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21篇
化学   751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利用INSTRON-1185型万能材料试验机在准静态加载环境下对不同密度的聚氨酯泡沫的抗压、抗拉及抗弯性能进行了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分析了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吸能特性随表观密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聚氨醋泡沫材料的杭压性能优于其杭拉性能,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吸能特性,且其吸能特性随密度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852.
以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和改性纳米TiO2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扩链剂和乙二胺(EDA)为小分子扩链剂,通过原位分散聚合方法制备了水性聚氨酯/纳米TiO2复合乳液。考察了改性纳米TiO2用量对复合乳液粘度、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乳液具有一定的紫外吸收能力和良好的抑菌作用,抑菌性能随纳米TiO2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853.
以氨丙基硅氧烷偶联剂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原料,合成了端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SN2),并将其作为扩链剂,制备了有机硅-聚氨酯(Si-PU)嵌段共聚物.考察了聚氨酯预聚体的加料比(rNCO/OH)、SN2与聚氨酯预聚体的加料比(rNH2/NCO)对Si-PU嵌段共聚物溶液流变行为及其膜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该Si-PU共聚物的异丙醇溶液呈现较低的表观黏度及牛顿特性;成膜时,有机硅链段向表面迁移;膜表面对水的接触角达110°以上,且随着有机硅链段含量的增高而增大;共聚物膜的24 h吸水率较低(<1.5 wt%);但当有机硅链段含量过高时,吸水率反而增高.  相似文献   
854.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离子选择电极膜中革除或减少外增塑剂的新膜基体,包括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羟基功能化的乙烯基树脂、聚氨酯、硅橡胶以及导电聚合物,对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传感器检测等进行了全面归纳与讨论.指出该类革除外增塑剂的传感膜不仅避免了增塑剂的泄漏及其对生物样品的污染,而且较传统增塑聚氯乙烯(PVC)膜扩散系数降低了约3个数量级,有利于抑制过膜离子流,使其检测下限较传统增塑PVC下降了5个数量级,且选择系数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另外,该类传感膜材料由于与固体支撑材料间优良的粘附性保证了电极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微型化固态电极中.以这类传感膜构建的电位型离子传感器将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环境监测、食品卫生,尤其是在医疗诊断、生物物质检测中展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5.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聚氨酯硬段,通过原位聚合使聚合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发泡,制备了用作骨组织工程材料的羟基磷灰石/脂肪族聚氨酯多孔支架.系统考察了不同组成配方,即羟基磷灰石(HA)含量、发泡剂含量以及聚氨酯(PU)软硬段的比例对三维支架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微观孔隙结构等的影响,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肌肉植入初步评价了该复合...  相似文献   
856.
水性聚氨酯硬段含量对其氢键相互作用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作为硬段,合成了水性聚氨酯。 研究了硬段含量(质量分数)对乳液稳定性、膜耐热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 当硬段质量分数低于26%时,乳液贮存稳定性较差。 随着硬段含量增加,聚氨酯膜拉伸强度迅速增加,断裂伸长率略有降低;红外光谱显示,自由的N-H伸缩振动峰强度减弱,氢键化N-H的振动峰强度增加;同时C=O伸缩振动峰整体向低波数方向移动,C=O伸缩振动峰峰形有明显的变化;DSC测试在50~125 ℃出现明显的氢键解离现象,吸热峰增强,证实了氢键作用力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 TG测试表明,水性聚氨酯硬段和软段分步解离,随着硬段含量的增加,硬段分解温度降低,水性聚氨酯耐热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857.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聚氧化丙烯二醇(PPG)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NCO封端的水性聚氨酯(PU)预聚体,与自制的丝素蛋白(SF)水溶液混合进行交联反应,制备出丝素蛋白-聚氨酯(SF-PU)水凝胶。研究了SF-PU水凝胶的合成工艺,对SF-PU水凝胶进行了红外和电镜表征及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858.
本文根据两步反应机理,建立了2维非稳态燃料阴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体在多孔介质内扩散系数的变化.应用该模型模拟了来流速度对阴燃速度及平均最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阴燃传播速度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风速为0.2 cm/s时,阴燃速度达到最大值0.0093 cm/s,而后随着风速的增大阴燃速度逐渐降低直至熄灭;来流速度对阴燃最高温度影响不大.同时还模拟了氧气浓度的影响、燃料阴燃中气体组分和固体成分的变化以及温度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59.
聚氨酯弹性体的摩擦性能在诸如船舶、汽车、生物医用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通过化学修饰策略实现该类材料摩擦性能的精细设计,仍具有十分迫切的研究需求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工作以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与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为原料,通过调节1,4-丁二醇与三羟甲基丙烷两种扩链交联剂的混合比例,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具备不同交联度的PPDI基聚氨酯弹性体。 其中,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光谱(FTIR-ATR)、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表征结果表明,聚氨酯弹性体中硬段和软段的结晶度随交联度的提升均呈下降趋势。 同时,力学测试表明,材料的弹性模量随之降低,而PPDI基聚氨酯弹性体摩擦系数则明显增大。 此外,滞后回环曲线表明,交联度的改变影响了PP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阻尼特性,而聚氨酯弹性体阻尼的差异在其摩擦性能对速率的依赖关系中则有所体现。 本工作由此提出,利用不同交联度下PPDI基聚氨酯中软硬段结晶度的变化,在对材料弹性模量和损耗模量进行可控调节的同时,能够实现对其摩擦性能的改变,为PPDI基聚氨酯弹性体的摩擦性能调控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60.
采用以磺酸基为末端基的聚氧乙烯(PEO)接枝聚醚氨酯和氨基酸反应,将赖氨酸(Lys)和酪氨酸(Tyr)通过PEO为"间隔臂"固定在聚醚氨酯上,制备了氨基酸和PEO复合修饰的聚醚氨酯PEU-g-PEO-SO2Lys和PEU-g-PEO-SO2Tyr.通过血小板粘附试验对材料的体外抗凝血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具有选择性吸附纤溶酶原功能的赖氨酸和PEO复合修饰聚氨酯,不仅减少了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量,而且减少了材料表面血栓的形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