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98篇
  免费   3220篇
  国内免费   12618篇
化学   28010篇
晶体学   517篇
力学   1117篇
综合类   702篇
数学   3732篇
物理学   7258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875篇
  2022年   959篇
  2021年   1023篇
  2020年   886篇
  2019年   1196篇
  2018年   753篇
  2017年   1094篇
  2016年   1237篇
  2015年   1319篇
  2014年   1951篇
  2013年   2115篇
  2012年   2196篇
  2011年   2079篇
  2010年   2023篇
  2009年   2177篇
  2008年   2540篇
  2007年   2366篇
  2006年   2589篇
  2005年   2251篇
  2004年   2464篇
  2003年   1486篇
  2002年   639篇
  2001年   613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744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185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294篇
  1992年   318篇
  1991年   321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180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41.
A novel saponin was isolated from the transformed products of ginsenoside Rh1 by Bacillus subtilis.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to be 3-O-β-D-glucopyranosyl-6-O-β-D-glucopyranosyl-20 (S)-protopanaxatriol on the basis of the spectral data.  相似文献   
942.
本文报道了十种希土元素与3,5-二硝基水扬酸、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元素和化学分析测定了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分析、磁化率、X射线粉天衍射等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3.
κ-卡拉胶热可逆凝胶的非遍历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散射斑纹(speckle)技术,即散射光强涨落法,研究了κ-卡拉胶(KC)热可逆凝胶的非遍历行为.证明了非遍历性的存在,并研究了浓度、温度等条件对该非遍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物理凝胶存在非遍历性,并随KC浓度增加,凝胶非遍历性增大;随温度升高,凝胶非遍历性逐渐减小,直至消失.  相似文献   
944.
RE(III)与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热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与轻稀土硝酸盐反应,合成了7种新的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化学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确定了其组成为RE(C10H9N2O4)(C10H8N2O4)·nH2O(RE=La、Ce、Pr、Nd、Sm、Eu、Gd),用红外、紫外、荧光光谱分析对以上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微热量计测定了稀土芳酰腙配合物的溶解焓,发现其溶解焓数据不随稀土原子序数单调变化,而呈转折变化,可认为呈稀土的四分组现象的前两组.  相似文献   
945.
The Raman spectra and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a (SERS) of leucine and isoleucine adsorbed on core-shell Au/Ag nanoparticles were obtained and assigned, and the different Raman peaks resulting from different vibrational models of the isomers忆groups were analysed. In Raman spectra, the leucine’s (ω(CH3)) is at 962, 945, 924 cm-1, (δas(CH3)) at 1408, 1454 cm-1; corresponding values for isoleucine are, 922 cm-1 and 1448, 1420, 1394 cm-1, respectwely. The difference in the peak positions of corresponding groups between leucine and isoleucine is more apparent in the SERS at acidic and basic condi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ucine and isoleucine’s concentration and SERS was interpreted preliminarily and the adsorption model on the core-shell Au/Ag nanoparticle surface was speculated.  相似文献   
946.
刘全忠  谢南生 《有机化学》2006,26(11):1553-1556
合成了一类光学纯的7,7′-二取代联二萘酚, 并将其用在乙基锌对醛的对映选择性加成, 以54%~88%的产率和最高88%的对映选择性得到了光学活性的1-苯基-1-丙醇.  相似文献   
947.
应用薄层色谱法(TLC)使对硫膦中的主成分,o,o'-二甲基-对硝基苯基硫代膦酸酯(DMNPTP),与以杂质共存的二硝基与邻硝基衍生物分离.TLC法中用硅胶(G254)作吸附剂,用石油醚与乙酸乙酯(8 2)的混合物作为展开溶剂,经TCL分离后,用刀片将样品(含DMNPTP)的色谱带括下,经蒸发除去有机溶剂,用硝酸-高氯酸加热消化并蒸发至干后,用硝酸溶解残渣.此时,溶液中原来以DMNPTP存在的化合物已转化为正磷酸盐,随即用磷钒钼杂多酸光度法测定其磷含量,测定波长为其吸收峰450 nm,由测定值换算为DMNPTP的含量.  相似文献   
948.
5-羟色胺诱导胃底平滑肌细胞钙火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自行合成的胞浆特异性Ca2+荧光探针STDIn-AM标记胃底平滑肌细胞, 采用激光共聚焦线扫描技术, 首次研究了5-羟色胺诱导胃底平滑肌细胞内钙释放的最基本单位钙火花现象, 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表明5-HT与存在于胃底平滑肌质膜上的5-HT2受体结合而使之激活, 激活后的5-HT2受体通过Gq/Ⅱ蛋白介导的IP3/Ca2+和DG/PKC双信使途径调节钙池内钙释放, 内钙释放导致钙池耗竭随即又会促发胞外Ca2+内流;同时, 激活的5-HTM2受体又直接引起细胞膜去极化, 从而激动L型钙通道促发外钙内流. 这两种因素促发的胞外Ca2+内流, 随即激活质膜附近SR上的ryanodine受体开启单个或多个RyR受体Ca2+通道, 从而引起局部内钙释放, 形成钙火花.  相似文献   
949.
研制了光纤-光学传感-药物溶出监测仪并应用于复方氯唑沙宗片的实时-原位体外溶出度.分支光纤的一端与光源相接,另一端与检测器连接,其公共端部探头浸入于盛于溶出杯中的溶解液中.借联机的计算机进行数据记录及处理,对复方氯唑沙宗片的组分对乙酰氨基酚和氯唑沙宗的回收率在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进行了试验,结果依次为98.3%,102.3%和103.1%及108.6%,98.7%和97.7%,其相应的RSD值为1.0%,1.4%和0.4%及1.7%,1.6%及1.3%.应用此监测仪对药片的溶出全过程进行了监控,并显示了药物的溶解曲线,相关的溶出参数可随时提取.试验证明,使用该仪器可获得药物溶出全过程的真实情况的信息.  相似文献   
950.
基于固定化的三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技术具有诸如节省昂贵的发光试剂、简化实验装置而易于微型化等优势,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而硅的溶胶凝胶由于其易于掺杂和良好的成膜性能,为制备功能化材料提供了很好的方法。我们合成了羧酸衍生化的三联吡啶钌;然后,利用酰胺化反应,和(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得到硅烷化的三联吡啶钌衍生物;此衍生物和原硅酸四乙脂混合,通过酸催化水解制备得到溶胶凝胶。进而,利用旋涂技术,将所得溶胶凝胶涂在铟锡氧化物电极上,制得修饰电极。修饰电极利用多种技术进行表征,最后考察了其电化学、电化学发光的性能。我们所制得的修饰电极较为稳定,有很好的电化学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