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6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化学   252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168篇
综合类   89篇
数学   916篇
物理学   4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聚合度为2-7的线型反式聚噻咯(1a-6a)与顺式聚噻咯(1b-6b)的电子结构和吸收光谱进行了比较计算。在获得基态稳定构型的基础上,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随后计算了各体系的电子吸收光谱。结果发现,随着聚合度的增大,顺式和反式聚噻咯的结构稳定性均增强,最大吸收波长均发生红移,并且顺式结构红移更明显。此研究为聚噻咯应用在空穴传输材料、导电材料、发光二极管等发光材料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2.
《工程热物理学报》2021,42(5):1119-1125
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冰储能过程中水的固-液相变行为和由此产生的自然对流现象的特征。特别地,本文着重研究了安装在冰储能器中的换热器周围的冻结行为和桥接过程对储能效率的影响。为了研究冻结行为和桥接过程中产生自然对流对储能效率的影响,改变了容器的高宽比,并采用椭圆形换热器以促进对流的形成。采用潜热与比热相结合的单域计算模型,分析了两椭圆形换热器在冻结过程中的水温分布特征、速度分布特征以及冻结率。研究发现容器内对流方向的趋势是由水的初始温度决定的,并且容器宽度越大,高度越高,冻结率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3.
从虚功原理出发,证明了薄板小挠度弯曲问题的功的互等定理,并由此推出了求解矩形薄板自然频率的公式.算例表明,该公式计算简便,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4.
沿垂等温平板的自然对流问题的近似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镒吾  袁解乾 《力学季刊》1995,16(3):262-266
本文用加权残值得到了沿垂等温平板的自然对流问题的近似解析解。和已有准确解的比较表明,在平板表面附近,近似解有很好的精度,而且速度场的精度比温度场更好一些。文末还对配域法的准收敛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5.
利用密度泛函(DFT)和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及高级电子耦合簇[CCSD(T)]和电子密度拓扑(AIM)方法, 对单重态和三重态CH2与CH2CO反应的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 在B3LYP/6-311+G(d,p)水平上优化了反应通道各驻点的几何构型. 在CCSD(T)/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各物种的单点能量, 并对总能量进行了校正. 计算表明, 单重态CH2与CH2CO的C—H键可发生插入反应, 与C=C、C=O可发生加成反应, 存在三条反应通道, 产物为CO和C2H4, 从能量变化和反应速控步骤能垒两方面考虑, 反应II更容易发生. 对反应通道中的关键点进行了自然键轨道及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三重态CH2与CH2CO的反应存在三条反应通道, 一条是与C-H键的插入反应, 另一条是三重态CH2与C=C发生加成反应, 产物为CO和三重态C2H4, 通道II势垒较低, 更容易发生. 最后一条涉及双自由基的反应活化能最大, 最难发生.  相似文献   
106.
3,6-二氨基-1,2,4,5-四嗪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DFT-B3LYP/6-31G(d)水平下,求得3,6-二氨基-1,2,4,5-四嗪二聚体势能面上3种优化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经基组叠加误差(BSSE)和零点能(ZPE)校正,求得分子间最大相互作用能为-38.88kJ/mol。电荷分布与转移分析表明,二子体系间的电荷转移很少,但接触点上氮原子和氢原子电荷变化比较大。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揭示了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对优化构型进行振动分析,并基于统计热力学求得200.0~800.0 K温度范围从单体形成二聚体的热力学性质变化,发现二聚主要由强氢键所贡献,二聚过程在较低温度或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相似文献   
107.
The geometries,electronic structure,IR spectrum and other properties of hydrogen interaction between 5-fluorouracil and glycine were studied at the B3LYP/6-31+G* level.Single point energy calculations were executed at the B3LYP/6-311++G** and B3LYP/aug-cc-pvdz levels,and natural bond orbital (NBO)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t the B3LYP/6-31+G* level.Finally,the hydrogen bonds were discussed via AIM electronic density topolog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08.
取代基对N—H…O=C氢键三聚体中氢键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P2方法研究了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探讨了氢键受体分子中不同取代基对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取代基对氢键三聚体中N-H…O=C氢键强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取代基为供电子基团,氢键键长r(H…O)缩短,氢键强度增强;取代基为吸电子基团,氢键键长r(H…O)伸长,氢键强度减弱.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N-H…O=C氢键强度越强,氢键中氢原子的正电荷越多,氧原子的负电荷越多,质子供体和受体分子间的电荷转移越多.供电子基团使N-H…O=C氢键中氧原子的孤对电子n(O)对N-H的反键轨道σ~*(N-H)的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增加,吸电子基团使这种二阶相互作用稳定化能减小.取代基对与其相近的N-H…O=C氢键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9.
在高精度计算方法G3和G3B3的基础上,比较了密度泛函理论(DFT)十几种方法对N—O键解离焓(BDE)相对于实验值的计算精度,发现用B3P86方法计算15种化合物N—O键的BDE,均方根误差最小,仅为6.36kJ·mol-1,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1.在此基础上,用该方法分别计算了非芳香化合物及芳香化合物的N—O键BDE.通过自然键轨道分析,发现部分N—O键的BDE与N—O键的键长、原子电荷密度及键级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此外,在B3P86方法的基础上预测了几种典型的杂环芳香化合物N—O键BDE值.  相似文献   
110.
 采用Lee-Tarver点火增长模型对单钨珠撞击带壳B炸药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所得到的不同尺寸钨珠引爆炸药的阈值速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数值模拟了双钨珠同时撞击带壳B炸药的过程,计算了破片引爆炸药的阈值速度,分析了炸药的点火增长过程。结果表明:双破片同时撞击炸药时,引爆阈值速度随着破片间距的增大呈抛物线规律增大;当破片间距较大且撞击速度略高于阈值速度、双破片同时撞击时,炸药内部爆轰波的初始形态随破片速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