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4篇
  免费   912篇
  国内免费   837篇
化学   484篇
晶体学   66篇
力学   3052篇
综合类   203篇
数学   2059篇
物理学   167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82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99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A backflow model of PSS process describing the continuous counter-current ion exchange column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results of simulation are in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considerably.  相似文献   
112.
本研究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技术处理循环伏安弱信号,通过研究苯酚、对苯二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共存体系循环伏安弱信号,表明CWT可以成功地识别出极弱信号中的指纹特征信息,并且经处理得到的对应的小波系数峰比原始信号更窄,更高,由此可以成功地确定弱峰的数目和位置。由循环伏安信号所得的结果,有力地证实CWT是循环伏安弱信号识别的有力工具,对于理解弱响应体系电化学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3.
连续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时间比法引入热动力学研究,建立了连续一级反应的热动力学研究法,并用来研究了一个连续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4.
115.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一种国内外不同品牌维生素C片的无损鉴别方法。采集了国内外8个品牌的维生素C片共计40个样本的近红外光谱数据,比较了完整样品以及粉末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连续小波变换技术消除背景干扰和基线漂移,基于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的变量筛选方法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波数点,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国内外不同品牌维生素C片进行鉴别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光谱存在着明显的背景干扰和基线漂移现象,且粉末样品的重现性要优于完整样品;单纯使用原始光谱无法辨别来自不同品牌的维生素C片;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有效消除背景干扰,提高模型鉴别能力;完整样品的鉴别准确率优于粉末样品,说明国内外不同品牌维生素C片主要成分基本一致,可能是辅剂和工艺上存在细微差异。通过结合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对国产以及进口不同品牌维生素C片的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16.
(110)晶面全择优取向Cu镀层的制备及其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添加剂聚乙二醇(PEG)、氯离子(Cl-)和电流密度对Cu的电沉积过程的影响, 着重探讨了制备(110)晶面全择优取向Cu镀层的电沉积条件及其形成机理. 循环伏安(CV)结果表明, PEG阻化Cu的电沉积, Cl-加快Cu的电沉积速率. XRD实验结果表明, PEG和Cl-在一定浓度范围有利于(110)晶面择优取向; 这两种不同特性的添加剂的协同作用可以制得(110)晶面全择优取向的较薄的Cu镀层; 所制备的全择优Cu镀层较稳定. 全择优取向Cu镀层形成的机理在于PEG和Cl-吸附过程联合起作用, 在不同晶粒的不同晶面进行选择吸附, 改变了晶面的生长速率及晶粒的快生长方向.  相似文献   
117.
激光窗口热效应和应力双折射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平板窗口在激光加热和内外压强差作用下对光束带来的附加相移,详细讨论了应力双折射部分的相移,计算了CaF2窗口的温升、应力、附加相移、远场Strehl比和退偏度等的分布。结果表明:窗口变形和折射率随温度变化是产生附加相移的主要原因,窗口的非均匀温升将导致光束质量下降,应力双折射部分的相移与窗口表面Miller指数有关,对入射光产生一定的退偏效应,从而影响光束质量。  相似文献   
118.
该文研究了一类推广的Dhombrs型函数方程,得到了这个方程的连续通解,并且部分回答了Kahlig P,Matkowska A,Matkowski J等人在1996年提出的一个公开问题.  相似文献   
119.
陈远茂  孙乃明  王琳 《光谱实验室》2013,30(5):2457-2459
采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Continuous Flow Analyzer,CFA),对泥炭中的全氮进行分析.方法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为99%-105%,测试速度是比色法测试速度的15-20倍,操作简便、准确度好,对氮化学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基于切口尖端附近区域位移场渐近展开,提出了分析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板切口奇异性的新方法.将位移场的渐近展开式的典型项代入弹性板的基本方程,得到关于正交各向异性板切口奇异性指数的一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特征值问题;再采用变量代换法,将非线性特征问题转化为线性特征问题,用插值矩阵法求解获得的正交各向异性板切口若干阶应力奇异性指数和相应特征函数.该法可由相应的特征角函数对板切口的平面应力和反平面奇异特征值加以区分,并将计算结果与现有结果对照,表明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