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化学   593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4A沸石从水溶液中吸附氯化十四烷基吡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A沸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三聚磷酸钠,以减少合成洗涤剂对水质富营养化的影响,在硬水中使用也不致降低洗涤效力.本文研究了4A沸石在不同pH水溶液中和无机盐存在下对氯化十四烷基吡啶(TPC)的吸附作用,初步探讨了吸附机制.  相似文献   
102.
随着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发展,出现了无机/有机杂化IPN,调整两组分或多组分互穿程度控制材料的结构、形态与性能,可使材料具有较宽的适用范围.此类材料具有高模量、高韧性,易成型加工.  相似文献   
103.
在含氟的弱酸性介质中,以四丙基溴化铵为模板剂,以NH4VO3和VO2+为钒源合成出V-ZSM-5分子筛,运用XRD、SEM、IR、XPS、ES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钒进入了分子筛骨架,并且主要以正四价态存在。  相似文献   
104.
具有ZSM-5结构的含钛和含硼分子筛是催化性能良好的新型杂原子分子筛,可分别作为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反应[1]和制备高纯异丁烯的催化剂[2]。近年来,有关这2种分子筛的合成已见报道[1~4]。但其合成均采用碱性介质,成核和晶化都比较快,因此未能得到生长完美的杂原子ZSM-5型分子筛大单晶。  相似文献   
105.
分子筛修饰电极中内电子传输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电化学方法聚合方法筛孔道内的苯胺,以聚苯胺分子筛修饰电极为模型研究了分子筛修饰电极的内电子传输机理,NaY分子筛的离子交换点位被苯胺修饰后,通过电聚合制得聚苯胺分子筛修饰电极(Pan^+Y-ZME),该电极通过聚苯胺链自身的电子跳跃来实现电子传输,且只有通过阴极富集后对溶液中Cd^2+才有响应,并能用于测定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06.
首先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符合SrAl2O4:Eu^2 ,Dy^3 化学组成的溶胶,然后通过机械研磨、水热反应和微波加热反应三种不同的组装方法和微波还原扩散法使其进入主体ZSM-5沸石的孔道中。主客体材料的荧光光谱出现显著蓝移,余辉光谱出现400nm和517nm两个发射峰,两个余辉峰的相对发射强度随组装方法和组装浓度的改变而具有可调性,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发光材料进入沸石的纳米级孔洞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7.
选取苯和1-辛烯作为模拟汽油中的芳烃和烯烃, 分别研究它们对Ce(IV)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脱硫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随着模拟油中苯和1-辛烯含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漫反射光谱(UV-DRS)技术研究发现, Ce(IV)Y分子筛对苯和1-辛烯的吸附模式及影响脱硫的机理是不同的. Ce(IV)Y分子筛阳离子和苯形成π络合作用, 作用力较弱, 容易脱附; 而与1-辛烯的双键发生σ-π络合, 不容易脱附. 在Ce(IV)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含苯模拟油中的硫化物时, 由于苯的存在, 苯和噻吩在分子筛表面存在严重竞争吸附, 影响了吸附剂的选择性脱硫. 而在含1-辛烯的模拟油中, 由于1-辛烯直接和分子筛发生强相互作用, 占据了吸附剂的活性位, 导致Ce(IV)Y分子筛的脱硫性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8.
A continuous process for the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silicates such as MCM-41 at room temperature has been achieved by employing a tubular reactor in which tetraethoxysilane was used as the silicate source (see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below). The formation of the hexagonal mesophase, which was monitored by using in situ XRD at different points of the tube, was completed in three minutes after mixing of the reactants. The product was stable to calcination, and N2-sorption measurements confirmed the high surface area and narrow pore-siz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09.
A range of novel structures , such as the metalloaluminosilicate UCSB-8 (depicted schematically), are accessible by synthetic strategies that coul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rational design of other large-pore zeolites and zeolite-type materials. The combination of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with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example host–guest shape analysis, may provide further breakthroughs in this field.  相似文献   
110.
Organic, nanoporous heterogeneous catalysts based on a carboxylate-containing, amphiphilic mesogen catalyze the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see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These networks maintain their order in solution and can be recycled. Enhanced basicity, excellent site accessibility, and substrate size exclusion are features of these nanostructured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