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9篇
  免费   667篇
  国内免费   784篇
化学   1029篇
晶体学   100篇
力学   615篇
综合类   94篇
数学   449篇
物理学   182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85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52.
粒径和流速对吸附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考察了吸附剂的粒径大小及动态循环时流速大小对吸附速率的影响,根据膜扩散限制和孔隙扩散限制的理论模型对其影响作了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53.
跳浓弛豫法研究钇与DBC-偶氮氯膦配位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从俊  杨波  郑丹 《大学化学》2003,18(2):49-52
推荐一个用跳浓弛豫法测定钇与DBC 偶氮氯膦配位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实验 ,该实验方法和原理简单 ,知识内容丰富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快速反应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基本概念的掌握  相似文献   
54.
为筛选更好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应用1H NMR的方法研究了石杉碱甲的一个类似物——石杉碱戊与乙酰胆碱酯酶的结合性质, 获得了加乙酰胆碱酯酶([配体]∶[蛋白]=1∶0.005)和不加酶时石杉碱戊部分质子的非选择性、单选择性和双选择性的自旋晶格弛豫速率. 加酶后质子的选择性弛豫速率变化较大, 在T=298 K时石杉碱戊的H-1a/H-1b质子对的分子运动相关时间τ1a,1b由不加酶时的27.7 ps变化到结合酶后的11.7 ns, H-2/H-3质子对的分子运动相关时间τ2,3由35.2 ps变化到9.46 ns, 由此得出石杉碱戊与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55.
磺酞豚分子是一类极其重要的低毒超高效除草剂,有着十分重要的用途.研究分子的空间结构对于了解分子的构效关系十分重要.最近,我们测定的一系列分子的晶体结构[‘-’1表明,分子1、2、3晶体结构的空间群分别为PZ;儿、Pz、Pz,说明晶体中分别有对称元素(对称面或者对称中心),分子以对映体的形式存在于晶体中.由于磺酸豚分子本身不存在手性原子,由此推断磺酷服分子在晶体中存在的对映异构体是由内旋转阻碍产生的,因而应是构象异构体.本项研究工作的目的是应用分子力学方法,计算阻碍内旋转的能垒,从而找出分子内旋转时的最低…  相似文献   
56.
甲醇的裂解产物为H_2与CO,故甲醇被视为一种方便、安全的贮氢材料,可作为汽油的代用燃料;其裂解气作为保护气氛可广泛应用于热处理工业。甲醇裂解有两种方法,高温热裂解(约930℃)与低温催化裂解(约300℃)由于低温催化裂解有诸多优点,在工业上的应用正在发展。  相似文献   
57.
在流动余辉装置上,研究了SO(c1∑-)的猝灭动力学过程.获得了SO2,O2,CO2,N2,He,CS2,CH3OH,C2H5OH,C3H7OH,C4H9OH,CH3COCH3,C6H6 CH2Cl2,CH2Br,CHCl3,CCl4等16种分子与SO(c1∑-)发生猝灭反应的速率常数.初步分析表明:醇类分子CnH2n+1OH(n=1,2,3,4)中的C-H键的数目与其对SO(c1∑-)的猝灭速率成正比;CO2,N2等非极性无机小分子对SO(c1∑-)的猝灭作用不明显,强极性分子SO2对SO(c1∑-)的猝灭作用较强.卤代烷烃中的卤素原子的大小对SO(c1∑-)的猝灭过程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而氯代烷烃中氯原子的个数与猝灭速率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8.
采用从头算方法在6-31G基组上研究了1,2-丁二烯到1,3-丁二烯异构化反应的反应机理.采用MP2方法对反应的活化位垒进行了相关能的校准.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是一个途经自由基中间体的分步过程;在MP2/6-31G//UHF/6-31G+ZPE基础上,对应于TS1和TS2的活化位垒分别为64.95×4.184kJ/mol和64.10×4.184kJ/mol.在统一统计理论的基础上,计算了该反应在温度为1100~1600K区间的热速率常数值,计算结果可很好地用Arrhenius公式表达为:k(T)=2.4×10~(13)exp(-62.8×4.184kJ/RT)s.理论的研究结果与实验很好地相吻合.  相似文献   
59.
潘慧云 《化学学报》1985,43(10):911-917
本文用WIGNER-KIRKWOOD微扰展开法来推导分子阻障内旋转配分函数的近似表示式,准确到h[2]项,所得公式只包含两个参量(即分子自由旋转配分函数Qf和势垒高度UO与kT之比值)并可用BESSEL函数来表示,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内旋转转动惯量较大,温度较高这一实用上最为重要的范围内,根据本文中所得公式,对任意的Qf值和U0/kT值,可直接算得阻障势能所产生的熵的修正值(Sir-Srir)/k,比用数值求解法较为简单而准确,如计及微扰展开的高次项,还可以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取得良好的数值结果。不仅如此,本文所得出的解析公式容易推广到多维运动的情况中去,因此较PITZER的数值求解法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本文研究了过渡金属氧化物Co3O4、NiCo2O4和MnO2与振动活性石墨复合后对氧阴极还原的催化作用。旋转盘-环电极的数据表明, 氧在该复合催化剂上的还原反应是一个包括异相催化分解的循环过程, 即氧主要在活性石墨上还原生成中间产物HO2^-, HO2^-又能在氧化物上催化分解, 产生的氧气重新在活性石墨上还原, 这样循环的最终结果生成了OH^-。氧化物分解HO2^-的速率越快, 则氧还原的总电子数越接近于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