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4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475篇
化学   740篇
晶体学   151篇
力学   293篇
综合类   32篇
数学   18篇
物理学   83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51.
采用~(57)Fe M(?)ssbauer谱学方法,跟踪考察新一代Fe-Zn二元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在高温燃气脱硫过程中的相态变化.结果表明,该脱硫剂在高温燃气中迅速还原,分解析出活性脱硫组分——高分散微晶态零价铁和氧化锌新相.前者承担提高硫容的粗脱硫功能,后者承担提高净化度的精细深度脱硫功能,两者存在互补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2.
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为活化剂将葡萄糖氧化酶(GOD)共价键接在玻碳电极上, 伏安实验观察到酶与电极基体的直接电子传递, 有观电子传递速度常数约为1s^-^1, 过程归因于全酶中辅基FAD的氧化还原转变。Ag^+离子的存在强烈地阻碍酶辅基的还原, 这与该离子抑制酶活性的机理可能有联系。Ag^+的抑制作用可由EDTA处理或电化学处理而解除, GOD电极对氧和苯醌的电还原有催化作用。测定了苯醌同还原态GOD的化学反应速度常数, 并讨论用苯醌代替氧作为生物电催化中的电子传递体的优点。  相似文献   
53.
Er3+,Ho3+和Tm3+在硫氧化钆中的余辉发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new Er^3 , Ho^3 and Tm^3 doped gadolinium oxysulfide phosphors with the long afterglow emission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 The synthesized phosph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excitation and photolumineseenee spectra, afterglow spectra and afterglow decay curve were examin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afterglow spectra of Gd2O2S:Er^3 , Mg, Ti showed typical transitions of Er^3 at 528(2H11/2→4I15/2), 548 (^4S3/2 →^4I15/2) and 669 nm (^4F9/2→^4I15/2). In the afterglow spectra of Gd2O2S: Ho^3 , Mg, Ti,typical transitions of Ho^3 at 546 nm (^5S2→^5I8), 651 and 661 nm (^2F5→^5I8) were observed. In Gd2O2S:Tm^3 , Mg,Ti, the afterglow emission at 800 nm (^1G4→^3H5) of Tm^3 was seen. The meehnism and model of afterglow energy transfer we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道一种新型Ni—Pd/碳化树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用该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高金属分散度和高机械强度,用于库仑法微量测定有机氧元素取得满意结果。文中对Ni和Pd颗粒在催化剂上表面形貌和分布、催化活性等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蓝绿色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本文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LaNbO4∶Dy3+及LaNbO4∶Dy3+,Ca2+荧光粉样品。通过测试样品的XRD、荧光光谱和CIE色度坐标,研究Dy3+单掺,Dy3+、Ca2+共掺对LaNbO4荧光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NbO4∶Dy3+及LaNbO4∶Dy3+,Ca2+荧光粉的衍射峰都与标准卡衍射峰的位置相匹配。样品的激发光谱均由两个宽带激发峰和一系列尖锐激发峰组成,LaNbO4∶Dy3+和LaNbO4∶Dy3+,Ca2+样品的最强激发峰位分别是387和472 nm。在波长为387 nm激发下,样品的最强发射峰值分别是575和477 ...  相似文献   
56.
以聚苯醚(PPO)为基体材料, 通过溴甲基化及咪唑基团功能化, 与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 硅氧烷基团水解交联及磷酸掺杂, 制备了兼具高磷酸掺杂含量、 高质子电导率和良好机械性能的高温质子交换膜材料. 以甲基咪唑(MeIm)和咪唑基硅氧烷化合物(SiIm)为功能化试剂(其中咪唑基团提供了磷酸作用位点, 同时SiIm中的硅氧烷基团水解后得到Si—O—Si交联网络结构), 提高了膜材料的机械稳定性. 与PTFE的复合进一步增强了膜材料的机械强度. 结果表明, 复合膜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一定的机械强度. 当磷酸掺杂质量分数为242.5%时, PPO-50%SiIm-50%MeIm/PTFE复合膜在160 ℃不加湿条件下的电导率为0.09 S/cm, 室温下的断裂拉伸强度为3.6 MPa.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高温加热–遇水快速冷却后的花岗岩试样进行单轴和三轴实验,研究了800℃内高温花岗岩遇水快速冷却后的力学性质随温度和围压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1) 400℃为高温加热–遇水快速冷却对花岗岩力学性质影响的阈值;(2)同一温度条件下,峰值偏应力、峰值应变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弹性模量随围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3)单轴实验中,温度低于400℃时,岩样表现为复合破坏,随着温度的升高破坏形式转变为拉破坏;三轴实验中,岩样整体上表现为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58.
利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Er~(3+)单掺、Er~(3+)/Yb~(3+)共掺杂Ca_(12)Al_(14)O_(32)F_2上转换发光样品。在980 nm激光激发下,Er~(3+)单掺和Er~(3+)/Yb~(3+)共掺杂样品均呈现出较强的绿光(528,549 nm)和较弱的红光(655 nm)发射,分别归因于Er~(3+)离子的~2H_(11/2),~4S_(3/2)→~4I_(15/2)和~4F_(9/2)→~4I_(15/2)能级跃迁。随着Er离子浓度的增加,单掺杂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掺杂浓度为0.8%。共掺杂Yb~(3+)后,Er~(3+)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大。还原气氛下合成的样品上转换发光强度增大约两倍,可能和笼中阴离子基团变化有关。发光强度和激发光功率的关系表明所得上转换发射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借助Er~(3+)-Yb~(3+)体系能级结构详细讨论了上转换发射的跃迁机制。  相似文献   
59.
针对工程应用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内嵌热管式的散热器,采用三根烧结芯热管作为散热器芯体,通过锡焊降低热管和壳体的热阻,提高了散热器的传热性能。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散热器在不同风速下的性能和均温性,同时进行了倾斜以及高温环境适应性测试、验证。该散热器具有传热快、均温性好、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60.
利用手持技术实时精确测量加热中石棉网上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石棉网上表面无铁丝点和有铁丝点间的温度差异与温差差异,通过回归分析探究石棉网上表面温度与其主要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同等条件下加热中的石棉网上表面无铁丝点与有铁丝点存在显著温度差异,而无铁丝点间的单位距离温差与有铁丝点间的单位距离温差无显著差异;石棉网升温阶段上表面温度与时间、位置的关系可拟合为二元一次线性方程,恒温阶段上表面温度与位置的关系可拟合为一元三次曲线方程;石棉网上表面温度从中心向边缘小幅递减,均匀分布,最大温差小于玻璃仪器的耐热骤变温差。研究结果为化学教育实践中科学使用石棉网以及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