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1篇
  免费   1036篇
  国内免费   2256篇
化学   5548篇
晶体学   280篇
力学   2049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392篇
物理学   256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58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335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509篇
  2011年   517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622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75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398篇
  2002年   313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将薄膜浸渍聚集体(TFFA)模型用于描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中氧的扩散和反应过程,其中包括氧气在气体扩散层和反应层气体通道中的扩散,氧气在反应层薄膜中的溶解和扩散,氧在反应层浸渍聚休体中的扩散和反应以及电子和离子的传导,并根据PEMFC阴极的结构特点给出TFFA模型的数值解法。  相似文献   
82.
纳米NaYF4:Yb,Ho上转换荧光粉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EDTA为螯合剂,采用络合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级镱、钬共掺杂的氟化钇钠上转换荧光材料.所合成的纳米材料颗粒均匀,分散性好.通过调节EDTA的加入量,可在41~148nm范围内调控纳米颗粒的大小.在980nm红外激光器照射下,肉眼可观察到明亮的上转换荧光,对发光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
La-Fe-M(M=Al, Si)化合物磁热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La-Fe-M(M=AI,Si)化合物在磁热性能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具有NaZn13型晶体结构,含高浓度Fe的La-Fe—M(M=AI,Si)化合物为良好的软磁材料;用少量的Co替代化合物中Si,Al元素可以将化合物的居里温度提高至室温;对La(Fe1-yCoy)xSi13-x化合物,适量的Si,Co组合可使化合物在室温产生可与Gd5Si2Ge2比拟的磁热效应;加入适量的间隙原子H,也可使La(FexSi1-x)13在室温的磁热性能远远大于金属Gd;对含Si量低及含Si量高的La(FexSi1-x)13化合物在相转变点附近由温度和磁场诱导相变的本质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4.
采用LiNO3和MnO2为原料,在650℃下制备了尖晶石型的LiMn2O4.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该化合物具有很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22 mA·h/g.并对循环性能衰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5.
以PVA为分散介质制备纳米氧化铁颗粒及其ESR特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属离子在高分子配合物中独特的离子簇结构以及PVA对所制样品颗粒的良好保护和分散作用,通过配位转换的方法,在PVA介质中制备出超微氧化铁颗粒,并通过高温煅烧高分子金属氧化物复合体获得红褐色纳米氧化铁颗粒.XRD测试表明此氧化物为α Fe2O3和Fe3O4的混合物,粒径为40~65nm;样品的ESR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氧化铁颗粒具有较强的磁性.同时,还初步研究了PVA中氧浓度与Fe离子浓度的比及氨水浓度对产物粒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苗小丽  邓正华 《合成化学》2002,10(2):106-109,119
回顾了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电极材料的储能原理和性能特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87.
制备了具有高比表面积且二维六方高度有序的介孔分子筛SBA-15,并采用TEM和氮气吸附实验对其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利用静电作用将三联吡啶钌[Ru(bpy)32 ]固定到表面带负电荷的SBA-15上,并将吸附有Ru(bpy)32 的SBA-15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研究了该固定化的Ru(bpy)32 的电化学发光行为.结果表明,随着三丙胺(TPA)的加入,氧化电流增加而还原电流减小,表明TPA对三价吡啶钌有催化作用,同时TPA的加入显著增强了发光强度.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发光强度逐渐降低.SBA-15较大的孔径和开放交联的孔结构体系促进了电极表面膜内的物质扩散和电子运动扩散.该修饰电极在5.0×10-5~1.0×10-2mol/LTPA浓度范围内,发光强度与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71.7 41.2x,检出限为9.5×10-6mol/L.该电极在连续扫描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8.
泡沫铅对VRLA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结构及性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引言随着36V/42V汽车电源系统的提出,新一轮汽车用电池的竞争不断加剧。从目前情况看,铅酸电池由于具有成本低廉,使用可靠,原材料来源丰富,铅回收率可高达98%等优点,因此成为电动车电源最实际的选择之一[1]。但作为电动车用电池,需要克服其比能量低、充电接受能力差和负极硫酸盐化等缺点。为此各国科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近报道用铸造多孔体作为敞口铅酸电池的集流体,它的比表面积为14cm2·cm-3,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上升到50%,远高于传统的铸造板栅[2]。在铅酸电池集流体研究领域里另一个重大进步,就是以R V C(R etic-ulated V i…  相似文献   
89.
The effect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small amounts (1–5 wt%) of semiconducting BaBiO3 and metallic Ba0.6K0.4BiO3 additives on the rechargeability of electrolytic manganese dioxide (EMD) cathodes in alkaline cells in the one-electron regime has been investigated. Both the BaBiO3 and Ba0.6K0.4BiO3 additives lead to better cyclability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ly known binary oxide additive Bi2O3.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30 cycles as well as cyclic voltammograms recorded after first and 30 cycles reveal that the better cyclability in the presence of BaBiO3 and Ba0.6K0.4BiO3 additives is due to the suppression of the formation of unwanted, electrochemically inactive birnessite and hausmannite phases and a shifting of the second-electron capacity of Mn to higher potentials.  相似文献   
90.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硫氰酸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彤  云自厚 《分析化学》1996,24(8):951-9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