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9篇
  免费   1605篇
  国内免费   2728篇
化学   4252篇
晶体学   383篇
力学   1004篇
综合类   176篇
数学   322篇
物理学   4285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52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580篇
  2013年   446篇
  2012年   457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60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09篇
  2004年   422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216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04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61.
钙钛矿型LaNiO3、LaMnO3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混合硝酸盐分解法和柠檬酸络合法分别制取了单一钙铁矿型多晶粉末LaNiO_3和LaMnO_3. XRD分析表明LaNiO_3的形成经历了混合氧化物转化为LaNiO_3的同相反应; 而LaMnO_3晶相直接由无定形相转化而来。根据DTA、TG、IR分析两者的形成, NO_3~-离子都起了重要作用. 同时讨论了络合剂柠檬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2.
对已经商品化的Perkin-Elmer TMS-2型热机分析仪进行改进,用来测量聚合物材料的热释蠕变行为。按照7SCr分步加载的程序,用弯曲法测量了-83~300℃温度范围内低密度聚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松弛过程,并从TSCr谱上计算其相应的分子参数,实验结果与用扭转的TSCr方法所得结果相等,因此这是一种研究聚合物材料松弛行为的方便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3.
A purification method to remove the metal catalysts and impurity carbon materials from arc-discharge-grow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CNTs) has been developed. Microporous membrane and the oxidation in the air for the crude SWCNTs were used to eliminate the coexisting metal catalysts nanoparticles,carbon nanoparticles and amorphous carbon. Then we used the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to characterize the crude SWCNTs prepared by arc-discharge method and the purified SWCNTs. The Raman spectra and th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were also utilized to analyze the approach of our purification for SWCNTs. With this method the SWCNTs with the purity more than 95% could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64.
介绍6291型热变形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测试仪的温度校准和位移校准方法,对测试仪的一些常见故障,例如电源故障,主温度传感器故障,电加热系统控制单元故障及测试站的温度偏差较大等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5.
煤液化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减轻燃煤污染的有效途径[1].在煤液化工艺过程中,煤液化残渣的主体是由液化原料煤中未转化的煤有机体、无机矿物质以及外加的液化催化剂组成,是一种高炭、高灰和高硫的物质,在某些工艺中会占到液化原煤总量的30%左右,如此多的残渣量对液化过程的热效率和经济性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2].  相似文献   
166.
预处理条件对Ni-Ce-P非晶态合金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宗保宁  闵恩泽  朱永山 《化学学报》1991,49(11):1056-1061
采用真空骤冷技术制备了Ni82Ce0.31P17.7和Ni82P18非晶态合金。通过高压氢气中热处理, 使其粉化。DSC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少量Ce使Ni-P非晶态合金晶化温度提高160℃。用高压反应釜考察了氧化温度和氢还原温度对Ni-De-P非晶态合金本乙烯液相加氢活性的影响, 并对比了Ni-P和Ni-Ce-P的加氢活性, 活性测试的结果表明: 氧化、还原处理过程使Ni-Ce-P加氢活性显著增加, 最佳的预处理条件是240℃氧化1h, 300℃氢气还原2h; Ni-Ce-P加氢活性是Ni-P加氢活性的3-4倍, 用AES和XPS研究了氧化、还原过程中,Ni-Ce-P表面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7.
对叠氮苯甲酸与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晋熠  刘玲  芦昌盛  孟庆金 《有机化学》2003,23(11):1303-1305
合成了对叠氮苯甲酸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并利用红外、热重、核磁和紫外 等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表征与研究。包合后客体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有了明显的提 高,其分解温度提高了+115 ℃;此外还利用紫外光谱的数据计算了包合反应的平 衡常数,为(7933±192)L·mol~(-1)。  相似文献   
168.
稀土化合物的铝热法还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稀土铝合金的制备方法有混熔法(又称对掺法)、以铝为液态阴极的熔盐电解法和铝热还原法等三种。从能源和经济效益考虑,铝热还原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在适当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稀土收率,是一种较有发展前途的稀土铝合金制备方法。鲁化一等曾采用铝热还原法成功地制取了RE-ZL104合金,并已投入了工业生产。通常在铝合金中应用较多的是混合稀土,对单一稀土化合物的铝热还原法制备稀土铝合金的报道很少。本  相似文献   
169.
以硫醇为螯合剂,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两种层状硫代亚碲酸盐KAgTeS3 (1)和RbAgTeS3 (2). X射线单晶解析表明, 12是类质同晶化合物. 在晶体结构中, 银硫四面体通过共用顶点形成无限的平行链, 在相邻链中银硫四面体取向相反, 这些链与链由三角锥配位的碲互相连接形成阴离子层状结构, 阳离子在阴离子层间. 1的结晶学数据为: Mr=370.75, P21/c, a=0.73639(6) nm, b=1.06468(8) nm, c=0.85203(6) nm, β=106.4640(10)°, V=0.64062(8) nm3, Z=4, R(F)=4.44%, wR(F2)=11.66%. 2的结晶学数据: Mr=417.12, P21/c, a=0.75531(12) nm, b=1.07076(7) nm, c=0.8583(2) nm, β=106.497(6)°, V=0.66558(19) nm3, Z=4, R(F)=6.00%, wR(F2)=15.43%. DSC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研究表明, 这两种化合物为半导体, 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0.
BaFClxGBr1—X:Sm体系的热释发光及其归属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BaFClxBr1-x:Sm(0≤x≤1)体系热释发光的研究,发现前人对BaFX(X=Cl,Br)晶体热释发光的归属有误。结合多种技术的研究给出了正确的归属:BaFClxBr1-x:Sm的第一、二、三个热释峰分别归属于F(F^-),F(Cl^-)和F(Br^-)心;BaFX晶体的第一、二个热释峰分别归于F(F^-)和F(X^-)心。论证了结果的正确性,并分析了前人归属错误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