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6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化学   214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716篇
综合类   51篇
数学   153篇
物理学   129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增压O2/CO2燃烧是一种可高效分离回收CO2的新兴燃烧技术,其燃烧机理与常压空气、常压O2/CO2燃烧存在较大差异。在加压热重分析仪上研究了增压条件下总压、氧浓度、气氛及粒径等反应参数对美国烟煤和淮北无烟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确定了煤的着火温度,并对其进行燃烧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增压O2/CO2气氛下,随着压力或氧浓度的增加,DTG曲线向低温区移动,煤样整体燃烧速率加快。压力提升、氧浓度增加及煤粉细化均可改善O2/CO2气氛下煤样的着火特性。常压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基本属于一级反应;增压O2/CO2气氛下,低温区属于0.5级反应,而高温区属于1.5级反应。  相似文献   
52.
光催化完全分解水制氢是一个在粉末颗粒中实现多个串行物理化学步骤的复杂反应过程.这一过程在理论上具有体系简单、成本低、易操作等特点.然而,单步光激发系统中通常存在严重的光生载流子复合,这极大地制约了光催化的整体效率.利用能带结构不同的半导体合理构建异质结催化剂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近年来,S型异质结概念的提出为设计异质结结构以及分析不同半导体之间的载流子迁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小粒径BiVO4/Bi0.6Y0.4VO4(BYV)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共沉淀-晶化"的方法制备了BYV固溶体纳米颗粒,随后利用压力诱导固溶体中四方相钒酸铋结构转变为单斜相,从而构建了BiVO4/Bi0.6Y0.4VO4复合光催化剂.XRD,Raman,HRTEM,HAADF-EDS的结果表明,经过高压后处理的BYV固溶体表面会出现粒径约为5 nm单斜钒酸铋纳米颗粒,实现了原位构建异质结结构.随后载流子动力学的相关表征以及Au选择性光沉积的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所构建异质结中的光生电子主要分布在BYV固溶体上,而在表面形成的单斜相钒酸铋颗粒主要起到了类似"空穴"捕获的作用.这种在异质结中的载流子迁移路径符合S型异质结机理.电化学、稳态荧光光谱以及瞬态荧光光谱的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固溶体,在S型异质结这种两步激发系统中所存在的载流子迁移路径能够大幅促进光生载流子分离,从而提高了小粒径BYV的光催化完全分解水性能.综上,构建S型异质结是一种解决小粒径光催化剂中载流子分离能力差的有效途径.同时,压力诱导材料晶型转变实现原位构建异质结的制备方法也为提高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机遇.  相似文献   
53.
油气混相过程的界面传质特性对气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吉林某油田的实际油组分,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气驱油过程,分析了不同气体和驱替压力下油气两相的状态变化以及界面特性,获得不同驱替气体的最小混相压力(MMP)。结果表明,随着驱替气体压力的升高,气相的密度逐渐增大,油相膨胀密度降低,气相与油相的混合程度增强,油气两相界面厚度增加,界面张力随之减小。同时发现,驱替相中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在同等气体压力下,油气界面更厚,油气混合程度更高。纯CO2驱油得到的MMP远远小于纯N2驱油,当这两种气体摩尔比为1 : 1混合时MMP介于两种纯气体之间,说明要达到同样的驱油效果二氧化碳需要的压力更小。最后,本文从分子微观作用力角度解释了驱替气体不同时影响油气混相程度的机制,通过分子平均作用势曲线发现油相分子对CO2的吸引力要大于N2分子,因此CO2分子更容易与油相混合,驱替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4.
55.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是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的关键基础问题之一.为了研究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 在风洞中, 对平板模型进行了M=5的实验, 在模型中心沿流动方向使用PCB脉动压力传感器对脉动压力时间序列进行采集.文章将本征正交分解(proper orthogonal decomposition,POD)方法引入高超声速脉动压力数据处理中, 发展了单点POD分析方法.经验证, 使用该方法重构数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RMS)峰值位置可表征转捩位置, 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56.
谷庆广  罗文广  朱书善  宾洋  濮祥真 《应用声学》2015,23(7):2585-2588, 2603
介绍了一种车用单刀双掷开关质量检测仪器的研发,包括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检测原理以及算法软件开发。首先,根据单刀双掷开关的工作原理及质量检测要求,开发了检测手指触觉压力的机械装置,以及控制开关通道切换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检测算法,可实现对开关切换状态、电压差以及手指触觉压力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分析、检测和判断,从而挑选出合格的开关;最后,设计了触屏人机交互界面,可实时显示产品检测的参数。该检测设备在某自动化生产线上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检测验证,证明系统运行平稳,检测效果良好、误检率低,可以完全取代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提高了开关的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57.
《光学技术》2015,(4):365-368
围岩压力状况的在线实时监测,特别是在煤矿爆破过程中,对及时采取安全支护措施和预防顶板失稳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顶板的受力分布,将一种双膜式光纤Bragg光栅土压力传感器通过全锚锚杆使传感器均匀地承接来自直接顶的压力作用。在试点处,通过螺母与锚杆伸出端的螺纹连接,用托盘将土压力传感器紧紧顶靠在围岩顶板上。采集数据显示,监测数据的曲线走势出现三次峰值突变,分别为128kPa、87kPa和134kPa,反映出煤矿爆破对围岩压力产生的扰动作用。实现了在爆破过程中对围岩压力的实时监测,为进一步的顶板失稳预报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8.
在神光Ⅲ主机装置上,利用已经建成的两个激光束组,开展了激光间接驱动内爆物理磨合实验,是神光Ⅲ主机装置首次出中子实验。实验采用1400μm×2100μm黑腔,500μm的塑料靶丸充1 MPa的DD燃料,激光从黑腔两端55°注入。实验获得的最高中子产额为9.7×108。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黑腔的耦合效率约为50%;使用的黑腔偏长,靶丸被压缩为"薄饼形";中子产额和激光能量正相关;中子发射峰值时刻主要依赖于烧蚀层厚度。  相似文献   
59.
980nm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谱特性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少娟  李毅  袁文瑞  陈建坤  郑鸿柱  郝如龙  孙瑶  唐佳茵  刘飞 《光子学报》2015,44(1):114003-0114003
为了改善980nm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光谱特性,采用传输矩阵分析法推导了双布喇格光纤光栅谐振腔的传输表达式,对布喇格光纤光栅长度和谐振腔腔长对输出光谱的影响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布喇格光纤光栅长度对输出光谱的影响大于谐振腔腔长对输出光谱的影响,加长布喇格光纤光栅长度能压缩输出光谱线宽.在980nm半导体激光器尾纤上写入不同布喇格光纤光栅长度的双布喇格光纤光栅谐振腔,验证了引入双布喇格光纤光栅谐振腔在压缩980nm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光谱线宽的同时改善了其输出光谱的稳定性.当环境温度在0~75℃范围内变化时,980nm半导体激光器输出中心波长仅变化0.06nm.  相似文献   
60.
朱宝库 《高分子科学》2014,32(3):377-384
A low operating pressur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is prepared by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between m-phenylenediamine(MPDA) and trimesoyl chloride(TMC) using PVC hollow fiber membrane as supporting.A series of PVC nanofiltration membranes with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cutoff(MWCO) can be obtained by controlling preparation conditions.Chem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embrane surface was carried out by FTIR-ATR and SEM.MWCO was characterized by filtration experiments.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At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40 min air-dried time,aqueous phase containing 0.5% MPDA,0.05% SDS and 0.6% acid absorbent,oil phase containing 0.3% TMC,and 1 min reaction time),under 0.3 MPa,water flux of the gained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reaches 17.8 L/m2·h,and the rejection rates of methyl orange and MgSO4 are more than 90% and 60%,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