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4篇
  免费   1165篇
  国内免费   1405篇
化学   2049篇
晶体学   448篇
力学   132篇
综合类   71篇
数学   12篇
物理学   186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52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分子沉积(MD)膜的屏蔽效应,讨论了不同条件对其成膜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金电极表面沉积规整MD膜的一般机制和佳成膜条件,证实了MD膜的自发有序排列的组装过程。  相似文献   
82.
高活性钛镀铂电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秀峰  陈衍珍 《电化学》1996,2(4):435-438
在电沉积过程中采用超声波振荡技术,选择最佳条件可制备牢固高活性然镀铂电极,超声波振荡技术改善他镀层与基底的粘结力。电极活性与双层电容有关,并旭因于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83.
研究了废Al2O3基催化剂中Pt,Pd的ICP-AES测定新方法。以王水溶解样品,在HCl(5 95)介质中,用工作曲线法对废Al2O3基催化剂中的Pt,Pd直接进行测定,不需进行基体匹配。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Pt 0.1μg/mL,P 0.045μg/mL;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Pt 95.2%-105.5%,Pd 95.3%-100.6%;RSD(n=6)均<9%。  相似文献   
84.
模板组装Fe纳米线阵列及其微结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铝在硫酸溶液中经直流阳极氧化,得到多孔铝阳极氧化膜(AAO). 以AAO膜为模板,通过交流电沉积的方法,在AAO模板孔内成功组装了Fe纳米线.TEM分析表明,Fe纳米线的长度约为2.5 μm,其长度分布十分均匀;粗细均匀,直径约为25 nm. XRD实验分析证实,所制备的Fe纳米线为α-Fe.选区电子衍射(SAED)实验分析表明,α-Fe纳米线具有单晶结构.  相似文献   
85.
化学镀非晶态Ni—P层的初期沉积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毅  张磊 《电化学》1997,3(4):433-437
化学镀非晶态Ni-P镀层初期沉积过程和沉积层状态是影响结合强度的决定性因素.对不同基体材料初期沉积的观察发现,有些非晶态镀层的初期沉积中含有微晶.微晶的产生与否与基体材料以及镀层材料晶格的错配度有关,当镀层与基体材料点阵常数相差不大,镀层的初期沉积沿基体晶格外延生长出现微晶层,反之,点阵常数相差较大时,初期沉积物中未发现微晶.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金属镍、镍镀层及Nl-La2o3复合愤层于900℃、1000℃时的恒温氧化实验,发现Nl-La2O3复合镀层的氧化行为明显改善。高分辨电子显徽镜(HREM)的观测研究表明,Ni-La2O3复合铰层氧化时,纳米尺寸的ka2O3颗粒掺人到氧化层中,形成了NiO-La2O3复合氧化物层;在氧化层晶界发现了异常原子排列的新现象。由此认为,Ni-La2O3复合镀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小尺寸的纳米颗粒可微量溶解,成为La(3+)的晶界们聚“源”,阻止Ni(2+)的短路向外扩散,从而改善了氧化层的微观结构和生长机制。  相似文献   
87.
功能性超薄有序分子沉积膜的制备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1991年G.Decher等首次探讨了阴阳离子与聚电解质交替沉积制备有机超薄膜的方法。我们在完善成膜技术和发展成膜基质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其成膜过程与膜的结构,并定义这种新的自组装超薄有序膜为分子沉积膜——MD膜。MD膜是利用阴阳离子的静电吸附反应特性,通过相反离子体系的交替分子沉积制备的层状有序自组装多层超薄膜。需要指出的是,分子沉积既是有机超薄膜的制备技术,本身又是一种自组装超薄有序膜。MD膜制备工艺简单,热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好,不受基体形状与面积限制。  相似文献   
88.
刘彪 《无机化学学报》1990,6(4):413-416
在金属和石墨基底电极上用恒电位沉积法制备出普鲁士蓝(PB)薄膜,研究了影响膜生长的多种因素;观察到PB膜的电化学活性。用红外光谱及电子能谱对膜的化学组成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最初制备的膜为不溶性PB:Fe_4[Fe(CN)_6]_3,在含K~+的电解质溶液中经电化学反应后膜部分转变为可溶性PB:KFeFe(CN)_6,由此确定了PB膜的电化学反应式。  相似文献   
89.
Platinum nanowire (PtNW) can be grown by electrodeposition in polycarbonate membrane, with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nanowires about 250 nm. The PtNW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T) are then dispersed into chitosan (CHIT) solution. The resulting PtNW-CNT-CHIT material brings new capabilities for electrochemical devices by using the synergistic action of th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of PtNW and CNT. By dropping the PtNW-CNT-CHIT film onto the glassy carbon (GO) electrode surface, and after evaporation an amperometric sensor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ndole-3-acetic acid (IAA) was developed. The oxidation current of IA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PtNW-CNT-CHIT film coated GC electrode, in contrast to that at the CNT-CHIT modified GC. The linear response of the sensor is from 50 ng/ml to 50 μg/m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5 ng/mL.  相似文献   
90.
稀土掺杂PbO2电极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以SnCl4.5H2O,Sb2O3,La(NO3)3(或Nd(NO3))为前驱体(摩尔比分别为Sn∶Sb∶La(Nd)=100∶6∶(0.5,1,2),制备稀土(La,Nd)掺杂Sn,Sb溶胶,以钛电极为基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La,Nd)掺杂SnO2中间层,热处理温度为450和500℃,热处理时间共5 h;采用电沉积法制备PbO2表面层,得到改性PbO2阳极,优化了制备改性PbO2电极的稀土掺杂量。以含油污水为目标有机物,借助于CODCr去除情况分析电极的电催化氧化能力;分析了电极结构与电催化特性之间的关系。采用SEM和XRD分析了制备电极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其析氧电位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中间层掺杂La元素的电极,掺杂比为Sn∶Sb∶La=100∶6∶1时电极性能最好;而中间层掺杂Nd元素,掺杂比为Sn∶Sb∶Nd=100∶6∶2时电极的性能最好,此比例时电极对目标有机物CODCr去除率分别为91.90%和90.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