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5篇
  免费   1207篇
  国内免费   512篇
化学   686篇
晶体学   55篇
力学   617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404篇
物理学   270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66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Many sets of the soliton and periodic travelling wave solutions for the quadratic χ^(2) nonlinear system are obtained by the Backlund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rial method. The property of the propagation for some travelling waves i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72.
萨宁  康晋锋  杨红  刘晓彦  张兴  韩汝琦 《物理学报》2006,55(3):1419-1423
研究了HfN/HfO2高K栅结构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晶体管(MOSFET)中,负 偏置-温度应力引起的阈值电压不稳定性(NBTI)特征.HfN/HfO2高K栅结构的等效 氧化层厚度(EOT)为1.3nm,内含原生缺陷密度较低.研究表明,由于所制备的HfN/HfO2 高K栅结构具有低的原生缺陷密度,因此在p-MOSFET器件中观察到的NBTI属HfN/HfO2高K栅结构的本征特征,而非工艺缺陷引起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该HfN/HfO2高K栅结构中观察到的NBTI与传统的SiO2基栅介质p-MOSFET器件中观察 到的NBTI具有类似的特征,可以被所谓的反应-扩散(R-D)模型表征: HfN/HfO2 栅结构p-MOSFET器件的NBTI效应的起源可以归为衬底注入空穴诱导的界面反应机理,即在负 偏置和温度应力作用下,从Si衬底注入的空穴诱导了Si衬底界面Si-H键断裂这一化学反应的 发生,并由此产生了Si陷阱在Si衬底界面的积累和H原子在介质层内部的扩散 ,这种Si陷阱的界面积累和H原子的扩散导致了器件NBTI效应的发生. 关键词: 高K栅介质 负偏置-温度不稳定性(NBTI) 反应-扩散(R-D)模型  相似文献   
73.
刘金明  刘三秋 《光子学报》1998,27(7):583-587
本文研究了存在Kerr介质的高Q腔中压缩相干态与级联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光子统计演化规律,讨论了光场参数、Kerr介质及相干振幅对平均光子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74.
张力学  张周恩 《合成化学》1998,6(3):235-237
以冰醋酸-六氢吡啶为催化剂,硅胶或氧化铝为载体,Meldrum酸与一系列醛酮在微波辐射下发生综合合反应,产率为22~97%。  相似文献   
75.
郑兵  陈铮 《光学学报》1996,16(11):1607-1611
提出了单层光学薄膜中薄膜与衬底反射光之间的双重干涉效应的理论,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双重干涉效应使薄膜-衬底体系的热致反射调制度高达80%,这一效应可望有极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徐杰  辛勤 《催化学报》1997,18(3):194-198
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沉淀介质,按不同方法制备了低碳醇合成用Cu-Co-Fe系催化剂,以乙醇为沉淀介质时,有利于提高生氏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产物中正构醇含量增加,且不服从Schulz-Flory方程分布方式,乙醇的存在,使沉淀体系中的杂质NaNO3不易洗脱,催化剂还原温度提高;高的NaNO3含量对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不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乙醇预处理可提高催化剂对CO的不可逆吸附能力,提高还原  相似文献   
77.
本文在恒定特丁醇质量分数x=0.10的条件下,应用电动势法测定了无液接界电池(A)和电池(B)的电动势:Pt,H_2(1.013×10~5Pa)HCl(m),tert.-C_(4)H_9OH(x),H_2O(1-x)AgCl-Ag(A)Pt,H_2(1.013×10~5Pa)|HCI(m_A),NaCl(m_B),tert,-C_4H_9OH(x),H_2O(1-x)|AgCl-Ag(B)根据电池(A)电动势确定了混合溶剂中的Ag-AgCl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讨论了HCl的迁移性质;利用电池(B)的电动势计算了HCl在该体系中的活度系数γ_A,结果表明,在恒定总离子强度下,HCl的活度系数服从Harned规则.计算了HCl的一级、二级和总介质效应.  相似文献   
78.
本文用流通池介质交换差示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在盐酸介质中富集,而以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有效地分离了酸性介质中Cu(Ⅱ)、Sb(Ⅲ)、Pb(Ⅱ)、Tl(Ⅰ)、Cd(Ⅱ)、In(Ⅲ)的重叠溶出峰,实现了多离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79.
胶束介质在速差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汝秀  陈丹华  曾云鹗  高登云 《化学学报》1991,49(12):1467-1472
本文主要报道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表面活性剂在速差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并用于高温合金试样中钼和钛的同时测定,在CTMAB存在下,3,5-二溴水杨基荧光酮(3,5-DBSF)与钼、钛形成三元配合物,其灵敏度比二元配合物分别提高了5.4和17.3倍,且由于胶束介质的存在,扩大了两组分形成配合物反应速率的差别,大大改善了方法的选择性。铝(III)、钙(II)、钴(II)、铬(III)、铜(II)、铁(II)、镁(II)、镍(II)等元素的允许量均在毫克级以上。钼的三元配合物形成速率较快,20秒内基本反应完全,钛的反应速率较慢,10分钟才达到平衡,基于两组分反应速率差别,采用对数外推法,经微机计算处理,进行了高温合金中钼、钛的同时测定,其相对偏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80.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 ,采用固液联合致孔方式 ,通过一步悬浮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双孔高分子球形载体 .经化学修饰后 ,得到含二乙胺羟丙基的阴离子交换剂 (介质A) .优化了制备条件 .并与用相同方法制备的但仅含有机溶剂致孔剂的介质B进行了比较 .介质A和B均具有较高的静态吸附容量和机械强度 .由于介质A内含有流动相可以对流通过的大孔 ,因此其动态吸附容量远高于介质B ,并且在较高的流速下表现出较好的色谱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