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9篇
  免费   444篇
  国内免费   416篇
化学   475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417篇
综合类   147篇
数学   1709篇
物理学   86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CsF-RbF二元系相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原子参数模式识别法, 对75个一价金属同阴离子卤化物二元体系固溶体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 预测CsF-RbF体系应形成固溶体. 用差热分析法重新测定了该体系的相图, 结果表明, 该体系为液固相连续互溶, 没有最低点和最高点的固溶体体系, 与文献中的热力学计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2.
聚乙烯塑料在连续超临界水反应器中的油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连续超临界水(SCW)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和反应压力对聚乙烯(PE)降解油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20s、25MPa下,从500℃提高到550℃,液体收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530℃达到最大值(79%);在520℃、25MPa下,随停留时间的延长,PE裂解程度加深,产物轻质化程度提高,导致液体收率降低,停留240s时,气体收率达到43%;反应压力对产物收率的影响较小,气、液产物中烯/烷比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3.
我们设计制造了一种玻璃仪器,热过滤·萃取器。它在热过滤和液—固萃取两方面都具有优异的功能。对非常粘稠的物质来说,它还  相似文献   
64.
二氮杂菲光度法连续测定水样中总铁及亚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氮杂菲光度法测定水质样品中亚铁及总铁[1,2 ] ,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时间长等特点。试验中发现 ,改变还原剂、缓冲剂、显色剂的加入顺序 ,总铁的测定结果保持不变。据此 ,拟定了在一份溶液中连续测定亚铁和总铁的分析方法。本法的工作原理是在pH 2 9的溶液中 ,亚铁离子与二氮杂菲生成桔红色的稳定络合物 ,借此进行亚铁离子的光度法测定 ;在测定完亚铁的溶液中加入盐酸羟胺 ,将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后 ,测定总铁。试验结果证明 ,本法与分别测定亚铁及总铁的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 ,本法简单实用 ,对提高工作效率有所帮助。1 试验部分1.1…  相似文献   
65.
66.
二苯硫腙-CCl4-萃取-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水样中铜和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二苯硫腙萃取分光光度法连续测定水样中铜(Ⅱ)和铅(Ⅱ).在pH 3.8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萃取铜(Ⅱ)和二苯硫腙的络盐并在551 nm波长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在萃取铜(Ⅱ)后的水相中加入pH 10的氨性缓冲溶液,并用1 mol.L-1 NaOH溶液调节溶液的酸度为pH 9.2,仍用四氯化碳作溶剂萃取铅(Ⅱ)与二苯硫腙的络盐,在525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测得铜(Ⅱ)及铅(Ⅱ)的二苯硫腙络盐在CCl4溶液中的摩尔吸光率依次为6.8×104及1.3×105L·mol-1·cm-1.应用此方法测定了一种水样中的铜(Ⅱ)和铅(Ⅱ),分析结果的RSD(咒=6)值依次为3.0 9/6及8.4 9/6.  相似文献   
67.
过硫酸钾引发丙烯酰胺微乳液聚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醋(Span20)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醋酸酯(Tween60)的混合物为乳化剂制备丙烯酰胺微乳液,研究了体系中Tween60浓度、水相丙烯酰胺浓度对微乳液电导行为的影响.用过硫酸钾引发微乳液聚合,发现聚合开始后,体系电导率迅速下降,在聚合进入恒速期后电导不再降低.聚合的动力学表达式为:Rp∝[AM]1.17[E]-1.26[I]0.5;Mv∝[AM]1.05[E]-0.94[I]-0.62.它与常规乳液聚合的动力学相差较大,却类似于悬浮聚合.  相似文献   
68.
1引言Stiefel流形上的优化问题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min x∈S_(n,p) f(X)(1.1)其中目标函数f:R^(n×p)→R为连续可微函数,S_(n,p)表示Stiefel流形,即S_(n,p)={X∈R^(n×p):X^(T)X=Ip,p相似文献   
69.
杜晨  彭雄奇 《应用数学和力学》2022,43(12):1313-1323
由于具备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利用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代替传统金属材料以实现结构轻量化正受到设计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结构的复杂性给复合材料的铺层设计与优化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针对航空用复合材料铺层设计约束多的问题,通过逐步构建设计变量准确表达结构的铺层信息。基于经典遗传算法框架,结合各设计变量特点,定义了铺层优化算法中的遗传算子,通过引入“修复”策略保证了每一代解都能满足设计约束,分布在可行域区间内。最后利用精英保留策略提高了算法的局部寻优能力,可以降低复杂复合材料结构铺层设计的计算成本。通过解决经典benchmark问题并与已有优化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前述铺层优化算法的全局、局部寻优能力,为工程实际中的复合材料铺层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any continuous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