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506篇
化学   1215篇
晶体学   142篇
力学   117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5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介孔氧化铝负载钒催化剂上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玉  谢颂海  岳斌  冯素姣  贺鹤勇 《催化学报》2010,26(8):1054-1060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介孔氧化铝 (m-Al2O3) 负载钒催化剂 (V/m-Al2O3), 并考察了其催化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反应活性. 通过 N2 吸附-脱附、透射电镜、X 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氢-程序升温还原和氨-程序升温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介孔氧化铝具有大比表面积、窄孔径分布和两维六方相结构, 在其上负载适量的 V 可实现 V 活性物种的高分散及催化剂的弱酸性, 从而有利于提高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 与共合成法制备的含 V 介孔氧化铝 V/m-Al2O3(C) 和浸渍法制备的 V/?-Al2O3 相比, V/m-Al2O3 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活性. 这与载体较弱的酸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 V 物种的高分散有关.  相似文献   
13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 γ-Al2O3 负载的 Pt 和/或 Ni 双金属催化剂或单金属催化剂, 测定了它们的 CO 化学吸附量, 并在原位红外间歇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催化 1,3-环己二烯 (1,3-CHD) 的低温 (308 K) 加氢和脱氢性能. 结果表明, Pt-Ni/γ-Al2O3 催化剂性能优于 Pt/γ-Al2O3 或 Ni/γ-Al2O3. 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不同催化剂上 1,3-CHD 的表面吸附能, 验证了具有较弱环烯烃吸附能的双金属催化剂加氢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3.
 采用硝酸镍和硝酸铈水溶液共浸渍薄水铝石制备了 Ni/CeO2/Al2O3 催化剂, 并将其用于低水碳摩尔比条件下商用液化石油气 (LPG) 预重整反应. 考察了 Ni 含量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300~400 oC 和水碳摩尔比为 1.0 的条件下, 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 LPG 预重整反应活性. 15%Ni/CeO2/Al2O3 催化剂在 350 oC, 3 000 ml/(g•h) 和水碳摩尔比 1.0 的条件下, 反应 105 h 后 LPG 转化率和产气组成均保持不变, 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 反应后催化剂表面没有明显的积炭.  相似文献   
134.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TiO2-Al2O3 复合氧化物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 Ni2P/TiO2-Al2O3 催化剂, 并用 X 射线衍射、N2 吸附脱附、红外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载体中 TiO2 含量、焙烧温度及其制备方法对 Ni2P/TiO2-Al2O3 催化剂上同时进行噻吩加氢脱硫和吡啶加氢脱氮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 Ni/P 摩尔比为 1/2 的前驱体制备的催化剂表面仅出现 Ni2P 物相; 当载体中 TiO2 的含量为 80%, 焙烧温度为 550 oC 时, Ni2P/TiO2-Al2O3 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的活性最高. 在 360 oC, 3.0 MPa, 氢/油体积比 500, 液时体积空速 2.0 h?1 的条件下, 噻吩和吡啶转化率分别为 61.3%和 64.4%.  相似文献   
135.
在覆盖有钨电极的硅衬底上利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为生长掩膜电沉积合成垂直排列的铜铟硒纳米棒阵列. 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由阳极氧化磁控溅射制备的铝膜制成.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该纳米棒阵列结构致密,直径约100 nm长度约1μm,纵横比为10. X射线衍射、微区拉曼光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450 oC退火处理的铜铟硒纳米棒是多晶纯相的黄铜矿结构的铜铟硒,在纳米棒轴向方向上有比较大的晶粒尺寸. 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表明,铜铟硒纳米棒的化学组成接近InSe2的化学计量比,由吸收光谱分析推算铜铟硒纳米棒带隙为0.96 eV.  相似文献   
136.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Yb3+/Er3+掺杂的氟氧化物发光微晶玻璃,确定了最佳熔化温度(1 100℃)和退火温度(440℃,480℃)。测定得到基质玻璃的透过率为85%,掺入稀土后,透过率有所下降,并出现了稀土离子的特征吸收峰。980 nm半导体激光器(LD)激发下样品的上转换发射光谱存在4个明显的发射峰,分别为410,532,546和656 nm,对应于2H9/2→4I15/2,2H11/2→4I15/2,4S3/2→4I15/2和4F9/2→4I15/2跃迁。研究了不同Yb3+/Er3+(摩尔分数)和Er3+浓度对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影响,当Yb3+∶Er3+=4∶1、Er3+摩尔分数为1.5%时,上转换发光强度达到最高。根据发光强度与泵浦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了上转换发射均为双光子过程。讨论了Yb3+,Er3+离子间的能量传递,建立了上转换发光机制。  相似文献   
137.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Y3Al5O12:Ce (YAG:Ce) transparent optical ceramics (OС) with those of single crystal (SC) and single crystalline film (SCF) analogues has been performed under excitation by pulsed synchrotron radiation in the fundamental absorption range of YAG host.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properties of YAG:Ce OC are closer to the properties of the SCF counterpart, where YAl antisite defects are completely absent, rather than to the properties of SC of this garnet with large concentration of YAl antisite defects. At the same time, the luminescence spectra of YAG:Ce OC show weak emission bands in the 200-470 nm range related to YAl antisite defects and charged oxygen vacancies (F+ and F centers). YAG:Ce ОС also possesses significantly larger contribution of slow components in the Ce3+ luminescence decay under high-energy excit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SC and SCF of this garnet due to the involvement of antisite defects, charged oxygen vacancies as well as boundaries of grains in the energy transfer processes from the host to the Ce3+ ions.  相似文献   
138.
透明陶瓷透光性能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影响激光透明陶瓷透光性能的主要因素,讨论了陶瓷内部气孔和杂质颗粒等散射粒子、晶界结构中晶界折射率与晶粒折射率的差异以及晶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对陶瓷透光性能的影响,并定量分析了激光陶瓷透过率随气孔尺寸、气孔率、晶粒相对晶界折射率以及晶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 陶瓷的透过率随着气孔率的减小而增大,但透过率随气孔尺寸的增大而呈现出周期性振荡,且当气孔尺寸与入射光波长可比拟时,陶瓷的透过率会明显降低;在晶界结构中,晶界的折射率与晶粒的折射率相差越小,陶瓷的透过率就越高;晶界表面粗糙度越大,透过率越低。然而,晶界折射率不同于晶粒折射率,这使得其陶瓷透过率降低的程度比对晶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明显得多。在陶瓷制备过程中,需要重点排除尺寸与入射波长可比拟的气孔, 以抑制晶界结构中第二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9.
透明激光陶瓷散射损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定量分析激光陶瓷中散射损耗对其透过率的影响,通过建立气孔尺寸分布模型,引入第二相体积比概念,并结合Mie散射、瑞利散射和全散射积分等理论,讨论了激光陶瓷中气孔、晶界第二相和表面粗糙度等引起的散射损耗对激光陶瓷透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气孔率的大小将明显影响陶瓷透过率,且气孔尺寸分布决定了透过率包络的变化趋势;晶界和表面散射对透过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波长处;在气孔率较低情况下,晶界第二相的存在是导致短波长处透过率急剧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0.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ree regimes for cracking in a ferroelectric double cantilever beam (DCB) under combined electromechanical loading. In the loading, the maximum amplitude of the applied electric field reaches almost twice the coercive field of ferroelectrics. Thus, the model of small scale domain switching is not applicable any more, which is dictated only by the singular term of the crack tip field. In the DCB test, a large or global scale domain switching takes place instead, which is driv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