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340篇
化学   527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348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105篇
物理学   44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本文对市售典型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根据毛细管渗透原理,测试碳纤维的润湿性能。对处理前后的碳纤维表面进行红外光谱、SEM、Zeta电位分析,结果发现,碳纤维的表面状况、分散剂粘度和Zeta电位是影响其在浆液中分散的主要因素。初步探讨了碳纤维在浆液中分散的机理,为合成燃料电池电极扩散层碳纸的功能性添加剂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制备性能良好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扩散层基底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2.
宁坤奇  张卓  张锴  郑百林 《力学季刊》2022,43(2):299-316
目前先进航空发动机的风扇叶片均采用复合材料结构,为了研究其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冲击损伤,即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受到高速冲击后的损伤与破坏过程,对其准静态下的正交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和失效准则进行修正,建立了应变率相关的三维动态本构及损伤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材料模量、强度和断裂韧性与应变率的相关性,并采用基于断裂韧性的渐进损伤模式对刚度进行折减来控制破坏过程.开展了不同应变率下的动态试验,得到基体方向拉伸与剪切的动态响应数据,拟合得到相应的动态修正因子.将该模型结合修正因子植入数值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率相关本构及损伤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层合板受冲击过程的损伤和破坏,与试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3.
生物可降解高吸水性非织造布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聚丙烯酸接枝淀粉浆液,在PVA非织造布上形成吸水树脂,从而得到高吸水性非织造布。对接枝单体的比例、交联条件、浸轧量及非织造布规格等因素对高吸水非织造布吸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了并测定了其生物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64.
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2 5℃、0 .5mol/LNaCl水溶液中 ,测定了 40种水解聚丙烯酰胺样品的特性粘数 ,求出了Mark -Houwink方程常数K、α值。在水解度 2~ 40 %之间 ,发现K、α对水解度具有强烈的依赖性 ,并且特征粘数与水解度的平方根成直线关系。利用本文所求的 K、α值预测本研究的水解聚丙烯酰胺样品分子量 ,其误差在± 8%之间 ;而对文献数据进行处理 ,其平均误差为 11.12 %。  相似文献   
65.
高聚物PMMA的受力变形行为与粘弹-塑性本构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聚物PMMA实验测定了不同(T,ε)的单轴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应力促进热激活塑性变形的活化粘壶理论和塑性变形的发展规律。提出由SLS或MS与活化粘壶作串联耦合的粘弹-塑性本构理论模型,给出了微分和积分形式的本构方程组,用于拟合求解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获得良好吻合的结果。详细讨论了PMMA在加载过程中的受力变形行为,包括起始加载的粘弹性变形,ε_v和ε_p的互相挤占,屈服点,以及屈服后应变软化和硬化的抗衡过程。对应变软化-硬化效应提出一种新的起因于粘弹变形内禀滞后效应的理论解释,并定名为粘弹软化-强化效应。对所包含的粘弹变形成分,从E_v的移位因子和归一化应力-应变主曲线两方面,讨论了可能存在的率温等效关系。  相似文献   
66.
窄带光纤光栅的写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国  郑建成 《光子学报》1998,27(8):711-713
改进相位掩模法写入光栅的装置,提高其机械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不仅提高了光纤光栅的反射率,而且降低了带宽,特别是能在国产的光敏光纤上写出了大于99%反射率和小于02nm带宽的高质量的光纤光栅.这种光栅特别适用于光纤光栅传感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7.
6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相干控制这个新兴领域发展的动态,特别是在半导体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THz辐射的产生和控制,载流子布居的相干控制,光电流大小和方向的控制等的原理和实验技术。  相似文献   
69.
 采用连续介质力学基唯象模型模拟分析了钽的平板撞击层裂行为。该模型包括了材料的非线性弹性(状态方程)、率相关塑性和孔洞的形核及生长等多种效应,并且采用一种对角隐式Runge-Kutta方法来求解本构率方程组,提高了热粘塑性本构关系计算的稳定性及精度。将数值模拟结果和相关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样品中的拉应力峰值明显高于材料层裂强度的实验(中、高速平板撞击实验),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估能力,但对于临界层裂问题(低速平板撞击实验),该模型对材料损伤与失效过程的描述可能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0.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具有双参量测量功能的光纤布喇格光栅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了特殊的结构,安装了两个不同中心波长的光纤布喇格光栅,可以实现两曲面之间狭小间隙的微小位移和温度的同时测量.实验表明,该传感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位移测量误差不超过±10 μm,温度测量误差不超过±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