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3篇
化学   615篇
晶体学   4篇
物理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煤焦油萘择形异丙基化产物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 (CGC/MS)联用技术 ,经计算机质谱库检索并结合人工谱图解析 ,研究了在不同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上煤焦油萘择形异丙基化产物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 ,煤焦油萘异丙基化产物主要由一取代萘、二取代萘以及少量三取代萘组成 ;除 HZSM-5活性较低以外 ,其它催化剂均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其中 HY和 Hβ反应活性最高 ,萘转化率分别达 75 .1 5 %和 5 5 .96% ,但β位产物的选择性较差 ;ZM类催化剂既有一定的活性 ,又有较高的β选择性 ,是萘择形异丙基化反应理想的备选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2.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预测两油层合采过程中单层的产量分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晓泰  王振平  毕丽飞 《色谱》2000,18(4):318-321
 在全油的气相色谱指纹没有显著差异的原油中 ,发现了萘、菲系列化合物在原油中的浓度具有显著差异。提出了预测两油层合采过程中的分层产量分数的新方法。选择萘、菲系列化合物为地化指标 ,用氧化铝 硅胶柱对其预分离 ,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视浓度。通过用人工配制的混合原油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全油气相色谱差别小的原油 ,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偏差为 8% ,精确度优于全油气相色谱指纹法。  相似文献   
113.
钯系高分子载体催化剂对硝基苯液相加氢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以弱碱性(AH-1、AH-2ХH)、中等碱性(AH-31、ЭⅡЭ-10∏)以及强碱性(AB-17-8、AB-16ΓC)等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的钯系催化剂,测定了它们硝基苯催化加氢的活性,其中Pd-AH-1、Pd-AB-16ГC和Pd-AB-17-8的活性较好。本文还分析了树脂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4.
报道了微晶萘负载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酮(PMBP)微型柱分离预富集与电热蒸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ETV-ICP-AES)联用测定痕量稀土元素(Sc,Y,La和Yb)的新方法.试验了影响分离/预富集待测物的各种因素(包括溶液酸度、流速、试样体积、微柱尺寸);研究了吸附有待测物的微晶萘的溶解方法及共存元素对分离/测定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相对检出限为14pg/mL(Sc),32pg/mL(Y),190pg/mL(La)和26pg/mL(Yb),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1%,3.5%,4.8%和3.4%(n=9,c=10ng/mL).本法已成功地应用于生物样品中痕量稀土元素(Sc,Y,La和Yb)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5.
张伟  赵德丰 《应用化学》2005,22(2):123-0
含双萘环通用染料的合成与染色性质;通用染料;双萘环;合成;染色  相似文献   
116.
介绍煤焦油中萘含量测定的两种方法:蒸馏结晶法和气相色谱法,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煤焦油中的萘含量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7.
以萘为π-中心的双芪类衍生物双光子上转换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2个新的双光子上转换荧光分子—1,4-双-(9-乙基咔唑基)萘(简称为BECVN)和1,4-双-(4’-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萘(简称为BMABN)的单光子、双光子光谱性质。在~375 nm Xe灯光源激发下,两样品的DMF溶液发出很强的蓝、绿色荧光(峰位492~541 nm),视感效果非常明显。BMABN分子的线性吸收/发射光谱的峰位与BECVN分子相比,均发生红移;相对荧光量子产率(Φf)比BECVN降低了7.4倍。在飞秒钛宝石激光器泵浦下(760 nm),两样品的DMF溶液发出强的双光子上转换荧光发射,峰位与单光子荧光峰位相比发生红移(500~556 nm)。BMABN的双光子荧光强度和双光子吸收截面分别是BECVN的3倍和30.4倍。  相似文献   
118.
制备了H型分子筛HY,Hβ和HM,通过XRD,NH3-TPD和Py-IR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萘与正己醇的烷基化反应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HY可作为己基化反应的催化剂,较高的反应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对β-己基萘的生成有利.  相似文献   
119.
酸性溶液中硝基苯在WC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四氟乙烯为粘接剂制成碳化钨(WC)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法和恒电位阶跃法研究了硝基苯在酸性溶液中W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WC电极对硝基苯的还原具有较好的活性,电极过程受扩散和电化学步骤混合控制;表观活化能为23.7kJ·mol 1,其中,电化学步骤的活化能10.91kJ·mol 1.  相似文献   
120.
High molecular-weight aromatic polyamides were obtained from 1,5- and 2,6-bis-(4′-carboxy-4-phenylenoxy-sulfonyl)naphthalene by direct polycondensation reaction in N-methyl-2-pyrrolidone with various aromatic diamines, using triphenyl phosphite and pyridine as condensing agents. The 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infrared analysis. The polyamides, obtained in quantitative yield, possessed inherent viscosities in the range 0.42–1.70 dL/g,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245–310°C, and 10% weight loss temperatures in nitrogen and air above 435 and 424°C, respectively. Most of the polymers were soluble in aprotic solvents. The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on properties, such as solubility, Tg, and thermal behavior, were also studied. © 1996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