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0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345篇
化学   1165篇
晶体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物理学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合成并表征了5-(4-乙酰氧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将它们作为修饰物,制得铂支撑的双层脂膜,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坏血酸的氧化还原反应,并对其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将双卟啉化合物作为“合成反应中心”是人工光合作用研究中很活跃的一个领域。困难的是,人们还不知道怎样排布两个卟啉环,分子才具有最有效传递电子和能量的构象。本文按下列反应合成了一个以柔性链连接的双卟啉化合物(3),以期当分子中络合金属后,籍助两个金属的协同作用和链的可塑性,达到在光反应过程中取最佳构象的目的(见图1)。化合物(1)按文献[1]合成。2、3尚未见报道,它们的结构,经元素分析及波谱分析确认。本文还研究了3与Co~(2 )络合反应的动力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金属离子对吸附在银胶表面的中位-四(4-N甲氧羰甲基吡啶)卟啉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位-四(4-N甲氧羰甲基吡啶)卟啉可发生金属离子取代反应。金属离子嵌入卟啉大环,吸附在银胶表面的中位-四(4-N甲氧羰甲基吡啶)卟啉转变为金属配合物。给出了各种金属配合物主要拉曼峰的经验式归属。金属离子的半径,d电子对卟啉环的排斥作用,金属卟啉骨架模式频率随孔穴大小,大环的平面性和π-π相互作用而相应变化的特性,都可用来解释不同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结构灵敏特征峰为何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4.
四苯基钴卟啉;pt催化剂;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氧还原  相似文献   
45.
合成了一系列以不同长度柔韧链相连的p/p型单核锌双卟啉配合物。选用Tripos力场,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和分子力学构象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系列双卟啉进行了能量优化和构象分析。理论计算结果表明:该类双卟啉稳定存在的最低能量构象为叠合式,最高能量构象为伸展式,并存在一系列的中间能量构象;双卟啉分子内π-π作用和能量转移与双卟啉存在的两种主要构象密切相关;分析了分子内π-π作用的本质。运用不同光谱测试手段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 利用可见和相应二阶导数吸收光谱研究了双卟啉主要存在的叠合式和伸展式构象,通过红外光谱观察了对双卟啉构象和卟啉环间π-π作用较为敏感的吸收谱带;利用荧光光谱计算了双卟啉的分子内能量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46.
5,10,15,20—四(对—乙酯苯基)卟啉LB膜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卟啉类化合物LB膜的结构、电性质和气敏性的研究已见报道。本文利用膜天平和UV-Vis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标题化合物在气-液界面上的成膜特性、分子间相互作用和LB膜的结构。5,10,15,20-四(对-乙酯苯基)卟啉(TPEPP)由5,10,15,20-四(对-氰苯基)卟啉和乙醇酯化得到。元素分析测定值与计算值相符。λ(CHCl_3,nm):421,515,550,590,645;ν(KBr压  相似文献   
47.
A unique approach to non-covalent electron and energy transfer is described that is based on the formation of salt bridges between oppositely charged porphyrin units. A new class of electrostatically linked dimeric and pentameric porphyrins was synthesized by interaction of novel anionic boron containing porphyrins such as 5-(benzamidodecahydro-closo-dodecaborate)-10,15,20-triphenylporphyrin (N1) and meso-tetrakis-benzamidodecahydro-closo-dodecaborate)porphyrin (N2) and a variety of cationic meso-tetraarylporphyrin units. A bipyridine linked dimer (N1 · bpy · N1) was also prepared by employing N,N′-dimethyl-4,4′-bipyridinium (bpy) as a spacer between two mono-anionic species. A quinone-porphyrin dyad was also prepared for electron or energy transfer demonstration. All the synthesized assembl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MR, IR, UV-Vis, and mass spectroscopy. Significant spectral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these non-covalent porphyrin assemblie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reference monomers,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electron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adjacent porphyrin units. 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 was also used to study the formation of these assemblies in solution.  相似文献   
48.
四苯基卟啉铂(PtTPP)可以作为红光掺杂材料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采用的器件结构为[ITO/CuPc/NPB/BePP2:PtTPP/LiF/Al],其中BePP2:PtTPP的共沉积膜作为发射层.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射层中存在着从BePP2到PtTPP的能量传递.通过改变掺杂层中PtTPP的浓度来考察器件的性能,当PtTPP的掺杂浓度在8%(物质的量比)时,器件呈现纯正的红光发射,发射峰位于668nm,器件的效率为0.004lm/W.  相似文献   
49.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杯芳烃-卟啉模型化合物5及其金属锌的络合物6,用紫外-可见光谱考察了引入对-叔丁基杯[4]芳烃后对卟啉各特征吸收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0.
The catalytic Z-selective Claisen rearrangement of simple aliphatic allyl vinyl ethers can be achieved using a chromium(III) porphyrin complex, Cr(TPP)Cl, as a catalyst: Cr(TPP)Cl significantly enhances reversal of E-Z selectivity in the thermal Claisen rearrangement of allyl vinyl ethers, especially, 4,5- and 4,6-disubstituted derivatives, at low catalyst loa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