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9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333篇
化学   444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1793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57篇
物理学   64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Cr掺杂对K2La2Ti3O10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层状钙钛矿结构的K2La2Ti3O10及Cr掺杂的K2La2Ti3O10,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K2La2Ti3O10及Cr掺杂K2La2Ti3O10进行了表征。以I-为电子给体、分别在紫外和可见光辐射下研究了K2La2Ti3O10及Cr掺杂K2La2Ti3O10光催化分解水的产氢活性。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Cr掺杂对K2La2Ti3O10半导体能带结构和态密度的影响,从电子结构的变化揭示了掺杂引起光催化活性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Cr的掺入能够改善和提高K2La2Ti3O10的光解水的产氢活性;Cr改善和提高K2La2Ti3O10的光解水的产氢活性存在一个最佳的掺杂浓度;当Cr与Ti的物质量的比为0.02∶1时,紫外光催化分解水产氢速率为1 500 μmol·L-1·h-1,可见光催化分解水产氢速率为83.6 μmol·L-1·h-1,分别为K2La2Ti3O10掺杂改性前产氢速率的26和5倍。  相似文献   
32.
纳秒强激光场中苯电离产生高价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5 ns脉冲Nd-YAG 532 nm的激光,在1010~1011 W•cm-2的光场强度下,利用飞行时间质谱对He、 N2、Ar载气条件下苯的激光电离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当利用氩作为载气时,除观察到C2+、C2H2+、C3H3+、C6H6+离子外,还观察到很强的Cq+(q=1~3)高价离子.这些离子都有很高的平动能, C2+的最可几平动能为12.9 eV, C3+为37.5 eV.通过改变载气种类和压力及在不同光场强度条件下的实验,可以认为这些高价离子来源于含苯团簇的库仑爆炸过程.  相似文献   
33.
以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合成的具有萤石结构的Ce0.8Gd0.2O1.9(CGO)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用初湿浸润法制备了负载型Pt催化剂.纯异辛烷的重整反应结果显示,600和800℃焙烧的催化剂达到了热力学平衡转化,1000℃焙烧会导致Pt的聚集和氧化物的严重烧结,因而催化剂活性较差.抗硫测试表明,800℃焙烧的催化剂抗硫性能最好,在300μg/g硫存在下,100h内异辛烷均接近完全转化;在500μg/g硫存在下催化剂仍表现出良好抗硫性能.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分析结果显示.800℃焙烧时Pt与CGO载体间的相互作用最强,同时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这是催化剂具有抗硫性能并且抗硫作用持久的根本原因.反应条件下噻吩硫完全转化成H2S,硫的转化可能是通过氧化-还原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34.
电爆炸箔断路开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金属箔电爆炸过程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对含电爆炸金属箔断路开关的电感储能脉冲功率调节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以此为基础,研制出了一种低电感型的电爆炸箔断路开关,并以4μF/75kV脉冲电容器组作为初级能源,13Ω电阻作为负载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负载上可获得约250kV,脉宽大于400ns的脉冲电压。  相似文献   
35.
经中国力学学会批准,第九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计划于2012年7月底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实验室承办。会议旨在对爆炸力学有关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开展交流和讨论,以便更好地促进本学科的发展,主要包括下列11个专题的内容,望广大从事爆炸力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6.
在野外条件下开展了不同爆炸荷载条件下沉箱重力式码头模型毁伤效应实验,得到了沉箱重力式码头模型在1 kg TNT当量空中爆炸、水下爆炸以及结构内部爆炸后的毁伤模式,并针对不同毁伤模式给出了相应的抢修建议。实验结果表明:空中爆炸荷载下码头仅面板局部破坏形成爆坑;水下爆炸荷载下码头迎爆面及相近区域形成大量裂缝;结构内部爆炸荷载下码头仓格大变形破坏且中间面板被掀飞;从横向对比来看,在相同爆炸当量下空中爆炸荷载下码头毁伤程度最小,结构内部爆炸荷载下码头毁伤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37.
基于之前提出的一种含熵变项的特征线法,通过控制非等熵流中的能量释放来刻画铝粉燃烧的影响,结合简单Chapman-Jouguet模型和JWL-Miller状态方程,计算了柱形含铝炸药水下爆炸的近场参数。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发现这种特征线法可以较好地预测近场冲击波的传播迹线、爆轰产物的膨胀轨迹以及内部压缩波的反射过程。结果表明,这种特征线法可用于含铝炸药水下爆炸的近场计算,进一步可用于评估含铝炸药性能或计算水下能量输出。  相似文献   
38.
以正戊烷云雾为研究对象,进行预点火湍流对云雾爆炸参数影响规律的实验研究。首先通过不同气动压力进行喷雾,获得平均特征直径(SMD)分别为 21.21、14.51 和 8.64 μm 的正戊烷云雾,并得到不同气动压力预点火的湍流均方根速度;随后在 20 L 云雾爆炸参数测量系统中实验获得预点火湍流对正戊烷云雾蒸发速率、爆炸超压峰值、压力上升速率和火焰传播延迟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 对于圆柱形罐体对称式双喷头分散系统,流场环境可近似认定为零平均速率湍流场;在0.4、0.6和0.8 MPa的气动压力喷雾50 ms的分散作用下,在100~250 ms内,湍流均方根速度在1.0~6.2 m/s范围内,平均湍流积分尺度在40~72 mm范围内,湍流最大湍流尺度的雷诺数在8 000~15 000范围内,柯尔莫哥洛夫微尺度在0.03~0.1 mm范围内;(2) 对于较小的液滴群,随湍流强度的增加,液滴群的蒸发速率有更为明显的提升;(3) 对比云雾三种SMD,粒径8.64 μm的超压峰值与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湍流强度增长趋势更显著,并发生爆炸强度显著提升现象,即存在“转变区域”(transition range)现象;(4) 对于SMD在8~22 μm范围内,湍流均方根速度处于1.0~4.0 m/s时为火焰传播延迟时间的低增长阶段,湍流均方根速度处于4.0~6.2 m/s时为火焰传播延迟时间的高增长阶段,湍流强度与火焰传播延迟时间在相应的两个湍流强度阶段范围内呈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39.
为了研究惰性气体(氮气及二氧化碳)对合成气爆炸特性的影响,利用20 L球形爆炸仪器,开展不同体积分数氮气与二氧化碳作用下不同当量比合成气的爆炸实验,从爆炸峰值压力、爆炸压力到达峰值时间、爆炸指数方面分析惰性气体对合成气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惰性气体体积分数的增加会降低合成气的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推迟爆炸压力到达峰值的时间;在相同体积分数下,CO2比N2能更有效地降低合成气的爆炸峰值压力和爆炸指数,减小爆炸反应的剧烈程度,CO2在抑制合成气爆炸方面比N2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0.
考虑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formed projectile,EFP)变截面的特性,基于流体力学Bernoulli方程和绝热剪切理论,改进了EFP垂直侵彻装甲钢板靶后破片质量模型,结合已有的试验数据和数值仿真方法检验了改进后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靶板厚度和EFP着靶速度对靶板和EFP产生的靶后破片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相比于改进前的模型,改进后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解释靶板和EFP产生的靶后破片质量随靶板厚度和EFP着靶速度的变化规律;当EFP着靶速度为1 650 m/s时,随着靶板厚度从30 mm增大到70 mm,EFP变截面的特性对靶板和EFP产生靶后破片质量的影响不断增强;当靶板厚度为40 mm时,随着EFP着靶速度从1 650 m/s升高到1 860 m/s,EFP变截面的特性对靶板和EFP产生靶后破片质量的影响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