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9篇
  免费   2217篇
  国内免费   2831篇
化学   14090篇
晶体学   174篇
力学   364篇
综合类   64篇
数学   208篇
物理学   305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413篇
  2021年   552篇
  2020年   805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534篇
  2017年   608篇
  2016年   806篇
  2015年   759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1432篇
  2012年   1037篇
  2011年   1096篇
  2010年   857篇
  2009年   954篇
  2008年   904篇
  2007年   886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672篇
  2004年   620篇
  2003年   546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77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根据出现在质谱中的各种大小的碳原子簇的相对丰度,分析了由激光产生的碳原子簇离子的统计分布,研究了这些统计分布与碳原子簇结构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构型的原子簇的相对丰度可以由同一条对数正态分布曲线来描述,由此能够获得碳原子簇构型的变化情况。质谱中分布曲线的数目对应于具有不同构型或不同结构稳定性的原子簇的数目。如果某些簇离子的谱峰明显地高出分布曲线,它们的结构应特别稳定,其成簇原子数就是所谓的“奇幻数”(magicnumber),例如在石墨质谱中的C_(60)就属于这种情况。原子簇的统计分布还与它们的生成过程有关,由此可能揭示出原子簇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102.
聚丙烯基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纳米碳纤维对PP/CNF复合材料中PP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纤雏可提高PP的结晶温度,但略降低其结晶速率和结晶度。提高纳米碳纤雏含量或减小纳米碳纤雏直径,PP结晶行为的上述变化更为明显,但结晶速率随纳米碳纤维含量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了以活性炭为载体的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制备方法、影响负载量的因素、负载催化剂的性质、吸附模型和脱附作用。总结了杂多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形态研究以及杂多酸与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的化学键合作用的研究成果,展望了该催化剂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4.
105.
Carbon Nanotubes in Analytical Scienc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6.
溶剂热还原合成Cr2O3纳米管(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r2O3 nanotubes with diameters of 80 nm and lengths of 550 nm were synthesized in a solvothermal reduction system at 180 ℃. The acetyl acetone (AcAc) and ethylene glycol (EG) were used as the chelate agent and the reductant respectively in the system. An intermediate compound-Cr(Ⅲ)(C5H7O2)3 was formed to force Cr2O3to crystallize along one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07.
超临界co2中模板法制备氧化铝多孔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co2;活性炭;模板;氧化铝;多孔  相似文献   
108.
TiO2与浓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组成是Na2-xHxTi2O4(OH)2,0≤X≤2的纳米管。X随后处理时溶液的pH值的不同而不同,当X=2时即为钛酸纳米管。本文在考察热处理温度对钛酸纳米管和钛酸纳米薄片相变的影响时,发现它们的相变规律几乎完全相同。本文通过TEM、XRD、Raman及FT-IR光谱等技术对合成的钛酸纳米管和钛酸纳米薄片随焙烧温度的相变规律、晶粒形状及结晶程度等性质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9.
The voltammetric behavior of uric acid (UA) was studied with an Au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SWNTs). In 0.1 M HAc-NaAc buffer solution (pH 5.0), the SWNT-modified electrode shows high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UA oxidation. The electro-oxidation of UA is an irreversible diffusion-controlled process with a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of 8.85×10−6 cm2 s−1. The peak current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UA in the range of 4.0×10−6-7.0×10−4 M. The detection limit is 1.0×10−6 M. The SWNT was characteriz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Furthermore, the SWNT-modified electrode has favorable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toward dopamine and norepinephrine. This SWNT-modified electrode can also separate the electrochemical responses of uric acid, norepinephrine and ascorbic acid.  相似文献   
110.
杨琪  邓意达  胡文彬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2):2049-2053
采用聚乙烯醇对碳纳米管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化学沉淀法将Al(OH)3均匀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然后在氮气气氛下于500 ℃煅烧2 h,制备出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采用TEM、TG、DTA、XRD、IR、氮吸附脱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等对氧化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未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相互分离;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氧化铝与碳纳米管结合良好。经聚乙烯醇改性的碳纳米管表面均匀覆盖一层聚乙烯醇膜,通过聚乙烯醇的吸附作用, Al(OH)3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覆盖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