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7篇
  免费   1310篇
  国内免费   576篇
化学   3576篇
晶体学   82篇
力学   211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161篇
物理学   422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260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534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485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89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402篇
  2006年   393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42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微腔激光器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艳玲  王宏 《物理与工程》2002,12(6):33-35,45
本文探讨了微腔激光器的分类、基本原理及特点,并简单介绍了目前几种微型激光器的发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42.
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采用光学方法测量了氩气介质阻挡放电的发光特性。发现在驱动电压处于一定的范围内时,放电处于丝极模式,在驱动电压的每半周期内,无论是放电的总光还是单个微通道的放电发光均只有一次脉冲,单个微放电的时间为2μs,而总放电时间为2.4μs,这表明在氩气的丝极模式中,各单丝产生与熄灭的时间极其接近,各个放电丝之间有着很好的时间相关性。最后将本文的结果与空气中介质阻挡放电丝极模式的发光特性相比较,空气放电在每半周内的总光信号由多个脉冲组成,而每一个脉冲对应多个放电丝,因而氩气中各个放电微通道之间的时间相关性远强于空气的情况。  相似文献   
43.
谭海曙  姚建铨 《光学学报》2003,23(6):45-749
成功制备了结构为ITO/PDDOPV/PPQ/Al的异质结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该器件在正反向偏压下均可发光。在正向偏压下的光发射主要来自PDDOPV,但在反向偏压下的光发射则包括来自PPQ的蓝光发射和PDDOPV的黄光发射。蓝光强度与黄光强度的比值随着反向偏压的增加而增加,当反向直流电压分别为22V、24V、26V、28V时,其电致发光光谱中PPQ与PDDOPV的峰高比IPPQ/IPDDOPV分别为1.092、1.329、1.605、2.046。换句话说,该器件的发光颜色是压控可调的,这对实现彩色显示是极为有利的。分析了在反向偏压下的发光机理以及IPPQ/IPDDOPV受电压控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44.
为了进一步研究纳米导线阵列的排列形状以及阵列数目对其场发射行为的影响,利用镜像悬浮球模型对正方形以及六边形排列的纳米导线阵列的场发射行为进行计算与模拟,近似的得到纳米导线阵列的场发射增强因子满足如下的变化趋势:β=h/ρ(1/1+W)+1/2(1/1+W)2+3,其中h为纳米导线的高度,ρ为纳米导线的半径,W是以R为自变量的函数,R为纳米导线阵列的间距.结果显示纳米导线阵列的排列形状对其场发射性能的影响较小,而阵列间距则是影响场发射性能的关键因素:当R<R0时,场发射增强因子随着阵列间距的减小而急剧减小;当R>R0时,场发射增强因子基本不变,其中R0为导线阵列场发射的最佳间距.进一步研究表明改变纳米导线阵列的数目基本不会改变阵列的场发射性能随间距的变化趋势,但是随着阵列数目的增加,R0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场发射增强因子也会降低. 关键词: 纳米导线 场发射 增强因子 阵列数目  相似文献   
45.
塑料闪烁体的辐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0Co放射源分别对3种塑料闪烁体(BC-408, EJ-200, BC-404)进行辐照损伤研究, 比较辐照前后的透射谱、发射谱及光产额的变化, 发现3种闪烁体在低剂量具有较好的抗辐照性能; 当照射剂量超过1.44×104Gy时,透射谱明显变坏, 光输出减少很严重, 但发射谱却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6.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EACVD中氢原子的发射过程进行了模拟。给出了由氢原子谱线测定电子平均能量的方法,结果对EACVD生长金刚石薄膜过程中实时监测电子平均能量,进而可以有效地控制工艺条件,生长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7.
Applied Bio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  相似文献   
48.
掺杂对碳纳米管拉曼光谱及场发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温热解法在860℃分别制备出了镓、氮以及硼和氮掺杂的碳纳米管,提纯后利用丝网印刷工艺分别将它们制备成薄膜,并测试了它们的拉曼光谱与场发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杂纳米管的缺陷密集度比纯碳纳米管明显增大,而它们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则与掺杂元素的性质密切相关。镓和氮掺杂的纳米管均具有非常优异的场发射性能,而硼和氮共掺杂的纳米管的场发射性能很差。掺杂引起碳纳米管费米能级附近能态密度的变化及功函数的降低是其具有优异场致电子发射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一种基于灰度变换的红外图像增强算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红外图像,采用双门限分割法进行图像分割,然后采用分段灰度变换法进行图像增强。根据具体图像,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确定2个阈值,将图像分割为目标区、过渡区和背景区3部分;按照每一部分的特点,设计不同的灰度变换,对图像进行分段线性增强,得到感兴趣目标区的最佳视觉效果。通过对16位红外图像进行实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实验表明,该算法灵活便捷,在增加对比度和去除噪声的同时,还抑制了背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纳米晶ZrO2:Er3+-Yb3+的制备及其室温上转换发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俞莹  吕树臣  周百斌  辛显双 《物理学报》2006,55(8):4332-4336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ZrO2:Er3+-Yb3+纳米晶粉体,所制备的纳米晶粉体具有较强的室温上转换发射和红外发射.研究了样品的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质随着Yb3+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X射线衍射谱分析发现,经800℃煅烧2h后得到的ZrO2:Er3+-Yb3+纳米晶是四方相和单斜相的混合结构,经950℃煅烧2h后得到的样品以单斜相为主,随着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