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9篇
  免费   3096篇
  国内免费   2777篇
化学   2858篇
晶体学   163篇
力学   1269篇
综合类   209篇
数学   885篇
物理学   7578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286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277篇
  2016年   284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525篇
  2009年   558篇
  2008年   624篇
  2007年   560篇
  2006年   618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500篇
  2003年   480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316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214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21.
石秉仁  曲文孝 《中国物理》2006,15(7):1532-1538
A ballooning mode equation for tokamak plasma, with the toroidicity and the Shafranov shift effects included, is derived for a shift circular flux tokamak configuration. Using this equat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plasma configuration with an internal transport barrier (ITB) against the high n (the toroidal mode number) ideal magnetohydrodynamic (MHD) ballooning mode is analysed. It is shown that both the toroidicity and the Shaftanov shift effects are stabilizing. In the ITB region, these effects give rise to a low shear stable channel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tability regions. Out of the ITB region towards the plasma edge, the stabilizing effect of the Shaftanov shift causes the unstable zone to be significantly narrowed.  相似文献   
122.
在原子相干效应条件下,场与原子之间的相干耦合过程不仅导致原子能态发生相干叠加,同时也会使与之作用场的光场特性发生变化。我们对电磁感应透明(EIT)介质中量子化光场的噪声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和理论结果均表明,在光场与原子发生相干作用过程中,由于EIT过程的吸收减小,色散增强效应,导致作用场的位相噪声被转化为输出场的强度噪声,因而使输出场的强度噪声由三部分所决定,输入光场的强度噪声、位相噪声以及由原子而引入的额外噪声。并分析了噪声随探测光失谐、分析频率等的变化关系以及总噪声谱不对称的原因,实验与理论结果定性吻合。  相似文献   
123.
许心光  邵耀鹏等 《物理学报》2002,51(10):2266-2269
在KNSBN:Ce晶体中,利用二波耦合作用,在单一光束无法获得相位共轭光的条件下,实现了“猫”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光输出,获得较高的共轭光发射率,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的二波耦合作用可以使晶体的自抽运相位共轭光的阈值光强降低。入射光的入射角范围增大,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4.
纠缠和非经典效应是经典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非经典现象,两者是否具有关系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已有的研究表明:纠缠和压缩存在着一定关系,有压缩时存在着纠缠,但有纠缠时不一定存在着压缩。但纠缠是否与反聚束效应有关还未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形式的纠缠相干态,通过concurrence的方法计算它们的纠缠度、压缩效应和反聚束效应。通过数值计算可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这两种形式的纠缠相干态,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压缩效应时,没有反聚束效应,有反聚束效应时,没有压缩效应,特别是第二种形式的纠缠相干态,纠缠的大小分别与压缩效应和反聚束效应的强弱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5.
李新贝  张方辉  王秀峰 《物理学报》2006,55(11):6141-6146
利用电磁理论对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件的单个子像素在笛卡尔坐标系内建立合理的电学物理模型,对内部电场强度和电势进行了深入研究,推导出了模型不同部分的面电荷密度、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表达式.为了形象地表征其电学特性,利用MATLAB 6.5对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从理论上对模拟曲面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分析了子像素内部电子的发射机理和电学行为,并与电子多重散射模型和惯性离心模型进行了对比,解释了SED阳极电流形成的重要原因.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本模型有关电场强度分布的结论与惯性离心模型一致. 关键词: 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 遂穿效应 面电荷密度 电场强度  相似文献   
126.
碳分子线基态特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第一原理出发,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系统研究了碳分子线Cn(n=3~10)的电子结构特性.对优化结果分析发现,由于离域效应的作用,当n为奇数时,分子线基态为单重态,反之,当n为偶数时,三重态为其稳定的基态.对其电子结构分析可得,随着n的增加,体系能量逐渐降低;同时本文确定了分子线体系最高占据轨道HOMO能量EH、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能量EL与n的关系式,即EHn-2<EHn<EHn+2,ELn-2>ELn>ELn+2.因而碳分子线的费米能级会表现出特有的奇偶性.该工作将有利于准确认识分子器件的伏安特性,设计出良好性能的分子器件.  相似文献   
127.
考虑双模纠缠相干光场,在其中一束光场中注入一个二能级原子(处于基态和激发态线性叠加态),参与腔QED演化之后,对原子作选择性的测量,通过操纵参数的变化范围,可实现对光场非经典性质的控制。我们经过研究发现:如果对相互作用的时间t以及参与相互作用的相干光场的参数|β|实行一定的操纵,对于未参与相互作用的光场|α|,我们可以控制改变它的反聚束效应(光子数的亚泊松分布)、压缩效应等一系列的非经典性质,如果选取合适的参数和一定的演化时间,我们可以使原来的相干态光场变为反聚束光场、压缩光场等一系列非经典光场。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利用相干光场之间的纠缠关联实现了远程操纵光场的非经典性质这一目的。这一研究结果对于连续变量的量子控制和量子通信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8.
TiN/Al2O3纳米多层膜的共格外延生长及超硬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多靶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Al2O3调制层厚度的TiN/Al2O3纳米多层膜.利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微力学探针表征了多层膜的成分、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TiN/Al2O3纳米多层膜中,单层膜时以非晶态存在的Al2O3层在厚度小于1.5 nm时因TiN晶体层的模板效应而晶化,并与TiN层形成共格外延生长,相应地,多层膜产生硬度明显升高的超硬效应,最高硬度可达37.9 GPa.进一步增加多层膜中Al2O3调制层的层厚度,Al2O3层逐渐形成非晶结构并破坏了多层膜的共格外延生长,使得多层膜的硬度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29.
载能离子穿过固体界面引起界面原子迁移使界面原子混合和物质成分变化,从而导致界面发生材料相变。简要介绍了载能离子辐照引起金属/绝缘体界面混合效应及相变现象的主要实验研究进展、低能离子和高能离子辐照引起金属/绝缘体界面现象差异,并对离子辐照引起界面混合及相变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When penetrat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two kind of solids, energetic ions can induce atomic diffusion at both sides of the interface and then result in intermixing, atom re-distribution or composition change, as well as phase transformation. Main progress on the study of intermixing and phase change at metal/insulator interface induced by energetic ion irradiations, the difference of phenomena occurred at metal/insulator interfaces induced by high-and low-energy ions were briefly reviewed. Furtherm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related to intermixing and phase change at metal/insulator interface produced by energetic ion irradiations were also discussed in short words.  相似文献   
130.
徐慧  盛政明  张杰 《物理学报》2006,55(10):5354-5361
采用一维粒子模拟(PIC)方法,研究了相对论效应对P偏振激光斜入射非均匀等离子体时产生的共振吸收的影响. 计算表明,弱相对论情况下,在临界面附近产生的电子等离子体波的相对论非线性效应占主要作用;随着入射光场的逐渐增大,吸收率逐渐降低. 当入射光强超过3.7×1017W/cm2时,由于超短激光脉冲本身在等离子体中产生相对论效应、等离子体波破裂效应,以及参量不稳定过程激发等,吸收系数随着激光强度又开始增加. 固定等离子体密度标长,取不同的激光入射角、电子初始温度,相对论效应对吸收系数的影响是一致的.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相对论效应 共振吸收 粒子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