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0篇
  免费   460篇
  国内免费   691篇
化学   1274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944篇
综合类   160篇
数学   1518篇
物理学   113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393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研究的是混合效应-Ⅱ模型,首先,给出二阶模型存在D-最优回归设计点的必要条件。其次,组合D-最优回归设计和D-最优区组设计BIBD构造D-最优设计并给出寻找新的D-最优设计点的方法。以两种有代表性的组合误差分布为例,阐明新的D-最优设计点的获得过程,并给出了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42.
采用ICP-AES法对钛基复合材料中的合金元素镍、钕、铁的测定进行了研究,着重进行了基体元素及待测元素镍、钕、铁之间干扰试验及各元素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的线性相关性试验,进行了酸度试验,测定了钛基复合材料中3种元素的含量,得到了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方法简便、可靠,获得满意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43.
用气压浸渗工艺制备了体积分数40%~50%Al2O3颗粒增强纯铝基复合材料,使用了4种不同尺寸的Al2O3颗粒,其平均粒径分别为5μm、10μm、30μm和60μm.测定了这些复合材料的静、动态压缩性能,并通过材料压缩前后密度变化的测量定量表征了材料的累计损伤,结果表明,与基体材料相似,这些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敏感性;当增强颗粒平均粒径小于60μm时,材料的累计损伤基本与应变率无关,而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应变.材料中颗粒的破裂主要是由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较小尺寸颗粒增强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流动应力和较小的累计损伤,并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材料的流动应力和损伤率都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44.
马科维兹资产组合选择模型的旋转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线性不等式组的一种旋转算法,并用其求解马科维兹资产组合选择模型,此算法每次迭代约需n^2次乘法和加法,其中n是模型中变量的数目,在微机上运行Delphi程序的实验结果表明,从上海和深圳股市1072支股票70期周末收盘价计算出20个最优投资组合仅需314次迭代和45s。  相似文献   
45.
利用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合成了纳米TiO2/碳化树脂(B)复合催化剂。对其组成、结构、尺寸及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为由碳、氢、氧和钛等4种元素组成的纳米材料,尺寸约30nm,其中Ti和O的堆积结构为锐钛矿型;在该复合材料中,B为具有活性基团和不同长度碳—碳共轭链的大分子,且与TiO2之间存在着某种化学作用,复合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电子结构不仅使其能吸收紫外—可见区的全程光波。而且对光生电荷具有很高的分离能力,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6.
均值-方差效用函数在证券组合投资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上海 《运筹与管理》2003,12(3):98-101
本文利用均值—方差效用函数,按期望效用最大化准则建立并分析了证券组合投资决策模型。在投资者的效用函数为指数型效用函数时,得到了两基金定理分离权重的计算公式。得出了在均值——方差效用函数条件下期望效用最大化准则与M—V期望收益最大化准则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film was directly fabricated at 200℃ by the conventional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 from SiCl4 with H2 dilution. The crystallization depends strongly on the deposition power.The maximum crystMlinity and the crystalline grain size are over 80% and 200—50On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of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film is mostly composed of silicon, without impurities such as Cl, N, C and bonded H.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rystallization at such a low temperature originates from the effects of chlorine, i.e., in-situ chemical, etching, in-situ chemical cleaning, and the detachment of bonded H.  相似文献   
48.
何景棠 《物理》2004,33(11):826-832
叙述了J/ψ粒子是由粲夸克和反粲夸克组成的束缚态的实验证明的历史过程,以及发现J/ψ家族,一系列粲介子和粲重子的实验.人们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9.
孙平 《数学学报》2007,50(2):373-384
利用概率论与组合数学的方法,研究了与Riemann-zeta函数ξ(k)的部分和ξ_n(k)有关的一些级数,计算出了一些重要的和式.特别的,Euler的著名结果5ξ(4)= 2ξ~2(2)能够从四阶和式直接推出.因此,通过计算全部的11个六阶和式,研究它们之间的非平凡关系,就有可能得到ξ(3)的数值.  相似文献   
50.
SnO2/SiO2 nanocomposites have been prepared by the soaking-thermal-decomposing method, tin oxide nanoparticles are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mesopores of silica. The optical absorption edge of the obtained nanocomposite presents a redshift compared with bulk tin oxide, With the increasing annealing temperature during the procedure of the sample preparation, the optical absorption edge of the sample moves to shorter wavelength (blueshift). These optical properties can be ascribed to the amorphous structure and band defects of surface layers of the tin oxide nanopartic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