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97篇
  免费   2247篇
  国内免费   1571篇
化学   5017篇
晶体学   155篇
力学   1525篇
综合类   338篇
数学   5762篇
物理学   73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474篇
  2016年   564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1204篇
  2012年   875篇
  2011年   1045篇
  2010年   892篇
  2009年   1023篇
  2008年   1126篇
  2007年   1151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935篇
  2004年   749篇
  2003年   716篇
  2002年   703篇
  2001年   508篇
  2000年   507篇
  1999年   461篇
  1998年   433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286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197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98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6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65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35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36篇
  1978年   38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32篇
  1973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novel thermally responsive polymer microspheres with magnetic properties. Dispersion and inverse emul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N‐isopropylacrylamide (NIPAAm) and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 (MBAAm)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presence of γ‐Fe2O3 nanoparticles. The resulting microspheres were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morphology, size, polydispersity, iron content, and temperature‐dependent swelling using optical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QELS, and AAS. The effects of several variables, such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γ‐Fe2O3, MBAAm crosslinking agent, Span 80 surfactant, 2,2′‐azobis(2‐methyloctanenitrile) (AMON) initiator, and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microspheres were studied. Swelling and thermoresponsive behavior of the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γ‐Fe2O3 nanoparticles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microspheres contained about 8 wt % of iron. The presence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concentration changes did not have an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of the composites. The particles gradually shrink into an increasingly collapsed state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raised to 40 °C since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weakens the hydration and PNIPAAm chains gradually become more hydrophobic, which leads to the collapse of the particles.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45: 5884–5898, 2007  相似文献   
52.
基于实数编码的免疫遗传算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针对标准遗传算法(SGA)搜索效率低、收敛速度慢等缺陷,在免疫遗传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数编码的免疫遗传算法(RIGA)。研究表明,RIGA对SGA的改进是有效可行的,显示出稳健的全局优化、计算量少而解的精度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期货经纪公司保证金的一种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马尔可夫链在存储论中的应用,结合Ergodic定理,得到确定期货经纪公司保证金的Ergodic模型,即一个双目标规划问题,然后应用乘积最大化准则,将该模型转化为单目标规划问题来求解。该方法考虑期货经纪公司承担的风险和对投资者的吸引程度,为保证金的确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4.
刘维慧  吴健 《应用光学》2004,25(6):31-33
在科尔莫戈罗夫理论的基础上,推广了光束在接收面上相关函数的物理含义。分析了多光束在接收面上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光束光强起伏方差的解析表达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信道间距的增加,信道相关性下降。到达接收面的光强起伏方差降低;当信道完全重合,即相关系数变为1时,叠加后的光强起伏方差没有明显降低。与单光束时没有区别;在允许范围内增加光束数目可降低光强起伏。  相似文献   
55.
李键 《物理实验》2003,23(8):45-47
通过用毛细管测量纯水表面张力系数实验,得到管内径d与接触角θ的相对误差之间的关系曲线,由此说明实验测得的表面张力系数α和理论公式相比呈现一定的偏差,并简单地讨论了实验的理想状态与实际情况的差别.  相似文献   
56.
从现有的PCDFs分子的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 (logKow)实验数据出发 ,建立定量结构 性质关系方程(QSPR) .采用G98W程序包中的PM3方法对 13 5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分子和二苯并呋喃进行了优化计算 ,作业命令为 #pPM3optfreqscf(conver =9) ,以计算所得的分子轨道能量、碳原子电荷作为PCDFs分子结构描述符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技术建立了PCDFs的logKow与分子结构描述符的四元方程 ,最优相关系数为 0 .95 0 7,标准偏差为 0 .173 7,经检验该模型的稳健性好 ,并对未有实验数据的 85个PCDFs的logKow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7.
58.
Most of the methods used in the ARCH literature for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model are based on evaluating the ability of the models to describe the data. An alternative model selection approach is examined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models in terms of standardized prediction error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9.
NCD系统的数学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索赔折扣系统(No Claim Discount system,简记为NCD系统)是世界各国机动车辆险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经验费率厘定机制.本文尝试建立了NCD系统严谨的数学理论, 重点讨论了NCD系统的数学建模和稳态分析.此外,作为本文必要的数学前提,首先在第2节着重探讨了随机矩阵间的随机优序关系,并将所得结论运用至齐次不可约且遍历的马尔科夫链的研究中,这些内容也有其独立的数学上的兴趣.  相似文献   
60.
二次阳极氧化方法制备有序多孔氧化铝膜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二次阳极氧化方法制备多孔氧化铝膜与一次阳极氧化方法制备多孔氧化铝膜孔排布规律性的对比 ,结果发现 ,二次阳极氧化方法制取的多孔氧化铝膜孔排布规律性明显好于一次阳极氧化法制取的多孔膜 .在几个微米范围内 ,孔呈理想的六角排布 .去除一次阳极氧化膜后 ,二次阳极氧化得以在更良好的表面进行 ,制取的氧化铝膜孔规律性和有序度更高 .有序区域的尺寸与晶粒内的亚晶大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