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4篇
  免费   1025篇
  国内免费   896篇
化学   1373篇
晶体学   54篇
力学   369篇
综合类   96篇
数学   214篇
物理学   3339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215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重庆市涪陵区厚层软硬相间岩体失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涪陵区厚层软硬相间公路高边坡的详细调查发现,不同的岩层产状,不同开挖方向其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不同。本文根据野外实例总结了不同岩层产状与开挖方向对应的破坏模式,平缓层状斜坡破坏方式有滑塌式崩塌、倾倒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中倾角层状斜坡破坏方式有顺层滑移和崩塌;高陡倾角层状斜坡坡破坏方式有滑移式崩塌和坠落式崩塌。表明斜坡变形破坏地质力学模式与斜坡岩体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成生联系。通过对不同倾角的斜坡岩体破坏方式研究,可以达到系统评价预测斜坡稳定性的目的;通过公路开挖对不同产状岩层可能造成灾害的预期,可以采用不同的预防措施,避免大型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位于藏东南的帕隆藏布流域,处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的北缘,是新构造强烈隆升区,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发育。在青藏高原隆升及气候变化等内外动力作用下,研究区内堆积体分布广泛,具有独特的工程地质特征并成为该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物源。由于河流的下切及川藏公路的修建,形成了许多高陡的堆积体边坡,以冰碛边坡最为典型。由于其特殊的物源特征及形成过程,冰碛物具有粒度分布范围广、粗粒含量多等与其他沉积物不同的粒度特征。冰碛物粒度分布范围广的特征,导致随着研究尺度的不同,其结构特征也不相同,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冰碛土的力学强度一般强于其他堆积体,但受不同粒径颗粒的含量及分布、形成时代的影响,其力学特征也有所差异。作者对川藏公路沿线部分典型的剖面进行了量测,所量测的剖面虽然只是整个斜坡的一部分,与经验数据相比,仍表现出高陡的特征,而且很多边坡在既高且陡的形态下仍能保持稳定。本文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采用多种方法对这类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求出边坡的安全系数。考虑各种地震烈度下边坡的稳定性,得出这些边坡的安全系数与地震加速度具有严格的指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3.
高冲击随弹测试固态记录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丰  任勇峰  王强 《爆炸与冲击》2009,29(2):221-224
为记录爆炸高冲击信号,设计了随弹测试固态记录器。该固态记录器以FPGA器件XC2S30为核心处理芯片,在其内部的A/D控制器、高速状态机、相位延迟时钟和闪存控制器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将高冲击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存储到由闪存构成的主存储器中。利用设计的固体记录器并结合多层缓冲和双层钢套保护结构,成功地记录了炮弹爆炸抛撒和炮击试验中的全程高冲击信号。  相似文献   
994.
实现材料高应变率拉伸加载的爆炸膨胀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新型的爆炸膨胀环实验加载装置,加载装置中采用爆炸丝线起爆方式,避免了传统装置中对碰爆轰波加载时的应力不均匀性。利用新型的爆炸膨胀环实验技术研究了无氧铜材料的动态性能,利用激光位移干涉仪测量了试样环的径向速度历史,处理数据获得了无氧铜材料的流动应力-塑性应变-应变率的关系,为进一步利用爆炸膨胀环实验技术研究材料在高应变率拉伸加载时的本构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喷射成形Zn52Al40Cu2Si6微观形貌及耐磨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射成形工艺制备高铝锌基合金,利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表征了合金的磨损形貌和内部组织,采用M2000摩擦试验机考察了高铝锌基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沉积坯大部分为粗化均细的共析片层状组织,呈不均匀微观分布态,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树枝晶结构.沉积过程中形成较多无规则?不均匀分布的孔洞,致密度只有60%左右;由于时效后期的四相反应α+ε→Τ′+η,合金的硬度热处理后下降.试验中,硅颗粒在合金基体中始终呈均匀分布.通过M2000摩擦试验机测试合金的摩擦磨损性能.Zn52Al40Cu2Si6合金在2000N载荷,200r/min试验条件下呈最佳耐磨性能.合金的摩擦系数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96.
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分光谱定量分析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盐碱化土壤的光谱特性是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土壤盐碱化监测和评价的工作基础。为了实现对内蒙古河套灌区土壤盐分的定量反演,于2007年7~8月间采集了河套灌区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化学成分及其光谱反射特性的测量。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土壤盐分与高光谱数据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对土壤中主要盐分参数进行了反演实验。独立验证结果表明,对全盐(S%)、硫酸根离子(SO2-4)、pH值以及钾、钠总含量(Ka++Na+)有较好的反演精度,验证数据的决定系数R2分别是0.728,0.801,0.715和0.734,预测方差比(RDP)分别是1.79,1.87,1.64,1.63。将以上参数的PLSR模型回归系数聚合在TM的可见光(蓝色、绿色、红色)和近红外波段时,回归系数在数值上均有显著反应。研究结果为在航空航天遥感尺度上实现土壤盐分的定量反演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7.
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小波去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光谱遥感图像是由二维空间信息和一维光谱信息组成的三维数据。普通的去噪方式通常是分别对空间信息或光谱信息进行去噪,其主要缺点是忽视了高光谱图像强烈的谱间相关性和图谱合一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高光谱遥感图像去噪方法。该方法对各波段高光谱图像逐一进行二维小波变换,根据含噪声大的波段与噪声小的波段的波长关系,对小噪声波段的高频系数加权求和,代替噪声大的波段的高频系数,通过小波逆变换得到去噪后的重构图像。该方法运算速度快,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对机载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数据(AVIRIS)实验表明,与经典的BayesShrink图像去噪方法相比,方法重构图像的信噪比(SNR)高出3.8~10.6 db,节省运算时间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998.
小波分析及其在高光谱噪声去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消除高光谱遥感图像中光谱曲线的锯齿型噪声,提高利用光谱曲线进行信息提取研究时的精度,文章使用USGS(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光谱库中的植被光谱进行模拟,添加了信噪比为30的噪声后采用小波阈值法进行噪声去除,并利用信噪比、均方误差和光谱角三项指标以及综合评估系数η来对去噪效果进行评估,寻找出最佳的参数组合。实验表明,使用db12,db10,sym9,sym6等小波对含噪光谱进行3~7层分解,采用软阈值函数处理小波变换系数并使用Heursure阈值方案进行阈值估计,然后根据第一层小波分解的噪声水平估计进行阈值调整可以得到满意的去噪效果。不过该方法对噪声水平有一定的依赖性,针对不同噪声水平时需探索更合适的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999.
高光谱遥感能够提高地物识别和分类,通过光谱比较和匹配达到分类识别目的。由于传感器空间分辨率以及地面复杂多样性的差异, 混合像元在遥感图像中普遍存在。混合像元的分解问题是定量遥感应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如何有效地解译混合像元是遥感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了面积比始终为1∶1的两种材料形成的混合像元在不同入射天顶角和不同拓扑位置分布时的高光谱反射比曲线的特征与差异,为混合像元分类精度的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钱和韩婵  刘利兵 《化学进展》2009,21(11):2424-2434
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是指由化学方法合成的一类食品添加剂。本文探讨了食品中化学添加剂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指出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是天然物质群的一种补充与完善,概述了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的一般性质和功能,介绍了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美国、欧盟和中国对食品添加剂进入市场前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以及美国、欧盟和中国在化学添加剂投入使用后实施监督管理的机构、法律依据、质量标准等,总结了影响食品中化学添加剂安全风险控制的主要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从政府、企业、科研三方面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和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