性近似,理论分析了高速杆式射流侵彻半无限靶的过程,得到了靶体中的侵彻深度和侵彻孔径与射流长度、速度及直径之间的关系。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侵彻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7.
大孔径双向聚能射孔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了一种双锥药型罩与双向装药结构相结合的聚能射孔弹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其射流成型机理,并计算其射流参数。结果显示:双锥药型罩的小锥角部分形成聚能射流,大锥角部分形成翻转弹丸,射流头部和弹丸的速度分别为6 250 m/s和1 620.9 m/s,弹丸长度和平均直径分别为26.1 mm和8.6 mm。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对射流侵彻公式进行了修正,并利用修正公式预测该射孔弹侵彻钢靶的深度,计算结果为69.6 mm。最后,按照该模型进行侵彻实验,实验回收弹丸的长度和平均直径分别为28.1 mm和8.8 mm,侵彻钢靶的深度和孔径分别为70 mm和17 mm。实验表明: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方法相结合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计算射孔弹的射流参数并预测其侵彻深度;该射孔弹侵彻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58.
王学水  马贺凯  王岩庆 《大学物理》2011,30(5):43-46,49
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实验方法与实验装置,在实验中,通过增加标准刚体试件,把细线拉力对转轴摩擦力矩的影响考虑进去,大幅度地提高了实验测试精度,另外,利用电力线载波通讯网络,将转动惯量测量仪采集的时间数据传输到PC机中,再经过PC机端数据处理软件,快速准确地将待测刚体的转动惯量以及其它与刚体有关的物理量计算、显...  相似文献   
59.
The contribution of solvation energy to guiding molecular recognition for six rigid protein‐peptide systems bad been evaluated by the variation in the number of the identified native‐like configurations and in the driving force of specific interaction resulting from the addition of the explicit solvation term in the force field function. The AMBER force field energy and the total energy including the force field energy and the WZS solvation energy were calculated for sampled configurations.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the calculations of both force field and total energies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It suggests that the contribution of solvation energy is important to guiding the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the systems in which the ligands possess larger hydrophobic or aromatic residues while the protein receptors provide the active surfaces with hydrophobic property.  相似文献   
60.
抛射体运动方程的非近似解的一种求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凤军 《大学物理》1999,18(7):13-14
给出一种在考虑地球自转情况下求解抛射体运动方程的非近似解的较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