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7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453篇
化学   650篇
晶体学   33篇
力学   638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537篇
物理学   230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The H2(v,j) Ni(100) collision system has been studi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the surface sites and initial rovibrational states of the molecule on molecule-surface interactions, by a quasiclassical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method. Dissociative adsorption of an H2 molecule on the rigid Ni(100) surface is investigated at topologically different three sites of the surfac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molecule and Ni surface was described by a London-Eyring-Polani-Sato (LEPS) potential. Dissociative chemisorption probabilities of the H2(v, j) molecule on various sites of the surface are presented as a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energies between 0.001-1.0eV. The probabilities obtained at each collision site have unique behaviour. At lower collision energies, indirect processes enhance the reactivity, effects of the rotational excitations and impact sites on the reactivity are more pronounce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studies.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results and quantum effec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13.
符号空间的拟移位和Moebius带上的奇怪吸引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双边符号空间上的一种新的拟移位映射,得到了它与传统的移位映射拓扑共轭.类似Smale马蹄,对这种拟移位映射给出了一个模型,即在Moebius带上给出一类映射.同时刻划了这类映射的吸引子的结构及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4.
伯胺N1923萃淋树脂吸萃AgNO3的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伯胺N1923萃淋树脂的合成方法和此萃淋树在酸性体系中吸萃AgNO3性能及不同因素对其静态分配比的影响,通过多种方法确定其萃合物的组成为Ag(RNH2)2NO3并用红外光谱探讨了该萃淋树脂吸萃AgNO3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16.
一种“类耗散系统”中的“类Ⅴ型阵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类不连续不可逆保面积映象可以展示类似耗散的行为,因此可称其为“类耗散系统”.在一种类耗散系统中观察到了椭圆周期轨道及其周围的椭圆岛与映象不连续边界碰撞而消失的现象.周期轨道消失后,经过一系列过渡椭圆周期轨道之后,系统的行为由一个混沌类吸引子主导.在混沌类吸引子刚刚出现时,混沌时间序列呈现层流相与湍流相的无规交替.这一切都与不连续耗散系统中发生的Ⅴ型阵发的相应性质十分相似,因此可称为“类Ⅴ型阵发”.然而,当混沌类吸引子刚刚出现时,仅可以找到最后一个过渡椭圆岛的“遗迹”,并不存在它的“鬼魂”,因此类Ⅴ型阵发不遵从Ⅴ型阵发的特征标度规律.反之,混沌类吸引子的鬼魂却存在于最后一个过渡椭圆周期轨道的类瞬态过程中,因此在类Ⅴ型阵发导致混沌运动的临界点之前,由此“类瞬态混沌奇异集”中逃逸的规律就成为标志这一种临界现象的标度律.这与Ⅴ型阵发又根本不同. 关键词: 类耗散性 类混沌吸引子 类Ⅴ型阵发  相似文献   
17.
浅介混沌的概念 ,概述这一领域中近期的发展 ,并探讨其在物理中的几点应用 ,有助于实验演示非线性振荡中的分频与混沌现象  相似文献   
18.
乌骨鸡活性肽对体外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体系,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乌骨鸡活性肽I、Ⅱ37 ℃孵育,同时以肌肽为阳性对照,观察乌骨鸡活性肽对非酶糖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测定预定时间体外非酶糖基化体系的吸光度和荧光值计算乌骨鸡活性肽对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率和对非酶糖基化终产物生成的抑制率.结果表明乌骨鸡活性肽Ⅱ对体外非酶糖基化反应和非酶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遥感器CCD驱动器热设计及其在摄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丁延卫  卢锷 《光学技术》2003,29(2):172-173
CCD驱动器是航天成像遥感器摄像过程中的主要热源之一。防止CCD驱动器过热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重要方面。介绍了遥感器的工作模式和对CCD驱动器采取的热控制措施。通过热平衡试验,利用回归的方法,对CCD驱动器在摄像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热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估。CCD驱动器工作时升温速率在0.85℃/min左右,整个摄像过程中最高温度约为26℃,所实施的热控制措施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0.
Duffing-van der Pol振子随机分岔的全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伟  贺群  戎海武  方同 《物理学报》2003,52(6):1365-1371
应用广义胞映射方法研究了参激和外激共同作用的Duffing-van der Pol振子的随机分岔.以 系统参数通过某一临界值时,如果系统的随机吸引子或随机鞍的形态发生突然变化,则认为 系统发生随机分岔为定义,分析了参激强度和外激强度的变化对于随机分岔的影响.揭示了 随机分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系统的随机吸引子与系统的随机鞍碰撞产生的.分析表明,广义 胞映射方法是分析随机分岔的有力工具,这种全局分析方法可以清晰地给出随机分岔的发生 和发展. 关键词: 随机分岔 全局分析 广义胞映射方法 随机吸引子 随机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