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207篇
  免费   11940篇
  国内免费   19995篇
化学   101808篇
晶体学   3181篇
力学   4218篇
综合类   1430篇
数学   12209篇
物理学   33296篇
  2024年   247篇
  2023年   1718篇
  2022年   2575篇
  2021年   4338篇
  2020年   4225篇
  2019年   3951篇
  2018年   3246篇
  2017年   4196篇
  2016年   4647篇
  2015年   4124篇
  2014年   5358篇
  2013年   9828篇
  2012年   7194篇
  2011年   7623篇
  2010年   6584篇
  2009年   7972篇
  2008年   7877篇
  2007年   8311篇
  2006年   7315篇
  2005年   6133篇
  2004年   5842篇
  2003年   5077篇
  2002年   6899篇
  2001年   3889篇
  2000年   3402篇
  1999年   2758篇
  1998年   2429篇
  1997年   2074篇
  1996年   1905篇
  1995年   1776篇
  1994年   1609篇
  1993年   1371篇
  1992年   1302篇
  1991年   933篇
  1990年   720篇
  1989年   629篇
  1988年   576篇
  1987年   421篇
  1986年   399篇
  1985年   488篇
  1984年   357篇
  1983年   206篇
  1982年   398篇
  1981年   585篇
  1980年   514篇
  1979年   547篇
  1978年   434篇
  1977年   339篇
  1976年   290篇
  1973年   18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31.
测定麦芽糖转糖苷反应体系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分析低聚异麦芽糖组成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Spherisorb-NH2色谱柱,示差折光检测器,乙腈-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显示各糖质量浓度在0.1-10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0.999 7;应用法跟踪了pH5.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中以α-葡萄糖转苷酶为催化剂在58℃温度下的麦芽糖转糖苷反应,分析了反应体系组成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了上述反应条件下麦芽糖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低聚异麦芽糖的最佳反应时间为24h;该法快捷、简单、准确,可用于低聚异麦芽糖生产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2.
用全实加关联方法计算了类锂V20+离子1s23d-1s2nf的跃迁能和偶极振子强度.依据量子亏损理论, 确定了1s2nf系列的量子数亏损,用这些作为能量的缓变函数的量子亏损,实现对该Rydberg系列任意高激发态(n≥10)的能量的可靠预言.将这些分立态振子强度与量子亏损理论相结合,得到在电离域附近束缚态间的偶极跃迁振子强度以及束缚态-连续态跃迁的振子强度密度,从而将V20+离子的这一重要光谱特性的理论预言外推到整个能域.  相似文献   
133.
采用固相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Eu2+激活的Ca2SiO3Cl2高亮度蓝白色发光材料,并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其发射光谱由两个谱带组成,峰值分别位于420,498nm处,归结为Ca2SiO3Cl2晶体中占据两种不同Ca2+格位的Eu2+离子的5d→4f跃迁发射。改变Eu2+浓度,可以使样品的发光在蓝白色和绿白色之间变化。当Eu2+浓度为0.005mol-1时,样品呈现很亮的蓝白色发光。两个发射峰的激发光谱均分布在250~410nm的波长范围内,峰值分别位于333,369nm处。Ca2SiO3Cl2:Eu2+可被InGaN管芯产生的近紫外辐射有效激发,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白光LED用单一基质蓝白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134.
几率量子隐形传态的离子阱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个在分别囚禁于不同离子阱中的两个离子间实现几率量子隐形传态的简单方案,Alice对离子1和离子2的内态进行联合测量并通过经典通道告诉Bob测量结果,Bob利用一束经典驻波场激光与离子3相互作用并控制相互作用的时间就能够在离子3上最佳几率地重现离子1的初始内态.  相似文献   
135.
吴迪  宫野  刘金远  王晓钢  刘悦  马腾才 《物理学报》2006,55(7):3501-3505
利用拟合实测的TEMP Ⅱ型加速器磁绝缘二极管(MID)电压波形及其焦点附近束流密度曲线,建立了Gaussian分布模型,据此计算了与靶作用的离子的能量及数量,采用Monte Carlo(MC)方法计算了沉积在靶内的能量.并以此作为热源,与流体动力学(HD)模型相结合,对不同的靶状态采用相应的状态方程,模拟计算了靶内压力演化情况; 同时对烧蚀产生的等离子体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结合HD方程组, 模拟计算了喷发过程中压力的空间演化过程. 关键词: 强流脉冲离子束 Gaussian模型 HD方程 数值研究  相似文献   
136.
离子阱中热库诱导退相干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单个囚禁离子在热库作用下的退相干的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是基于消除自由哈密顿技术和脉冲重聚技术的结合.前者是利用一个经典大失谐激光场作用于囚禁离子来实现的,而后者是利用一系列的激光π脉冲来实现的.解析与数值表明,应用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消除量子退相干且比纯粹应用脉冲重聚技术要好.  相似文献   
137.
采用粒子模拟的方法并考虑电子束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首次直接得到了速调管输出信号的离子噪声图像,阐述了束电子、二次电子、离子、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 指出离子噪声所表现出来的相位波动是由电子束速度的波动引起的,电子束速度的变化来源于管内离子数量的变化,离子的数量的变化又与电子束状态变化相互影响,这是离子噪声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次电子对离子噪声产生过程的影响甚微,但是其行为却反映了离子噪声的形成机理. 离子噪声引发的输出信号幅度波动取决于电子束速度和半径的改变,与离子行为密切相关. 关键词: 离子噪声 速调管 粒子模拟 电子束  相似文献   
138.
非傍轴平顶高斯光束M2因子两种定义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功率密度的二阶矩方法,推导出了非傍轴平顶高斯(FG)光束束宽和远场发散角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当w0/λ→0时,远场发散角趋于渐近值θmax=63.435°,与阶数无关·使用非傍轴高斯光束代替傍轴高斯光束作为理想光束,研究了非傍轴FG光束的M2因子,并与传统定义的M2因子作了比较·在非傍轴范畴,非傍轴FG光束的M2因子不仅与阶数N有关,而且与w0/λ有关·按照定义,当w0/λ→0时,非傍轴FG光束的M2因子不等于0,对阶数N=1,2,3时,M2因子分别趋于0.913,0.882和0.886·当N→∞时,M2因子取最小值M2min=0.816·  相似文献   
139.
We present a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thermal and mechanical response of ceramic materials to pulsed infrared radiation. The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specific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pulse duration on the stress levels reached in human dental enamel irradiated by a CO2 laser at 10.6 μm with pulse durations between 0.1 and 100 μs and sub-ablative fluenc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short pulses with durations much larger than the characteristic acoustic relaxation time of the material can still cause high stress transients at the irradiated site, and indicate that pulse durations of the order of 10 μs may be more adequate both for enamel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for ablation than pulse durations up to 1 μs. The model presented here can easily be modified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ceramic materials to mid-infrared radiation and help determine optimal pulse durations for specific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40.
The concentrations of water, W, and electrolytes present in solutions of LiCl in N,N-dimethylacetamide, LiCl/DMAc, and of tetrabutylammonium fluoride. x-hydrate in DMSO, TBAF.xW/DMSO can be accurately and expediently determined by three independent methods, UV–vis, FTIR and EMF measurement. The first relies on the use of solvatochromic probes whose spectra are sensitive to solution composition. It is applicable to W/LiCl/DMAc solutions but not to TBAF.xW/DMSO, because the charge-transfer complex bands of the probes are suppressed by strong interactions with the latter electrolyte. Integration of νOH band of water may be employ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W], hence [electrolyte] by weight difference. EMF measurement uses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electrolyte], hence [W] by weight difference. Results of the latter method we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FTIR. The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Karl Fischer titration is addressed, and the relevance of the results obtained to functionalization of cellulose under homogenous solution conditions is briefly commented 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