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16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5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数独幻方是集数独和幻方为一体,是数独的升华和发展。其性质奥妙无穷:两图分别是一个大九宫图,各有9×9=81个小方格,用粗实线把大九宫图划成9个"九宫格",再把1~9九个数字分别填入9个小方格内,从而会出现以下七种独特数字关系:1.每一行都是"1~9",9个数字不重复;2.每一列都是"1~9",9个数字不重复;3.每条对角线都是"1~9",9个数字不重复;4.每个粗实线内的九宫格,都是"1~9",9个数字不重复;  相似文献   
62.
课堂小结是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富有特色的课堂小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笔者针对两个不同的教学案例,精心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课堂小结,直观地展现课堂小结设计与实践的全过程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3.
杨华文  杨希 《中学数学》2012,(11):53-55,57
教育乃唤醒人,教师要用数材教.并还原课本知识的原初认知过程,稚化自己的思维来引导学生探究.改变传统的“学生被老师牵着走”的做法,创设“学生被问题牵着走”的情境和程序.六维教学法的设计理念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不谋而合,让学生的能力在真正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到拓展与提升,真正做到一切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64.
赵友忠 《中学数学》2012,(16):74-75
"研题因反思而升华,编题因创新而精彩",对于中考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弄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线教师要有意无意地对中考题进行深刻的研究.笔者在认真研读扬州市中考压轴题第28题之后,将自己的感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5.
使用升华法生长碳化硅(SiC)单晶,借助数值模拟方法优化温场,在不同条件下分别获得单一晶型的4H-SiC和6H-SiC单晶,利用拉曼光谱进行表征。采用V掺杂的方法,制备半绝缘SiC单晶,使用非接触式电阻率测试仪进行了测试,并对4H-SiC和6H-SiC电阻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66.
本文用升华量热法、落入量热法和差热分析方法,精密测定了邻位、间位和对位取代的三个溴代苯甲酸的升华焓、熔化焓及三相点温度,邻-溴、间-溴和对-溴苯甲酸在298.15K的标准升华焓分别为:(95.94±0.41),(99.20±0.18)和(103.08±0.59)kJmol~(-1)。三个化合物在相应升华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也通过升华实验同时被测定出来。邻位、间位和对位异构体的三相点温度为:(422.37+0.01),(429.68±0.01)和(527.61±0.02)K;其熔化焓分别为(24.54±0.07),(21.27±0.09)和(28.70±0.08)kJmol~(-1)。 根据文献数据确定的苯环、酸基和溴功能团的能量贡献,计算出了对-溴代苯甲酸的升华焓,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符。比较三个异构体升华焓的差别,指出和解释了邻位异构体分子内氢键的存在。  相似文献   
67.
采用微CT扫描仪的扫描成像,图像重构及灰度值分析技术对不同厚度苹果片冷冻干燥的升华过程进行实验观察,分析了界面的移动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单面传导加热的升华干燥过程,物料升华不仅在顶面进行,与搁板接触的底面以及侧面也会有水蒸气逸出.厚物料在升华过程中有一个明显的球形冻结区,升华界面呈三维模式逐渐向物料几何中心收缩.无论物料厚薄,刚开始升华干燥速率比较快,随着干燥层的增厚,升华过程的热质阻力增大,升华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68.
AlN晶体在c轴方向具有很强的自发和压电极化效应,影响了其器件的性能.生长高质量的非极性面AlN晶体材料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结合AlN晶体沿c轴择优生长的特点,使用自行设计的双区电阻加热生长装置,升华制备出尺寸为厘米级m面非极性AlN单晶体,并利用X射线衍射和能谱对样品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AlN单晶体的方向为(100),铝和氮原子比例为50.3;和49.7;,接近理想比例1∶1.最后,对m面非极性AlN单晶体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9.
本文使用有限元法模拟氮化铝晶体生长系统的温度场,分析了坩埚的位置、感应线圈的匝间距以及原料与晶体之间的距离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坩埚位置主要影响系统中最高温度的位置及温度梯度的大小原料与结晶体之间的距离仅对温度梯度有影响;感应线圈的匝间距则影响加热效率的高低.通过合理优化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获得适宜于高品质氮化铝晶体快速制备的理想热场.  相似文献   
70.
任旭东  赵子杰  高超  李峰 《实验力学》2013,28(3):314-319
针对传统金刚砂粗糙带在跨音速增压风洞实验中易脱落、随机误差大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斑点型粗糙带,解决了大动压条件下,在模型表面实现固定转捩的问题。应用萘升华流动显示技术,分析了固定转捩和自由转捩条件下边界层变化情况;由测力实验得到GBM-01(AGARD-B)标准模型不同Ma数下的气动特性, 并与国外大风洞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斑点型粗糙带能够将层流边界层转变为湍流边界层,可以获得具有高雷诺数特点的数据,且强度高,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转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