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化学   130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69篇
综合类   37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38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岩石(煤)的碎胀与压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缪协兴  茅献彪 《实验力学》1997,12(3):394-400
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岩石(煤)的松散和压实试验方案及相应的实验设备,对兖州矿区岩(煤)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碎胀与压实特性研究,测定了岩石(煤)的碎胀系数、碎胀曲线、压实曲线和侧压曲线.  相似文献   
112.
本文根据不连续岩石梁的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无拉力岩石梁的力学解析模型。根据Freebody法及Castigliano定量导出了不连续梁各物理量的求解方程式。进而采用挠度增量δmax^i+1=δmax^i+Δδ↑-的逐次解析方法,求解了不连续梁的失稳问题,得出了与F.D.Wright的试验值相吻合的结果。探讨了不连续岩石梁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失稳特性。  相似文献   
113.
岩石结构面的表面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才初 《力学学报》1996,4(3):71-78
本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不同粗糙度和起伏度的岩石结构面的形态特征作了定量研究, 着重研究了结构面表面形态参数与基本形态特征参数的关系, 并研究了它们的采样效应。得到了一系列在建立表面形态参数与物理量相互关系时对合理选用表面形态参数有重要意义的结果, 并可为选取合理的采样间隔和最小采样长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4.
冷春玲  张英俏  计新 《物理学报》2015,64(18):184207-184207
提出了利用在一维传输线共振器中的破坏对称性的超导人造原子来制备χ型四比特纠缠态的方案. 方案中所用到的Δ型三能级人造原子不同于自然的原子, 它可以产生循环跃迁. 经过适当时间的相互作用和简单的操作, 可以得到想要制备的纠缠态. 由于人造原子的激发态和光子态被绝热消除, 所以该方案对于人造原子的自发辐射和传输线共振器的衰减是鲁棒的.  相似文献   
115.
为研究微损伤对非均匀材料宏观破坏的影响,建立了非均匀材料的三维微单元强度分布模型,在平均场模型和集团分担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建立了邻近单元加权分担模型;采用细观统计的方法建立了微观损伤造成宏观破坏的概率函数及跨尺度敏感性函数.结果表明:材料的损伤分数和名义应力越大,破坏集团之间的距离越近,宏观破坏概率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6.
A two-stage damage detec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and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d on a complicated spatial model structure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measurements. In the experiment,five known damage patterns,including 3 brace damage cases and 2 joint damage cases,were simulated by removing braces and weakening beam-column connections in the structure. The limited acceleration response data generated by hammer impact were used for system identification,and modal parameters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the eigensystem realization algorithm. In the first stage,the possible damaged locations are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damage index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tical model itself,and the extent of damage for those substructures identified at stage I is estimated in the second stage by using a second-order eigen-sensitivity approximation method.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test the two-stage method by using the real dynamic data of a complicated spatial model structure with limited sensors.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wo-stage approach is ableto detect the location of both damage cases,only the severity of brace damage cases can be assessed,and the reasonable analytical model is critical for successful damage detection.  相似文献   
117.
深水钢悬链线立管触地区疲劳实验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水钢悬链线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 SCR)触地区易发生疲劳破坏, 且疲劳寿命预测问题是 目前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的难点, 通过实验能更好地促进理论和数值研究. 因此在相关理论 研究基础上, 设计一套SCR触地区疲劳实验系统, 模拟实际工作状况, 考虑张力、弯曲、内 外压与管土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变化组合. 该实验系统为以后开展深水立管疲劳实验、研究SCR 触地区疲劳破坏机理以及准确预测SCR触地区的疲劳寿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8.
借鉴爆破工程经验,结合层内爆炸压裂实际,应用能量守恒原理,将液体炸药爆炸形成的冲击波能 量分为岩石破碎的表面能和岩石内部的应变能,结合岩石断裂理论建立了粉碎区内岩石破碎粒径的预测模 型。实例计算层内爆炸压裂形成的岩石颗粒直径为1.43mm。计算结果表明:液体炸药层内爆炸后形成的 岩石破碎颗粒与石油工业中水力压裂使用的支撑剂粒径相当,能够支撑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裂缝。  相似文献   
119.
冻土是多相复合材料,其内部含有很多孔洞,裂隙等缺隙,它的断裂破坏过程像岩石及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一样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胶结力裂纹模型来模拟冻土的断裂破坏过程.这种模型基于在裂纹尖端插入非线性界面元来模拟微裂纹区的胶结力(使裂纹闭合的力),裂纹扩展判据采用最大应变能释放率准则,同时编制程序对冻土Ⅰ-Ⅱ复合...  相似文献   
120.
尹志勇  陈小伟 《爆炸与冲击》2021,41(2):023302-1-023302-7
针对理想长杆侵彻,通过对长杆侵彻Alekseevskii-Tate模型近似解进行分析,指出单一的无量纲速度衰减系数α(deceleration index)不足以完全表征长杆高速侵彻的准定常阶段。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了2个无量纲特征参量:Johnson破坏数ΦJp和特征时间系数β,2个参量之间的关系为α=β/ΦJp。分析表明,ΦJp和β(或α和β)可实现对长杆高速侵彻准定常阶段的弹尾速度的完全表征;若再引入长杆弹相对临界速度vc*,则可完全表征长杆侵彻的准定常阶段。此外,还证明了α能够判定侵彻过程偏离定常状态的程度,并指出通过确定ΦJp和β(或α和β),可针对攻防需求对长杆弹侵彻设计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