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8篇
  免费   1075篇
  国内免费   458篇
化学   2983篇
晶体学   74篇
力学   134篇
综合类   24篇
数学   130篇
物理学   321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428篇
  2012年   317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Flame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tubes for panel field emission lam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Ts) were synthesized on the surfaces of Ni-alloy plated Fe-wires with the diameter of 2 mm using a conventional laboratory ethanol (C2H5OH) flame method at 560 °C. SEM showed that the product had bush-shaped micron-structures with diameters from 100 to 450 nm and lengths of over 1.0 μm. TEM revealed that the micron-structures were composed of multi-walled nanotube bundles with the diameters of about 50 nm. The test on the diode configuration field emission of the Fe-wire arrays was performed. The onset electric field was 2.95 V/μm and the emission current can reach 50 mA/cm2 at an electric field of 9 V/μm. The average fluctuation of the emission current density was less than 7%.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field emission was uniform and the present technique was feasible to fabricate Panel Field Emission Lamp (PFEL) with arrays of carbon nanotubes. PF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luminescence as well as stability, and thus, it can be used to replace ordinary lights.  相似文献   
992.
ICP等离子体鞘层附近区域发光光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独立控制鞘层附近区域离子密度和离子能最分布,采用光发射谱(OES)测量技术,对不同射频功率、放电气压和基底偏压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鞘层附近区域辉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原子谱线和离子谱线特性分析表明,在鞘层附近区域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具有较高的离子密度和较低的电子温度.改变放电气压和射频功率,对得到的光谱特性分析表明,鞘层附近区域离子密度随射频功率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低压下随气压的升高而增大.低激发电位原子谱线强度增加迅速,高激发电位原子谱线强度增加缓慢,而离子谱线强度增加很不明显.改变基底直流偏压,对得到的发射光谱强度变化分析表明,谱线强度随基底正偏压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基底负偏压的加入,谱线强度先减小而后增大;直流偏压为-30 V时,光谱强度最弱.快速离子和电子是引起Ar激发和电离过程的主要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993.
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环形腔结构的一阶无限冲击响应(IIR)微波光子学滤波器的品质因数(Q值)进行了实验和理论研究. 通过在有源环内置入窄带光滤波器,并调节有源环的输入光功率、SOA抽运电流、实验得到的最高Q值接近200. 理论分析表明为了得到较高的Q值,应尽可能提高信噪比和信号光的环路增益. 在考虑了 SOA中放大的自发辐射(ASE)噪声的基础上,计算了输入光功率、SOA抽运电流、环内光滤波器的带宽对Q值的影响. 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现象基 关键词: 微波光子学滤波器 Q值')" href="#">Q值 半导体光放大器 放大的自发辐射  相似文献   
994.
对闭口碳纳米管(CNT)顶端分层掺氮及吸附不同数目水分子体系,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有电场存在时的电子场发射性能.结果表明:掺氮并吸附水分子的CNT结构稳定;外电场愈强、水分子数愈多,体系态密度(DOS)向低能端移动幅度愈大且最高分子占据轨道(HOMO)/最低分子空轨道(LUMO)能隙愈小.吸附能,DOS/LDOS,HOMO/LUMO及其能隙分析一致表明,第三层氮掺杂CNT吸附不同数目水分子体系的场发射性能最佳. 关键词: 氮掺杂 水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场发射  相似文献   
995.
We present the data from ultrahigh-resolution laser-excited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on a newly discovered noncentrosymmetric superconductor Mg10Ir19B16. We observed the evidences for the opening of superconducting gap where numerical fittings show that isotropic s-wave model can satisfactorily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spectra near the Fermi level. We also present the valence band photoemission spectrum and B K fluorescence spectrum to discuss the basic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Mg10Ir19B16.  相似文献   
996.
利用Nd: YAG脉冲激光在空气中烧蚀金属Cu靶,获得等离子体光谱;采用改变离焦量的方法,研究了离焦量的变化对谱线结构及谱线强度的影响;分析了离焦量分别为1mm、0mm和-2mm时,沿靶面法线方向不同空间距离处电子温度的演化规律;并对等离子体光谱的特性和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结果表明,谱线结构、谱线强度和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都与离焦量的变化密切相关,聚焦点在-2mm处CuⅠ谱线相对强度出现峰值,电子温度数值最大;聚焦点在-0.5mm和-1.0mm附近谱线相对强度遽然降低的现象是由于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光子的闭合轨道理论,我们研究了原子在两个平行镜面间两层电介质板(折射率分别为n1,n2)中的自发辐射率. 自发辐射率呈现出多周期的振荡结构。自发辐射率的傅立叶变换中的每一个峰和光子从原子出发到返回原子的一条闭合轨道相对应。结果表明自发辐射率和两层电介质的宽度和折射率有关。和只有一层电介质的辐射率比较,当两层电介质的折射率n1 和 n2 差别很小时, 两层电介质之间分界面的反射效应可以忽略;但是当二者的差别很大时,发射效应变得非常重要且自发辐射率中的振荡减弱。本文的结果为原子在不同电介质间的自发辐射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998.
污泥内层和外层胞外聚合物的三维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污泥LB-EPS和TB-EPS的荧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污泥LB-EPS和TB-EPS中都有三个明显的荧光峰,分别为Peak B(λex/λem=270~280 nm/345~360 nm),Peak C(λex/λem=330~340 nm/410~430 am)和Peak D(λex/λem=390 nm/450~470 nm).其中Peak B为类蛋白荧光(Protein-like)、Peak C为可见区类富里酸荧光(Visible fulvic-like)、Peak D为类腐殖酸荧光(Humic-like).从各荧光峰的荧光强度来分析,LB-EPS和TB-EPS中的主要成分都为类蛋白,然后依次为富里酸和腐殖酸.浓度和pH值对污泥LB-EPS和TB-EPS的三维荧光特性都有很大的影响,但影响程度略有区别,表明作为外层的胞外聚合物,LB-EPS表现出与TB-EPS不全相同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999.
外源水杨酸在影响植物活性氧代谢以及光合作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以野生型拟南芥和胁迫条件下内源水杨酸含量较高的cpr5突变体和内源水杨酸含量较低的eds-4突变体为材料,采用光谱分析和延迟荧光检测分析手段,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对三种拟南芥离体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实验发现100和300 μmol·L-1较低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对野生型拟南芥离体叶片,eds-4叶片的光合作用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cpr5叶片的光合会产生抑制,形成一种胁迫.500μmol·L-1较高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对三种拟南芥离体叶片均形成了一种胁迫,进而阻抑和降低了叶片的光合效能.DCF(dichloro fluorescein)标记活性氧检测了外源水杨酸作用下叶片活性氧产生量的变化,发现在500μmol·L-1外源水杨酸作用下60min内叶片组织中活性氧产生了明显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00.
Mechanism of terahertz (THz) pulse generation in gases irradiated by ultrashort laser pulses is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Quasi-static transverse currents produced by laser field ionization of gases and the longitudinal modulation in formed plasma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THz emission at the electron plasma frequency, as demonstrated by particle-in-cell simulations including field ionization. The THz field amplitude scaling with the laser amplitude within a large range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