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22篇
  免费   1922篇
  国内免费   5078篇
化学   26669篇
晶体学   1221篇
力学   335篇
综合类   261篇
数学   4090篇
物理学   524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375篇
  2021年   927篇
  2020年   751篇
  2019年   754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790篇
  2016年   841篇
  2015年   762篇
  2014年   1071篇
  2013年   2440篇
  2012年   1733篇
  2011年   1915篇
  2010年   1834篇
  2009年   2109篇
  2008年   2080篇
  2007年   2099篇
  2006年   2007篇
  2005年   1786篇
  2004年   1774篇
  2003年   1449篇
  2002年   1273篇
  2001年   964篇
  2000年   966篇
  1999年   735篇
  1998年   686篇
  1997年   623篇
  1996年   492篇
  1995年   556篇
  1994年   498篇
  1993年   451篇
  1992年   413篇
  1991年   302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178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99篇
  1985年   88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57篇
  1981年   83篇
  1980年   69篇
  1979年   56篇
  1978年   44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21篇
  197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以NH2SO3H为催化剂, 室温无溶剂条件下, 研磨芳醛、β-酮酸酯和尿素合成了一系列1,2,3,6-四氢嘧啶-2-酮衍生物. 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环境友好、产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2.
铈改性NaZSM-5分子筛担载Pd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玉水  吕功煊 《化学学报》2003,61(4):635-640
以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添加CeO2的Pd-Ce/NaZSM-5负载型催化剂.以C0氧化为 模型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Ce含量、预还原、空速及水蒸气等对C0氧化性能的影 响,并利用XIlD和朋等手段对催化剂体相及表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 CeO2作助剂可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且催化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及Ce含量的增加 而增加;随着空速的增加而降低;催化剂对水蒸气不敏感,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 反应可连续进行720h以上保持C0完全转化;H2预还原作用使催化剂活性有所提高. XRD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组分处于高分散状态,Ceob的引入促进了N物种在 NaZSM—5载体上的分散.表面XPS分析证实催化剂表面Pd物种处于较高的氧化状态 ,且CeO2与Pd物种间存在协同作用.Pd的高分散及其与CeO2的相互作用是催化剂具 有高活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从简单易得的原料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一锅法合成N-甲基十氢吖啶-1,8-二酮化合物,我们以各类醛(脂肪醛、芳香醛、二醛)、达咪酮或1,3-环己二酮和甲胺为原料,以乙二醇或水为溶剂,经微波辐射,一步反应得到了一系列N-甲基十氢吖啶-1,8-二酮化合物。反应时间从传统热反应的4-5小时缩短至2-10分钟,产率较高(56-95%),并且不需要使用催化剂。该反应后处理方便,只需要简单洗涤,环境友好,为合成此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合成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一元脂肪醛、芳香醛,还适用于芳香二醛,因此可以合成含有一个或两个十氢吖啶结构单元的杂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4.
制得二(1,8-萘啶氮氧化物)合硝酸钍和铀酰配合物,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Th(C_3H_6N_2O)_2(NO_3)_4和UO_2(C_3H_6N_2O)_2(NO_3)_2。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摩尔电导、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995.
Summary Three series of 3-substituted 5-glycopyranosylamino pyrano[2,3-d]pyrimidin-2-one derivatives,3 a–c,4 a–c, and5 a–c have been prepared by treat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1,4-dihydro-6-glycopyranosylamino pyrimidin-4-ones1 a–c with malonic, methyl malonic and ethyl malonic acids, respectively.
Synthese von Derivaten des 5-Glucopyranosylaminopyrano[2,3-d]pyrimidin-2-on
Zusammenfassung Es wurden drei Serien von 3-substituierten 5-Glucopyranosylaminopyrano[2,3-d]pyrimidin-2-onen (3 a–c,4 a–c und5 a–c) mittels Behandlung der entsprechenden 1,4-Dihydro-6-glucopyranosylamino-pyrimidin-4-one (1 a–c) mit Malon-, Methylmalon- bzw. Ethylmalonsäure dargestellt.
  相似文献   
996.
合成了新配体1-N-(苯并咪唑-1-乙酰基)-4-苯基-3-氨基硫脲(BPMS),将其与Mn(Ⅱ)、Co(Ⅱ)、Ni(Ⅱ)、Cu(Ⅱ)、Cd(Ⅱ)、Zn(Ⅱ)、UO2(Ⅱ)等金属的醋酸盐反应,合成了7个新配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热重分析等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原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和C=N2的氮原子与金属配位  相似文献   
997.
1, 3-Dimethyluracil (DMU) in phosphate buffered-saline (PBS, pH=8) was irradiated by a medium pressure mercury lamp (MPML) and produced a novel compound C6H9N2O6P.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mpound has been identifi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EIMS, UV, IR, ^1H and ^31P-NMR.  相似文献   
998.
Al3Ti1B1RE细化剂对罐用铝材的细化效果及稀土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XRD,OM,SEM,EDAX等探讨了一种新型Al3Ti1B1RE中间合金细化剂对罐用铝材的细化效果及RE的作用。结果表明,该细化剂对罐用铝材的细化效果优于进口和国产Al3Ti1B,且具有长效性,达6h后仍未见明显衰退,明显提高了该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其细化效果及稳定性好的主要原因是:RE可降低铝液的表面能,增加铝液对细化核心(如TiAl3,TiB2)的润湿性,既充分发挥了异质形核作用,又防止了TiB2聚集沉淀倾向;RE也极易在结晶前沿富集造成成分过冷,阻碍了α-Al晶粒生长,并促进其在细化核心上形核;此外RE还兼有一定的净化、细化和变质作用,尤其是净化作用提高了该细化剂的冶金质量。  相似文献   
999.
吡唑啉类化合物具有杀菌特性和植物生长调节作用,3-苯基-5-(呋喃-2)吡唑啉二硫代甲酸盐能与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而与稀土的配合物尚未报道。为考察稀土与含硫有机配体形成配合物的条件及该配合物的性质,我们在非水体系和保护气氛  相似文献   
1000.
With 1-Pymnebutyric acid (PBA)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NTs),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modified 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In phosphate buffer solution (pH 7,0), the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 cytochrome C (Cyt C) was realized. In the cyclic voltammetry experiment two pairs of redox peaks ofCyt C were observed at 0.018 V and -0.314 V (vs. SCE), respectively. The redox reaction at 0.018 V was diffusion controlled, while the redox reaction at -0.314 V was adsorption controll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