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27篇
  免费   4316篇
  国内免费   2511篇
化学   2754篇
晶体学   197篇
力学   3057篇
综合类   340篇
数学   1213篇
物理学   14593篇
  2024年   157篇
  2023年   456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602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553篇
  2016年   587篇
  2015年   656篇
  2014年   1331篇
  2013年   858篇
  2012年   965篇
  2011年   1098篇
  2010年   1014篇
  2009年   1166篇
  2008年   1387篇
  2007年   941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778篇
  2004年   895篇
  2003年   956篇
  2002年   687篇
  2001年   636篇
  2000年   587篇
  1999年   441篇
  1998年   395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298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67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79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同轴双无衍射光的理论与实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赵斌 《光学学报》2003,23(12):460-1463
提出同轴双无衍射光的概念。如果两束汇聚角略有不同的同轴无衍射光同时存在,则它们相互之间叠加干涉后产生一种纵向呈周期变化的光场结构,这是一种新的光束空间分布,这种光束在横向仍是一种同心环光斑,可用于精密对准。而在不同纵向位置,这些同心环的强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周期性变化的。同轴双无衍射光的轴向周期性可用于沿光束传播方向的定位。文中提出了双环缝法、分段圆锥透镜法、正弦相位环光栅法等实现同轴双无衍射光的理论与实验方法,分析了同轴双无衍射光的横向与纵向传播的衍射光斑特性,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的结果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2.
在P(α,α′)πN反应的几种反应机制中研究N*(1440)激发,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的办法重现N*(1440)共振峰的位置, 我们在给定入射能量情况下模拟出末态各出射粒子的动量, 角分布情况. 计算结果可以在πN的不变质量谱中观察到明显的N*(1440)共振峰, 同时达里兹图中在πN系统能量平方为2100MeV2附近事件分布密集, 而别的组态却没有观察到这些情况, 这都说明了πN共振粒子N*(1440)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3.
We demonstrate that noise can be a benefit factor that enables us to hear weaker signals. We measured the hearing thresholds of subjects for pure tone in different noise lev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ure tone thresholds with noise of some levels are lower than that without noise. The largest down-shift of the threshold by noise among the examined subjects is 5.7 dB, and the smallest is 1.7 dB.  相似文献   
134.
介绍了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正常对撞模式下束流本底中的束流-气体相互作用的原理与效果.使用通用的模拟工具,研究了BEPCⅡ的束流-气体本底对设计中的BES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储存环上设置挡板后,探测器的本底在允许的范围之内.模拟结果对BEPCⅡ-BESⅢ的设计建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5.
自从2005年我国地质部门发布了对珠穆郎玛峰的最新测量高度为8844.43米之后,在一些期刊上相继见到有关于从地质力学角度讨论山到底可能"长"到多高的文章,并有断言:9000米是山的极限高度.笔者读后对其核心论述初觉不妥,既而经查阅资料后再研究,形成了颇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6.
 对含热传导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求解。采用傅里叶热传导计算热流、用热流连续条件计算单元间接触面的温度、用三角形传热法计算体单元表面的热流,考虑各向同性弹塑性流体材料模型、三项式物态方程和导热系数与状态的相关性,给出了傅里叶热传导、接触传热、热应力应变效应、以及混合物冲击压缩特性等算例。对混合物冲击温度的数值模拟表明,小颗粒混合物在冲击压缩过程中,颗粒间的温度有差别、稍有波动,并随时间趋向于一致,以至热平衡。  相似文献   
137.
Ag-Bi高温超导线材转变温度的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 Bi系银包套高温超导线材的电阻温度特性 ,用测电阻和电磁感应两种方法分别测量了材料的超导转变温度 ,电磁感应法测量曲线上台阶的出现表明材料中 Bi(2 2 2 3)和 Bi(2 2 12 )两相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8.
Correlations among multiple noise perturbations are considered in a sofiton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se perturbations lead to disintegration of soliton, their correlations play important roles and reinforce their effects.Furthermore, there is a limiting case among the multiple noise perturbations in the system, here their effect is the largest. Finally, the nonlinear gain and the narrow band filter are introduced to suppress these effects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39.
强激光通过反射镜、窗口等光学元件传输过程中,光学材料对激光会有微弱的吸收,由此引起光学元件的热畸变,影响传输效率和远场能量集中度。基于三维瞬态热传导方程和弹性应力-应变方程,研究了波长1.315μm非对称环形强激光束辐照下硅反射镜、白宝石窗口的温度、变形和应力的分布规律,特别研究了激光强度、激光输出时间、光束遮拦比、光强分布的空间梯度等对元件热效应的影响;还研究了波长3.8μm非对称空心矩形激光束辐照下氟玻璃窗口温度、变形和应力的分布规律。计算了变形对光束波前位相和光束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0.
提出了切伦科夫相关时间测量(CCT)中初始粒子在辐射体里产生的δ电子的干扰问题,以及降低干扰的方法. 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了北京τ-C工厂探测器初步设计中CCT的π/K分辨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