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01篇
化学   830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5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31.
本文以小牛胸腺DNA和酵母TRNA为载体, 对核酸与硼笼化物的几种偶联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活化后的核酸通过交联剂MBS和DCCI分别能与Na2B12H11SH和(Et4N)2B1OH9R相偶联, 找到了反应条件温和, 偶联程度较高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832.
利群  张滂 《化学学报》1990,48(9):913-919
γ-卤-对羟基苯丁酮(1a, 1b)、γ-羟基-对苄氧基苯丁酮(2)、β-(对羟苯甲酰基)丙酸(5)、对羟基苯乙酮(8)及其同系物在形成乙二醇缩酮的标准条件下(与乙二醇和催化量对甲苯磺酸在苯中回流脱水)均不形成缩酮; 除8外, 分别形成相应的γ-乙二醇单醚(3,4)和乙二醇单酯(6)。当对位羟基转化成醚、酯或其他基团和2的羟基被苯甲酰化时, 则分别形成稳定性相差颇大的乙二醇缩酮。通过邻近基团参与过程说明了这些不同的行为。  相似文献   
833.
用流动混合微量热计测定了25℃时三个硝基苯甲酸在水-乙醇[0-80%(v/v)]混合溶剂中的电离焓。引用文献ΔG1^0的插值结果, 计算了硝基苯甲酸在相同溶剂中电离过程的熵变。根据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迁移焓特征, 分析讨论了硝基苯甲酸在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电离焓的变化趋势。认为邻硝基苯甲酸电离焓的特殊性, 可能与基团的空间位阻使阴离子的负电荷高度定域有关。  相似文献   
834.
孙小静  王东  陈德恒 《化学学报》1990,48(5):489-493
从三甲基烯丙基硅烷和己同出发, 经过烷基反应、硅卤消除反应、铝氢化反应以及烯基碘(4)和烯基铝(6)的偶联反应, 实现了油松毛虫性引诱剂(1a-1c)的合成。总产率为20%, 产物的立体化学纯度为94%。  相似文献   
835.
本文建立了二级发应在绝热系统中的热动力学研究, 并用自制的绝热式自动量热计, 研究了几个放热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 而且对吸热反应体系的热动力学研究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36.
The kinetics of the oxtraction of U(IV) chloride in the TOPO-HCl system has been studied using the single drop technique,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U(IV, TOPO and HCl on the extraction rate for U(IV) have been examined. The extraction rate measured were found to be of first order with respect to (U(IV)) and (TOPO) (0). Moreover, the rate varied with (HCl)^3^/^2 between 2-7M hydrochloric acid. The extraction rate equation can be written as R=K(U(IV))(TOPO)(0) The rate constant K was evaluated to be 3.7X10^-^5 at 3M HCl and 15`C. The extraction rate wa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was found to be 10.8 kcal/mol between 15 to 45`C.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ate-controlling step may be the chemical reaction of UCl4 with TOPO at the interfac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rfacial complex UCL4.TO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