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7篇
  免费   2474篇
  国内免费   1018篇
化学   2522篇
晶体学   76篇
力学   1840篇
综合类   151篇
数学   712篇
物理学   6478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316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641篇
  2013年   573篇
  2012年   586篇
  2011年   677篇
  2010年   594篇
  2009年   618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505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84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9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原子相干效应条件下,场与原子之间的相干耦合过程不仅导致原子能态发生相干叠加,同时也会使与之作用场的光场特性发生变化。我们对电磁感应透明(EIT)介质中量子化光场的噪声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和理论结果均表明,在光场与原子发生相干作用过程中,由于EIT过程的吸收减小,色散增强效应,导致作用场的位相噪声被转化为输出场的强度噪声,因而使输出场的强度噪声由三部分所决定,输入光场的强度噪声、位相噪声以及由原子而引入的额外噪声。并分析了噪声随探测光失谐、分析频率等的变化关系以及总噪声谱不对称的原因,实验与理论结果定性吻合。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直接数值模拟对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中颗粒对湍流的变动作用进行了研究.颗粒相的体积分数很小而质量载荷足够大,以至于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重点考虑颗粒与湍流间能量的交换。颗粒对湍流的反向作用使得湍动能的耗散率增强,以至于湍动能的衰减速率增大.湍动能的衰减速率随颗粒惯性的增大而增大。三维湍动能谱显示,颗粒对湍动能的影响在不同的尺度上是不均匀的。在低波数段,流体带动颗粒,而高波数段则相反.  相似文献   
83.
许心光  邵耀鹏等 《物理学报》2002,51(10):2266-2269
在KNSBN:Ce晶体中,利用二波耦合作用,在单一光束无法获得相位共轭光的条件下,实现了“猫”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光输出,获得较高的共轭光发射率,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的二波耦合作用可以使晶体的自抽运相位共轭光的阈值光强降低。入射光的入射角范围增大,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84.
孪晶型阻尼材料已被实际应用,(011)孪晶通过fcc-fct马氏体相变形成,而γMn基合金中,马氏体相变又与合金的反铁磁转变密切相关.因此研究γMn基孪晶型阻尼材料,无疑必须探讨反铁磁转变与一级马氏体相变的之间关系,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转变对孪晶形成的作用.本文通对富锰的γMn基合金(Mn-Cu,Mn-Fe,Mn-Ni)的内耗和模量的测量,研究这二类相变在不同材料,不同成分合金中的耦合的机制,以及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相变对孪晶形成的作用.结果显示,马氏体相变和反铁磁转变耦合或马氏体相变与孪晶阻尼峰耦合都可以获得材料的高阻尼性能.当锰含量较高时,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相变发生耦合,或马氏体相变内耗与孪晶内耗叠加,在室温附近形成高内耗阻尼;当锰含量较低时,马氏体相变温度降到室温以下,反铁磁转变形成的微孪晶亦能产生内耗阻尼峰.  相似文献   
8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彩涂前处理表面调整转化层中Ti、Ni含量及钝化膜中Cr含量.以表征表面调整转化层厚度及钝化膜厚度,采用本方法准确度高、快速简便,经试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6.
由不同取向差的纯Al双晶的内耗实验观察到,不同类型晶界的弛豫参量有明屁差别。用耦合模型对内耗数据的分析表明,小角度晶界内耗的基本机制是位错攀移,而大角度晶界内耗的基本机制是晶界扩散。在此基础上,对多晶中晶界内耗的一些特征也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87.
舒瑜  张建民  徐可为 《物理学报》2006,55(8):4103-4110
采用改进分析型嵌入原子法计算了Pt(110)表面自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当Pt吸附原子位于Pt(110)表面第一层原子的二重对称洞位上0.11nm时最稳定.Pt吸附原子的最佳迁移路径是由一个二重对称洞位沿密排方向迁移到最近邻的另一个二重对称洞位.在吸附原子远离表面的过程中,将依次经过排斥、过渡和吸引等三个区域.在排斥区和过渡区,由于吸附原子与表面原子间强的相互作用势,吸附原子的能量和法向力的形貌图均为(110)面原子排列的复形,与对势理论和嵌入原子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在吸引区,由于多体相互作用及晶体中原子 关键词: 金属表面 自吸附 能量 力  相似文献   
88.
进一步推广了描述纤芯不同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模理论,用于解释被布拉格光栅破坏的两纤芯不同光纤耦合器的耦合现象,理论分析的结果与已报道的实验结果相符,与单独的布拉格光栅所起的反射作用不同,这里布拉格光栅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引入了强烈的色散,在光栅的频谱范围内使耦合器不再同步,在被布拉格光栅破坏的光纤耦合器的选择性频谱中,其边缘部分出现非常弱的波动,而在其阻带内出现非常强的凹陷。  相似文献   
89.
红外耦合光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目标模拟器由红外目标图像发生器和投影光学系统组成。该红外光学系统是一个要求与2个导引光学系统的光学技术参数相匹配的长焦距、大视场和具有像方远心光路的中红外光学系统。叙述用于红外目标模拟器的红外耦合光学系统的设计原理,提出它与导引光学系统一起可组成放大倍率M=4.5×的红外投影光学系统,并指出IR CRT产生的图像通过红外投影光学系统可成像在导引接收器上。针对给出的红外耦合光学系统的设计特点和技术要求,光学材料选取硅(Si) 锗(Ge) 硅(Si),采用简单的柯克三片式结构完成光学系统设计。设计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光学性能和成像质量均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0.
《物理实验》2006,26(8):F0004-F0004
特别推荐 LEM-2型洛仑兹力演示、电子比荷测定仪 LEM-2型洛仑兹力演示、电子比荷测定仪(彩照一)的早期产品为153W-2型洛仑兹力演示仪(彩照二).是东南大学物理系马文蔚教授、潘人培教授于1978年和某电子管厂合作开发生产的,并于1981年通过鉴定,彩照二的仪器为1983年的产品,目前东南大学物理系仍在使用,且电子柬轨迹仍清晰明亮。现经潘人培教授在153W-2型仪器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可同时用于测量电子比荷仪器的主要特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