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化学   241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煤炭地下气化过程中石灰岩可能影响煤焦的组成和结构,借助煤炭地下气化模拟实验系统对不同石灰岩掺量(质量分数为0-30%)的褐煤进行水蒸气气化,并采用低温N_2吸附-脱附、XRD和FT-IR等分析手段研究石灰岩对褐煤模拟地下气化残焦的组成、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特征、微晶结构和表面官能团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对煤焦的元素组成有较大影响。石灰岩可促使煤焦中的微孔向中孔发育,增大煤焦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当石灰岩掺量从0增加到30%时,煤焦的比表面积增大21.91%,介孔率增加21.49个百分点。XRD分析表明,钙的存在破坏煤焦的芳香结构,使煤焦无序化程度增加,晶面间距(d_(002))增大,抑制煤焦的石墨化发展倾向。FT-IR分析表明,石灰岩存在下,煤焦的羟基官能团减少。  相似文献   
22.
以中温热解煤焦油为原料,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其中,350℃重质馏分中胶质含量30.88%,沥青质含量37.27%,四氢呋喃不溶物3.36%,属于常规固定床加氢裂化难以直接处理的馏分。合成了一种Mo系超分散催化剂,采用FT-IR、XPS、XRD、SEM和TEM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催化剂中含有Mo=O和Mo-S特征结构,活性金属的硫化率为84.34%,在体系中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在反应体系内原位分解为超分散MoS_2颗粒;在0.25 t/d连续装置上进行了热解重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产物分布情况和结焦率的影响,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为19 MPa,440℃,催化剂的添加量为300 mg/kg;此条件下石脑油收率24.47%,柴油馏分收率49.71%,结焦率1.32%。  相似文献   
23.
用高 硅含磷五 员环 沸 石 分子 筛( 商 品 代号 H Z R P1) 作 为 载体 ,制 备 了 Mo/ H Z R P1 催化剂. 与 Mo/ H Z S M5 相比, Mo/ H Z R P1 对 甲烷无 氧脱氢芳 构化反 应也表现 出较好的 催化 性能 . 实验过程 中,在反 应气中添 加 N2 作 为内标 物,给出包 括甲烷 在 Mo/ H Z R P1 上 的结焦量 、转化率 及各产物选 择性在内 的总碳 物料平衡 计算结果 . 考 察了不同 Mo 担 载量对催 化剂性 能和 积炭 行为 的影响; 重点考察 了不同 温度焙烧 后20 % Mo/ H Z R P1 催化剂 的性能和 积炭行 为. 在 反应的初 始阶段 ,6 % Mo/ H Z R P1 表 现出 很 高 的 活 性: 反 应 进 行 30 min 时, 甲 烷 转 化 率 为 11 % , 芳 烃 选 择 性 达81 % , 而催化 剂的结焦 选择性 仅为12 % . B E T, N H3 T P D 和 催 化反 应等 表 征结 果表 明: Mo 物种的数量 和状态, 分子筛的 酸强度和 酸量以 及分子筛 的孔道 结构是 决定 甲烷 无氧 脱氢 芳构 化反 应性能和积 炭行为 的关键因 素.  相似文献   
24.
Along with oxidation of hydrogen-containing coke structures, we have observed oxidation of compact accumulations of hydrogen-free coke and as a result we can quantitatively differentiate between outer-surface and intraporous burned coke, and the intraporous coke in turn can be quantitatively distributed over the different elements of the zeolite structures. Translated from Teoreticheskaya i éksperimental’naya Khimiya, Vol. 45, No. 3, pp. 185–189, May–June, 2009.  相似文献   
25.
堆焊熔敷层表面纳米晶层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预压力滚压技术在堆焊修复层表面制备纳米晶层.利用TEM、SEM分析技术研究表面纳米晶层微观结构,利用CETR-3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在干摩擦条件下堆焊层表面纳米晶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堆焊修复层表面经表面纳米化处理后,表面形成厚度约为10μm(晶粒尺寸小于100 nm)的纳米晶层,最表面层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0 nm.纳米压痕试验表明纳米晶层的硬度提高,最表面纳米晶层的硬度约为原始堆焊层硬度的3倍.与原始堆焊试样相比,表面纳米化试样的摩擦系数降低了10%,磨损体积降低了25%~30%左右.表面纳米化样品的磨损机制由原始堆焊层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转变为磨粒磨损,分析表明晶粒细化导致的高硬度、低塑性是摩擦磨损性能改善和磨损机制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Fe-ZSM-5 分子筛催化剂上N2O一步氧化苯制苯酚的积炭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温固定床反应器和热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 Fe-ZSM-5 分子筛上 N2O 一步氧化苯制苯酚的积炭行为, 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和原料配比对积炭量的影响. 依据实验现象和积炭物组分分布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 提出了 Fe-ZSM-5 分子筛上 N2O 一步氧化苯制苯酚的积炭机理. 结果表明, Fe-ZSM-5 分子筛上的积炭物种主要来源于氧化产物苯酚的深度氧化, 属连串失活. 基于所提出的积炭机理和实验结果, 建立了 Fe-ZSM-5 分子筛催化剂的积炭动力学模型, 统计检验和残差分布检验表明, 所建模型与实验结果相容, 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27.
Oxygen spillover through the gas phas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FTIR spectroscopy to measure the reaction kinetics of the oxidation of benzoic acid, adsorbed to γ-alumina,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a neighboring Pt grid. It could be shown that oxygen, activated on Pt may increase the oxidation rate, though there is no contact between Pt and the benzoic acid.  相似文献   
28.
Bacterial induced carbonate mineraliza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as a new potential method for restoration of limestones in historic buildings and monuments. We claim here the formation of calcium carbonate was controlled by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 isolated from Bacillus pasteurii. The process of crystallization nucleation was accelerated in the presence of cells and inhibited in the presence of EPS. The CaCO3 film deposited on cement paste surface was about 100 µm after 7 d 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various restoring methods showed that higher decrease of water absorption of cement paste was gained in brushing appl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gar, which could maintain urease with high activity in long term compared to spraying method. The coefficient of capillary suction of cement paste treated with brushing method was reduced by 90%. Mixed media consisted of sands, urea, Ca2+ and concentrated biomass, was injected into artificial cracks of cement paste followed by continual nutrient supplement, and CaCO3 particles were precipitated gradually between sands particles which were combined with cement matrix.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covered specimens was restored to 84%,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is kind of bio‐restoration method is effective in repairing surface defects of cement‐based materials.  相似文献   
29.
阐述了煤及焦炭标准样品的发展概况,通过对国内外煤及焦炭标准样品的种类、技术性能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了煤及焦炭标准样品的变化动态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由于高炉冶炼技术的进步 ,焦比大幅度下降 ,以焦炭溶损反应为代表的焦炭热性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矿物质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因而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注意[1,2 ] 。对焦炭溶损反应的催化作用研究最多的是碱金属 ,然而 ,除钾、钠外 ,焦炭中还存在许多其它矿物质 ,它们大多数对焦炭溶损反应具有催化作用。本实验用碱土金属浸渍在高炉焦炭上 ,采用程序升温热重法 ,考察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焦炭溶损反应TG线及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影响。1 实验部分1 1 试样制备及矿物质加入方法 古交焦炭经破碎机粗破碎 ,缩分 ,弃去一部分焦样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