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2篇
  免费   2461篇
  国内免费   7658篇
化学   13967篇
晶体学   174篇
力学   966篇
综合类   528篇
数学   4378篇
物理学   6358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469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345篇
  2019年   519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561篇
  2015年   622篇
  2014年   1129篇
  2013年   999篇
  2012年   1036篇
  2011年   1119篇
  2010年   1100篇
  2009年   1206篇
  2008年   1262篇
  2007年   1164篇
  2006年   1189篇
  2005年   1132篇
  2004年   1239篇
  2003年   1178篇
  2002年   970篇
  2001年   895篇
  2000年   661篇
  1999年   723篇
  1998年   605篇
  1997年   592篇
  1996年   540篇
  1995年   571篇
  1994年   480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434篇
  1991年   367篇
  1990年   324篇
  1989年   306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77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2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31.
以邻菲咯啉(phen)、邻菲咯啉-5,6-二酮(dione)为配体首次合成了高氯酸邻菲咯啉-邻菲咯啉-5,6-二酮(Ⅱ)。用荧光光谱,摩尔比,粘度,MLCT减色效应,平衡常数以及荧光能量转移研究了各合物与鱼精子DNA的结合情况,证实了该络合物与DNA存在插入作用。基于络合物对DNA能量转移造成荧光量子产率比值(Φλ/Φ320)的降低,解释了不同波长激发光下,荧光发射峰在加入DNA后产生猝灭和增强两种绝然不同的现象。  相似文献   
932.
采用AM1和ZINDO系列方法研究了螺旋共轭分子2,2′-螺二茚-1,1′, 3,3′-四酮及其含氮衍生物的几何构型和各分子的稳定构型, 并以稳定构型为基础, 计算了这些分子的电子光谱、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βμ, β0及电荷转移, 考察了取代基变化对βμ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 所设计分子兼具较大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和较高的透过率, 有希望成为一类新型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933.
4-N-二苯甲酮基马来酰亚胺与可聚合脂肪叔胺构成的光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光聚合高青雨,杨更须,张福莲,张举贤(河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开封475001)李福绵(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100871)关键词4-N-二苯甲酮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N,N...  相似文献   
934.
以二氨基磺酸盐配合物合成了一系列主链上合金属元素(Ca,Ni,Co,Cu)的聚脲聚合物。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TG-DTA研究了其热性能,并讨论了金属元素种类及其含量对聚脲聚合物溶液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5.
徐志广  古国榜  刘海洋 《化学通报》2007,70(10):782-786
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二苯并噻吩亚砜单晶结构,发现晶体中二苯并噻吩亚砜分子以反平行三明治式的结构Ⅲ和反平行位移式的结构Ⅳ两种堆砌方式交替堆砌形成有序π-π堆积晶体。二苯并噻吩亚砜单晶结构属于三斜型,空间群为P1,晶体参数为:a=0.84712nm,b=0.94137nm,c=1.20380nm,α=97.866°,β=106.2630°,γ=96.437°,V=0.9014nm3,R1(全部数据)=0.0348和ωR2(全部数据)=0.0814。利用BHandH/6-31 G**方法计算了二苯并噻吩亚砜分子间的π-π堆积作用,Ⅲ和Ⅳ堆砌模式的π-π堆积效应作用能相当大,其计算值分别为-36.06kJ/mol和-39.83kJ/mol,电荷分布表明正负电荷匹配是稳定晶体π-π堆积体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36.
将含有1.0%普鲁士蓝的碳黑与固体石蜡按2.5∶1(质量比)混合后装入φ0.2mm的石英毛细管中,在其上端插入一铂丝并抛光后即制成普鲁士蓝修饰碳黑微电极.对多巴胺(DA)及抗坏血酸(V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应用此电极测定两组分的最佳条件进行了研究,在定量测定中采用二次微分线性扫描伏安法.在最佳条件下,DA与VC的峰电流(i″p)分别与各自的浓度保持如下线性关系DA为4.0×10-6~8.0×10-4mol·L-1,VC为6.0×10-5~1.0×10-3mol·L-1;检出限(3σ)依次为2.0×10-6mol·L-1及1.0×10-5mol·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3种含DA及VC的混合溶液,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8)依次小于2.0%及3.0%,回收率范围依次为96.5%~101.0%及95.0%~102.5%.  相似文献   
937.
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三个新的配合物[Ni(en)3] (ndt) ·H2O 1, [Co(en)3] (ndt) ·H2O 2 和[Mn(en)3] (ndt) ·H2O 3。晶体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三个配合物均属于单斜晶系,Cc空间群。[M(en)3]2+阳离子、ndt阴离子和结晶水分子通过氢键自组装出相同结构的三维网。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这三个配合物的光吸收性能和能带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38.
在HCl介质中,溶液中的铬(VI)与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p-DMPF),β-环糊精(β-CD)和酒石酸钠(Tart)反应产生多元混合络合物,使对二甲氨基苯基荧光酮溶液的荧光明显熄灭,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铬的荧光熄灭新方法。该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365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27nm,铬(Ⅳ)含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荧光熄灭程度与铬(Ⅳ)浓度成正比,此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水样中铬(Ⅳ)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39.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cyclooxygenase-2 (COX-2) might avoid the side effects of current availabl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while retaining their therapeutic efficacy. A novel variable selection and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prediction is developed to construct the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 between the molecular electronegativity distance vector (MEDV) based on 13 atomic types and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 set of selective 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y molecules, 3,4-diarylcycloxazolones (DAA) plus indomethacin,naproxen, and celecoxib.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 5-variable linear model is developed with the calibra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271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0.17 in modeling stage and the valida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030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0.20 in leave-one-out validation step, respectively. To further test the predictive ability of the model, 20 DAA compounds are picked up to construct a training set which is used to build a QSAR model and then the model is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balance compounds. The predicte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are 0.9332 and 0.19,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40.
分形理论及其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云  王洪艳 《高分子通报》2002,(4):41-46,60
介绍了分形的基本概念,分形维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讨论了近年来分形理论在高分子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应用,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溶液、高分子材料的磨损,断裂及界面,高分子结晶过程、导电高分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